【“疫市”粮情】玉米涨势或将放缓

粮农家粮商服务平台 今天

玉米高点在何时?玉米为什么会涨?何时卖合适?4月12日,粮农家玉米分析讲课,宋老师与您不见不散!



近期,国内玉米市场延续上涨行情,受原料成本推动,玉米淀粉价格也同步上行。目前,随着基层余粮水平加速下降,市场主体的看涨心理依然较强,但受终端需求不振和全球经济环境欠佳影响,深加工企业的经营效益并不理想。


从基层售粮情况来看,3月份以来,随着疫情缓解,基层售粮渐趋活跃,余粮水平下降较快。据了解,目前,吉林地区农户玉米售粮进度约84%,黑龙江地区约92%,内蒙古地区约88%,辽宁地区约90%。华北产区来看,河南地区农户玉米售粮进度约90%,河北地区约85%,山东地区约80%.


由此来看,目前,基层市场余粮约2成左右,市场粮源多已转移至渠道库存。随着流通粮源向渠道库存转移,玉米潜在成本的增长也将对后期市场价格形成提振。


四大因素助推玉米行情


一是农户玉米粮源快速消化。东北“地趴粮”销售殆尽,剩余篓子粮不急于出售。截至目前,全国主产区售粮进度达到87%,已赶超去年同期81%的水平,其中东北产区88%,较去年同期快1个百分点,华北黄淮产区81%,较去年同期快7个百分点。


二是深加工企业库存水平偏低。据调查,截至目前,全国119家玉米深加工企业库存总量(含拍卖粮)522.35万吨,同比减少265.1万吨,降幅33.67%,企业仍有补库需求。吉林省大部分玉米深加工企业库存基本可以满足1个月左右的生产,而往年此时可以满足2至3个月。


三是南北港口玉米库存仍处低位。截至3月末,北方四港玉米总库存为284.7万吨,同比减少40.39%,远低于6年均值的347万吨。广东港口国产玉米库存42.9万吨,进口玉米库存4.6万吨,合计47.5万吨,月环比下降32万吨。


四是贸易商囤粮惜售。当前玉米粮源大量转移至议价能力较强的贸易商手中,且3月份大商所玉米期货合约不断上涨,也支撑贸易商的囤粮惜售和看涨心态。


综合来看,企业的库存水平依然低于历年同期,后期仍有补库需求,在市场余粮水平见底,拍卖尚未启动的情况下,国内玉米市场价格仍将受到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