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局会议后的新、老基建如何配

华泰证券 研报作者:张馨元

核心观点:政策底、社融底、疫情顶逐现曙光,加配2B、2G科技制造
  我们认为A股市场三大压制力边际缓解,“政策底”、“社融底”、“疫情顶”或逐步显现:1)3月信贷及社融数据超预期,Q1数据“深坑”已过,盈利预期下修压力边际减缓;2)4月17日政治局会议对宏观调控和要素改革表述相比近几次会议更积极,但对房地产维持原态,短期和中期股权风险溢价压力均边际改善;3)海外疫情趋缓,外围流动性和风险溢价高压阶段已过。A股三个支撑力边际强化、三个压制力边际减缓,自4月10日我们提示短期适当提升乐观度,建议加配我们自2月26日持续推荐的新基建,而我们自2月10日持续推荐的传统基建可在政策加码中逐步兑现收益。
  经济与政策:盈利预期下修压力减缓,政治局会议基调进一步积极
  Q1GDP增速-6.8%,我们认为,“深坑”已过。3月主要经济指标环比改善,领先指标信贷及社融数据超预期,盈利预期下修压力减缓。相比近几次政治局会议,4月17日政治局会议基调进一步积极,如“更大的”宏观政策力度、从适当提高赤字率到提高赤字率、明确降息、首提“六保”等,扩内需和促投资表述也更积极,如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传统基建和新型基建并重等。我们认为政策“在稳的基础上积极进取”有望改善A股风险偏好,沿政策视角,我们自2月10日持续推荐的传统基建可在政策加码中逐步兑现收益,自2月26日持续推荐的新基建或是弹性持续性更强的方向。


  市场结构:消费占优→科技占优,反映A股风险偏好边际改善
  美国将重启经济提上日程,上周美股延续反弹,但涨幅小于上上周(疫情数据趋缓、美联储2.3万亿美元信贷支持计划、OPEC+减产协议),反映外围股市的演绎逻辑开始从疫情转向基本面,3月24日以来美股基本收回2月21日-3月24日期间损失的一半点位。欧美新增病例呈趋缓迹象,多个疫苗已进入临床试验,疫情对股市的压制力逐步减轻。上周A股科技、消费、周期、金融均有不错的表现,其中科技占优,具体行业看,电力设备及新能源、电子、计算机涨幅居前,而此前消费(食饮、医药、农牧)占优,反映资金风险偏好边际改善,A股投资主线或将开始聚焦和明朗。
  资金结构:北向资金重回净流入,融资余额现回升迹象,资金面转好
  近期A股资金面出现积极的变化。上周北向资金持续大幅净流入、交易活跃度上升,4月14日净买入142亿元,为年内第二大单日净流入,反映全球资金配置逻辑从流动性回归到基本面;北向资金的行业流向来看,电力设备及新能源、电子、家电、食品饮料、医药等北向资金净流入规模居前,除北向资金重仓的食品饮料、医药外,电子、电新、机械、汽车等受到北向资金持续买入,建议重视外资流向。虽然股市交投活跃度仍较低(日均6000-7000亿元),但市场敏感度较高的杠杆资金边际改善——融资余额开始出现回升迹象,反映市场风险偏好逐步修复。

  配置建议:加配短、中、长逻辑均顺的新基建(2B、2G科技制造)
  海外疫情趋缓,全球股市焦点开始转向基本面。我们认为A股三个支撑力边际强化+三个压制力边际缓解下,短期可适当提高乐观度。配置方面,3月底我们指出三个关键时点(两会召开、海外疫情拐点、CPI和PPI裂口收窄)分别对应传统基建/新基建、外需科技制造、后周期消费的加配时点,而4月17日政治局会议已是两会前瞻,明晰了财政发力的方向和空间,我们认为传统基建/新基建已是加配时点,我们建议传统基建可在政策加码中可逐步兑现收益,而进一步加配短中长逻辑均顺的新基建(2B、2G科技制造)。
  风险提示:海内外疫情控制情况低于预期,新增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再度上升;疫情和石油价格战导致海外流动性冲击进一步升级,爆发信用违约;国内外宏观经济衰退幅度超预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