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士人的救患意識和家國情懷

縱觀五千多年中華文明史,經歷磨難最集中、持續時間最長的,當屬距今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當時,諸國爭霸,戰爭頻仍,上自士大夫,下至普通民眾,都時刻面臨忘國滅種的危險和山河破碎的煎熬。然而,就是在這磨難屢至的千古亂世中,卻產生了一批英雄和思想先驅,他們用自己愈挫愈勇的品質和捨生忘我的精神追求,為中華民族貢獻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心懷天下,憂國憂民

面對當時人心不古、世風日下的頹廢亂世,很多有識之士都痛心疾首,奮臂疾呼,焚膏繼晷,甘當木鐸,以期警醒世人,拯救亂世。其中最典型的,當屬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

孔子生活的春秋中期,恰位於中華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間節點上。當時的社會,王道不興久矣,諸侯崇尚武力,藐視王權。為恢復周禮,振興王道,警醒世人。孔子自年輕時即著力打破官學世守的傳統,開壇授學,有教無類,潛心培養更多傳道之士。待學有所得後,孔子積極入仕,力圖通過政治手段革除弊政,移風易俗。他在擔任中都宰、司徒、大司寇時,推崇仁政,宣揚禮制,墮三都,除君患,力圖實現“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王道之治。在因此而得罪當朝權貴、被迫離職後,孔子毅然遠離故土,周遊列國,食不求飽,居不求安,全力尋求復周禮、興王道的理想樂土。晚年垂暮之際,在屢遭命運捉弄、弘志難抒的情況下,孔子又以文載道,全力整理“六經”,從而給後人留下了一筆豐富的文化資源。

孔子之外,為挽救當時的亂世局面,其他有識之士也紛紛著書立說,獻計獻策,如墨家的兼愛非攻,道家的清靜無為,法家的嚴刑峻法等等。各家開出的治世良方雖千差萬別,且彼此多有紛爭,但都殊途同歸,百慮一致。諸理論先驅,不但用自己的人生詮釋了對國家和世人的責任意識和人格擔當,而且以著書立說的形式,給後世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

不避艱險,勇往直前

時值春秋戰國的亂世,戰爭和動亂成了生活的常態,僅春秋二百餘年,就“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在此環境中,每個人都時刻面臨著國破家亡、宗族毀滅的危險,但很多仁人志士卻都在大災大亂降臨時,先後進行了頑強不屈的抗爭,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可敬可嘆的英雄史詩。

公元前506年,在吳國軍隊的輪番進攻下,一度強盛的楚國幾近滅亡,國都被攻陷,國君被迫流亡。在諸貴族大臣紛紛出逃避難的時候,申包胥卻孤身前往秦國求援。在遭到秦國君臣婉拒之後,申包胥便立在秦國城牆外,痛苦悲哭七日七夜,水米不進,從而用自己的赤誠感動了秦人。最終,申包胥率領秦國支援的五百兵車回楚擊吳,挽救了即將傾倒的楚國大廈。楚國安定後,申包胥對國君的重賞堅辭不受,而是攜帶一家老小退隱山林,遠離世事。

公元前440年,當強大的楚國計劃進攻宋國時,身為宋人的墨子決意憑己之力化解此次危難。他一面責令眾弟子協助宋軍守城,一面徒步疾行七日七夜,到郢都勸阻楚人。他先說服巧匠魯班停止製造攻城的雲梯,然後面見楚王,用如簧巧舌力陳攻宋的危害,並利用自己豐富的軍事理論知識,向楚王展示將採取的各種守城策略,從而成功打消了楚王發動軍事行動的念頭,拯救了岌岌可危的宋國。

此外,還有在衛國內亂之際,冒死衝進都城制止暴亂而不畏犧牲的孔子弟子子路;明知不可能成功,但為了阻擋秦人滅燕而慷慨赴死的刺客荊軻;以及為了幫魯國奪回被侵土地,而敢於在守衛森嚴的諸侯會盟上以匕首劫持齊桓公的魯人曹沫等等。他們用自己的果敢和智慧,展示了愛國赤子的無畏與擔當。

