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故事 | 父母去世后,我让他们做“邻居”

文/张张

1

“你这是大逆不道!哪个孩子会让自己爸妈死不同穴的?”

“小冉啊,你这么做你爸妈地下有知,是不会瞑目的!”

“亲闺女哪能这么狠心!人都死了你还要拆散他们!他们不和那不也一块过了40年么!那就说明还能过!”

“你这么干,这坑我挖不了,你找别人吧!”

……

叔叔舅舅们的吵闹把彭冉从悲伤的情绪中拉了出来,让父母分穴,这是她妈妈的遗愿,也是她的愿望,难道真错了么?但是一想到他们吵吵闹闹了一辈子,如果在“地下”还在吵,岂不是永世不得安宁?

彭冉咬咬牙:“大爷,叔叔们,我妈的丧事让你们费心了。我在这先谢谢你们。”说着,彭冉给众人深深的鞠了个躬,起来后已眼泪满。她倔强的一把擦干泪水,继续说:“但是分穴这个事,是我妈的遗愿。这辈子她跟我爸吵够了,我看他们吵架也看够了。所以分开是最好的选择,也请大家能理解我的苦衷!谢谢!”说着又深深的鞠了个躬。

“谁家两口子不吵架?你还真当真了?你一个孩子瞎操心什么!吵吵闹闹才是两口子!”

“我真是怕了!”彭冉默默的说着:“这事我跟我妈商量过,她说活着让我跟着操心,死了就分开吧,大家都心静!我想过把我爸送回老家,但是那也没他的家了,我怕他会孤单。让他们挨着,最好不过了。”

在座的长辈们依然叽叽喳喳的讨论,彭冉的思绪已经回到了30年前,她还是孩子的时候。



2

在彭冉10岁前,彭冉的父母只是小打小闹。爸爸是司机,妈妈全职在家,爸爸负责赚钱养家,妈妈则省吃俭用操持着这个家。幸福的时光持续到她上三年级,那时候爸爸干够了开车的活,盘算一下家里的储蓄差不多够彭冉上学的,直接辞职在家,过起了吃喝玩乐,半干半歇的日子,从那以后再也不给家里交家用了。

慢慢的,家里的矛盾就出来了。彭冉的妈妈觉得坐吃山空早晚得饿死,而彭冉的爸爸觉得过一天是一天,钱就是个王八蛋,怎么过都够了!观念的不一样导致了话不投机半句多,有时候两人说两句话就能吵起来。那段时间,父母一吵架彭冉就会躲在自己房间的门后的角落里,坐在地上默默的掉眼泪,后来一度发展为听到父母的说话声,她就开始紧张害怕,生怕他们又吵起来。

她那时候最期盼的事情就是:如果他们一辈子都不说话,该多好。

后来彭冉的妈妈受不了家里没有收入,就自己每天出门做小买卖,赚点零花钱,彭冉的爸爸觉得实在是丢人,一边阻挠一边奚落。这时起,家就更无宁日了。

这种日子一直持续到彭冉上初中。彭冉一边尽力阻挠父母的吵闹打架,一边努力学习,她觉得如果离开了,就眼不见心不烦了!所以她的目标就是考上一所可以住宿的高中!

但是让她没想到的是,离开家,是另一个噩梦的开始。


3

彭冉如愿的考进了可以住宿的高中,开始了繁忙的高中生涯。离开家的好处就是再也看不到,听不到那些让她害怕的吵闹声,但是看不到并不代表不存在。她又开始担心,他们两个单独在家会不会吵的更肆无忌惮,妈妈会不会吃亏。

偶尔往家打电话,她都会仔细听妈妈说话的语气,来判断是不是有吵过架。每次电话她既渴望,又害怕,她怕听到不好的消息。

到后来,每次电话的开头就变成了:“你跟我爸最近没事吧?”妈妈语气稍微有点不对,彭冉的心就会一紧:“你俩又吵架了?”

