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光山 手工制陶 天赐城龙窑

陶器制作是一个濒临消失的行业,因其生产的陶器越来越远离人们的生活,似乎消失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但是仍有一些制陶人不甘心自己喜爱的行业就此消失,顽强地在生存的边缘坚守着。同众多濒临消亡的非遗项目一样,他们的坚守让我们依稀能够看到这些行业的往日辉煌。




光山天赐城龙窑始于元朝、盛于明朝,曾位于县城东仅4公里的天子山(天赐城)主峰下,山高树茂、潢河环绕、环境清幽;明太祖朱元璋曾在天赐山避难,来到山中因一连三天没吃到东西,昏倒在街头。一位老婆婆将他救起带回家,将家里仅有的一块豆腐和一些烂菜叶子放在一起,浇上一碗剩粥煮熟,喂给了朱元璋吃。朱元璋食后,精神大振,问老婆婆刚才吃的是什么,那老婆婆苦中求乐,开玩笑说那叫“珍珠翡翠白玉汤”。后来在这位婆婆的帮助下朱元璋靠给附近的龙窑帮工度日。成年后的朱元璋历经艰辛终成大业,建立了大明王朝。天赐城是光山窑文化主要发祥之地,也是豫南窑文化主要发祥地,在千年延续烧制陶瓷的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文化风格。天赐城龙窑历经千年沧桑,颓坍于战乱岁月。现古窑移到了斛山乡油坊村,只有程氏兄弟俩在坚难的维持着,生产的产品也越来越单一,用途也是越来越少。













程伯正与程伯胜兄弟俩是方圆几十公里仅存的制窑师傅,他们挖土、和泥、炼坯、制作、炼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这不足一千平方米的天地里,把对往日的怀恋,对职业的崇敬,对生活的执着揉和到泥里,把一坯泥土嬗变成一件件精美的器物。由于他们都是手工制作,生产出来的产品都是极具个性,也都是唯一的。作为我们县为数不多的还在生产陶制品的窑场,保护和传承是必须要做到的。










生活对他们苛刻,却也对他们眷顾。兄长程伯正是一位聋哑人,似有一些听力,但口里只能咦咦呀呀发出简单的音节。虽然已经七十多岁,但身板十分硬朗,即使是在高温四十多度的窑里出窑,也能坚持三十多分钟。相比较,兄长比弟弟程伯胜身体更好。弟弟六十多岁,是窑场的掌柜,生产需要他谋划,对外需要他联络。当初父亲把他叫到身边,告诉他:你哥哥耳朵不灵,嘴也不灵,老了生活会很艰难,你要照顾他一生。你哥哥在学烧窑,你也要学,要陪他一生。开始他不同意,他并不喜欢做陶、烧窑这个行业,他认为两手沾满泥巴,身上痒了都没法挠,更不要说穿的体面、吃的体面。

但是他拗不过父亲,在不情愿中盘起了泥巴。这一盘就是五十多年,没有出过烧窑这个圈子。显然,几十年下来,他的技艺没有哥哥的纯粹。兄长一生专注做坯、烧坯,把一坯坯黄土变成一件件艺术品,在泥土中植入艺术的情思、艺术的感知,他的双手虽然粗糙,但是却能够在泥土与陶制品之间拿捏的毫厘不差。

















程氏兄弟守护的是一口很小的窑,因为在顶上有三个烟囱所以叫囱子窑。该窑一次只能烧制三百只陶盆、陶罐等陶器。其中以陶盆居多,而且是一种比较简陋的陶盆。这种盆的作用也比较单一,就是在老人故去时在棺材前焚烧纸钱的盆。在出殡时都要将烧过纸钱的盆摔碎,也就是说每故去一位老人,都要摔一只这样的盆。这也是程氏老窑能够生存下来最主要的原因。不是他们烧不出来好的陶器,而是烧出来了也没有人买。




瑜伽与制陶

原汁原味的手工制陶吸引各地摄影家来此创作

文:章 异 苏 平

摄影:苏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