盡己所能,為國解憂

除外敵入侵、國難當頭外,每當國家出現重大災難、民眾生命受到巨大威脅的時候,總有一些仁人志士,利用平生所學,救民於水火之中。

在孔門弟子中,子貢以其雄言善辯的口才和極富應變的外交才能,深為後人景仰。據司馬遷《史記》記載,公元前483年,齊人田常大舉攻魯,妄圖侵魯而自肥。在此國削民辱之際,子貢果斷奔走各國,用己所長,為魯解難。他先說服齊人移兵攻吳。然後遠徙至吳,極力勸諫吳王出兵,救魯攻齊。為打消吳王顧慮,又到越國勸說越王示弱,以堅吳王北上之志。隨後,為避免吳軍北上後欺凌中原諸國,子貢又西至晉,說服晉君積極備戰,待時抗吳。子貢的這一系列外交活動,不僅成功化解了魯國危難,而且有效改變了當時諸國之間的實力對比,所謂“子貢一出,存魯,亂齊,破吳,強晉而霸越”,“十年之中,五國各有變”。

公元前524年,鄭國發生了史無前例的嚴重火災,境內一片慌亂。面對此異常災情,執政子產臨危不懼,積極發動各級官吏理性救災。他首先妥善安置諸國賓客,確保不因此影響正常的邦交。然後派人搶救和轉移貴重物產;明確各級官員職責,加強災情防控和巡視;加強防衛力量,確保都城穩定;向友邦及時通報災情,尋求外部支援;最後,在大災過後,又積極賑濟災民,做好災後重建工作。在子產的有序安排下,鄭國在此次災禍中成功將損失降到最低。

公元前284年,東方的齊國在秦、魏諸國的攻擊下,陷入亡國的危境之中。諸國聯軍陳兵齊之邊境後,燕人樂毅又迅速佔領了齊都臨淄,繼而橫掃齊地七十餘城池。除了莒縣和即墨外,齊國全境悉歸燕人所有。在此危亡之際,齊人田單果斷帶領民眾堅守即墨城,妻妾、族人俱編入行伍,並散盡全部家產,資助軍民作戰。在戰爭相持階段,田單先巧施反間計,促使燕人撤掉樂毅的兵權。然後利用火牛陣大破燕軍,收復失地,重建齊國,“遂存齊社稷”,立下了不世功勳。

通過分析可知,上述諸人中,不乏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學士,但他們在危難之際,同樣可以和武士一樣,迎難而上,盡己所能,為國紓難。

推己及人,天下大同

春秋戰國時期,列國林立,多邦並存,一旦他國發生重大災難和緊急危情時,很多有志之士也都積極發揮人道主義情懷,出人出物,協助友邦度過災難。 

公元前647年,晉國發生嚴重災荒,舉國乏食,告急於秦。秦穆公雖然對時任國君晉惠公心存不滿,但為了晉國百姓,還是在名臣百里奚、公孫支的勸說下,積極輸糧於晉,拯救晉民。史載秦國送糧於晉的車隊,從秦都雍城一直延續到晉之絳城,首尾相連八百餘里,車馬相接,絡繹不絕,輸糧近萬斛。最終,靠著秦國的慷慨解囊,晉國順利度過此次災難。 

公元前662年起,國勢衰弱的邢國、衛國先後受到北狄的入侵,國削民散,幾盡亡國。為解兄弟邦國之難,齊桓公在管仲的勸諫下,果斷率軍攻伐狄族,城邢封衛,並贈送衛君“乘馬,祭服五稱,牛、羊、豕、雞、狗皆三百與門材”等,協助其復國,從而使“邢遷如歸,衛國忘亡”。 

公元前258年,秦軍包圍了趙國邯鄲,妄圖一舉殲滅趙國。為幫助趙國消除危機,時為戰國四公子之一的魏信陵君決意發兵救趙,以盡友邦情誼。在全力勸諫魏王無效的情況下,信陵君果斷派人竊取魏王兵符,並使人擊殺拒不發軍的魏將晉鄙,從而成功統領八萬大軍,前往邯鄲救趙,並與趙軍裡應外合,粉碎了秦人的亡趙計劃。 

著名學者傅斯年先生曾指出:“春秋時人道主義固以發達”。春秋戰國時期雖然戰爭連連、殺戮不斷,但諸多仁人志士在戰亂之餘所體現出的以天下為公、急他人之所急的奉獻精神,以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人文關懷,無疑給冷酷的戰爭外表披上一層溫情脈脈的人道主義的面紗,使人望之可親。


(素材來源/江東觀潮 編輯/陳茜 江北新區融媒體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