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等你啦~北辰区中小学生云端读书征文活动启动!

2020年,一场特殊的疫情让中国力量响彻世界,这是团结的民族精神,是榜样的力量。作为祖国的未来,用文化知识武装自己,传承中国精神,弘扬民族文化,让中国永远年轻向前,书籍无疑是我们最好的选择。一本好书,不仅能给我们带来视觉上的享受,更能带来精神食粮。在4·23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为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建设书香北辰,区融媒体中心、区教育局、北辰区模范小学、北辰优学博艺艺术中心联合推出“感受榜样力量 激励自我成长”云端读书征文活动!让我们在活动中,一起回顾抗击新冠肺炎的点滴动人事迹,感受榜样的力量,传承好人精神。

活动主题

“感受榜样力量 激励自我成长”

主(承)办单位

主办

北辰区融媒体中心、北辰区教育局

承办

北辰区模范小学、优学博艺艺术中心

参加对象

北辰区中小学在校学生

相关要求

01.征文范围

经典图书,名人传记,影响深远意思重大的相关书籍,参赛学生选择一本图书阅读并撰写读后感,或者录制朗读视频。疫情期间,为鼓励原创,向时代致敬,向模范学习,关于抗击疫情的感悟感想也在征文及朗读征集范围之中。

02.评选形式

本次比赛采取网络人气评选和专家评选。

03.视频朗读参赛相关要求

诵读内容:以催人奋进的中华经典诵读作品为主,疫情期间的演讲及朗诵作品等,作品要求内容积极向上,形式创新得体。

语言表达:语音标准、语调自然、流畅。

表演技巧:参赛者能正确把握作品内容,声情并茂,富有韵味和感染力,能与观众产生共鸣。

朗诵形式:以个人诵读或集体朗诵、家庭组合朗诵为基本形式,可以伴配乐、吟唱等不同形式,但请注意,艺术表现形式只是辅助手段,不能喧宾夺主。

时间要求:每个节目时间不得超过3分钟,原则上脱稿朗诵。

视频拍摄要求:拍摄需采用手机横屏拍摄视频内容,请勿对素材进行任何剪辑和包装。均以上半身取景,选择光线明亮、安静的地方录制。请保持画面背景干净,以

单色墙壁!单色墙壁!单色墙壁!为宜;服装及发式也请保持简洁干净;神态和语调语速请自然放松,本色表现,请注意不要出现其他背景声。

( 背景参考:见下方示范)

视频格式:视频格式要求:录制为MOV、MP4格式,画质高清流畅。

邮件命名格式:【传承朗读视频】+姓名+题目。

邮件内容请依次注明:学校、年级、姓名、联系方式,且需要一并发送个人形象照两张。

04.征文参赛者相关要求

(1)读书后的感悟与分享,健康向上、主题鲜明、构思新颖、文笔流畅;须为读者本人原创,严禁抄袭、代笔或网络下载,来稿概不退回,请作者自留文稿。

(2)征文题目可自拟,体裁不限。文章字数要求小学生不少于600字,初中生不少于800字,高中生不少于1000字,电子版投稿,每位作者投稿1篇。

(3)邮件命名格式:【传承征文】+姓名+题目。

稿件要求Word文档,标题黑体小二加粗,正文宋体四号字。不得在一个word文档中粘贴多篇文稿,一篇文稿需单独建立文档,每篇稿件末尾请依次注明:学校、年级、姓名、联系方式,且需要一并发送个人形象照两张

05.参赛时间

启动日期:2020年4月16日—4月19日

截稿日期:2020年4月26日中午12点

评选投票:2020年4月27日—5月3日

整理评选结果:2020年5月4日—5月6日

评选结果公示:2020年5月7日—5月10日

部分优秀作品将在“微北辰”进行展播。

06.联系我们

报名联系方式:

柳老师(18526242083)

岳老师(13072005181)

报名稿件邮箱:

youxueboyiart@163.com

奖项设置

最具特色奖 5名 (证书和书籍)

最佳美文奖 10名(证书和文具)

最具人气奖 15名(证书和纪念奖品)

优秀奖若干

报送的学生征文分小学组、初中组和高中组所有稿件将由主办单位与承办单位邀请专家学者和读者代表进行评选,将评选出最具特色奖,最佳美文奖、最具人气奖及优秀奖。对获奖作者颁发荣誉证书及纪念奖品。

领奖地址待活动结束另行通知。

注:

1.参赛作品的知识产权归原创者所有,活动组织方享有作品的使用权,拥有对所有参赛作品进行展示、报道和宣传、用于相关公益活动的权利。

2.活动动态、获奖名单及优秀作品展播将在“微北辰”微信公众号实时更新,尽请关注。

如何写好读后感?

最忌一大段冗长内容梗概 读来昏昏欲睡。

如何写好一篇读后感?我们请了两位名师,给同学们支支招。

采荷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何霄说,读书容易,写作难,很多同学会困惑于读完了,“我”该如何写读后感呢?阅读个性写出来就是一篇成功的读后感。

阅读的第一个层面是读懂内容,所以简单的读后感可以以文本的内容为主:小说可介绍情节,传记可介绍主人公的生平,散文可归纳情感,不同文体的名著侧重点不同,写法不一而足。

阅读的第二个层面是读懂作者,艺术的真实和真实的艺术具有精妙的差别,作者独特的切入点是名著的精神内核,所以读懂作者的生平和视野、介绍名著写作的特色是更高级的读后感写法。

阅读的第三个层面是读懂内涵,经典名著之所以能够流传一定拥有其生命力,这种生命力应该是人世间普遍的道德规范和真善美的精神力量。在读后感中融合自己对这种精神的张力和生命的强度的领悟能使读后感更有深度。

阅读是一种很生动的生命体验教育,读后感的写作中能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再生发自己的“悟”,做到叙述、抒情、议论三者完美融合就一定能写出佳作妙文来。

长江实验小学戴一苗老师说,读后感有它基本的格式。比如题目一般由正副标题组成,正标题居中,可以用一句比较意味深长的短句,概括主旨,也可以用文章反复出现的一句话,突出主题,还可以理出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作为题目。副标题则跟在正标题的下一行,居中写上:“——读《 》有感”。一个好题目,犹如画龙点睛,会为你的文章增色不少。

正文部分大致可以分成三部分——“凤头”“猪身”“豹尾”。开头建议开门见山亮观点,或简明扼要括内容,直接切入主题,最忌写一大段冗长的内容梗概,让人读得昏昏欲睡。

“猪身” 是全篇读后感最浓墨重彩的部分,也是最见小作者笔力的部分。这里没有固定的写法,可以依据个人风格喜好,整本书特点展开写。一般比较常用的是围绕开头提出的观点,结合相关材料谈感受。

所谓的“豹尾”一定是有力量的,一句有力而隽永的话,一句充满正能量的名言,都会引人深思,给予人精神上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