妈妈每次都会说没有,然后过一会就开始控诉她爸的各种不是,除了彭冉,她的痛苦也无处诉说。彭冉和爸爸的感情一般,一般无话可说。虽然他知道爸爸是爱她的,但是她的内心对爸爸也是有一点抵触,她觉得她爸爸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在外不敢说话,在家则充大爷。每次她想劝说爸爸的时候,他总是大手一摆:“我跟你妈就是过一天算一天了,我的苦,你们不懂。”

是啊,每天自给自足的吃喝玩乐,这种“苦”,谁能懂。从此彭冉也断了劝说她爸的念头。

爸妈的吵架,已经成了彭冉的心理阴影。上课的时候会幻想妈妈挨打的样子,自习的时候又会想此时此刻他俩是不是在吵架。

有时候她向妈妈诉说她的痛苦,她妈总是说:“我们吵架有你什么事,想也白想!”彭冉曾试图劝说他们离婚,她妈说:“你爸不可能走,他老家已经没有他的房子。我倒是想离,但是离了他天天回来捣乱,更麻烦,还不如凑合过呢。”

就这样,从高中,到大学,再到彭冉上班。她心里就装着两件大事:学习,爸妈打架。

即使已经成年上班的彭冉,这种心理阴影依然挥之不去。上班后她在外租房子,拒绝回家,最多打个电话报个平安,问下家里的状况。但是经历一件事后,让她坚定决心,她要回家,要回去保护妈妈!


4

那是一个周末,她要和朋友外出旅游。火车站离她家比较近,所以她选择先回家,然后从家出发到火车站汇合。她永远也忘不了到家看到的那一幕。

她像往常一样,进门大喊我回来了。但是没有人反应,一丝不好的感觉油然而生,她看厨房没有人,主卧房间的门虚掩着,推开一看,她妈妈坐在地上闭着眼睛,脸上挂满了泪水,眼角和嘴角都肿了,领口被他爸拽着。他爸则一边拎着妻子的衣领,一边冷漠的看着坐在地上的妻子,没有一点表情,彭冉慌张的冲了过去抱住她妈,不断的摇晃她妈妈,没有反应。

他爸突然一松手,她妈完全靠在了彭冉的怀里,身子重的把彭冉压倒了。彭冉边哭边掐妈妈的人中,期望她能醒过来,然后又冲她爸爸哭喊:“你们到底怎么了!干嘛把我妈打成这样!”

他爸的头也不回推门就出去,出去前扔了一句话:“报警,带你妈去看病!”

看着扬长而去的父亲,她恨不得冲过去杀了他!她妈在她怀里突然一声哽咽,又哭了出来。彭婉只能抱着她的妈妈,就像抱着一个无助的孩子,默默的给她擦眼泪。等她情绪稍微缓和的时候问:“他说让我报警,报不报。”

他妈妈只说一句:“多丢人啊。”然后慢慢的从地上站起来,走路已经有点一瘸一拐。彭冉着急的问:“你们这又是因为什么!”

“他喝酒了!今天他的在外面跟人家上班的人玩牌,我就说一句别影响人工作!他就觉得我扫了他的面子,嫌弃他没工作,这回来吃完饭就开吵,吵急了就动手了。”彭冉的妈妈边说边流眼泪:“报什么警啊,警车一来,街坊都知道了!他照样还得回来,他回来还是得闹。凑合过吧……”

彭冉无语,多年在家的爸爸已经养成了喝酒的习惯,一天三顿一顿不落,身上除了酒味就是烟味。对此她颇有微词,但她爸的一句‘你没资格管我’让她闭了嘴。她更不明白的是她妈妈,面子竟然比里子更重要?既然双方已经无话可说,为什么还要去找话,都各自安好保持沉默不就好了么。

就这样,她的旅游取消了,带妈妈去看病。经历了这件事,彭冉退掉了租的房子回家住。虽然上班路程多了一个小时,但她觉得,她要成为妈妈的支柱。

事实证明,她想的太简单了。你永远也不能和一个喝醉了的人讲道理!


5

彭冉回家住后,战场就变成了他们三个人的,彭冉是“主力”。

有一次,她爸晚上外出喝酒,她和妈妈已经睡了,等他回来已经11点了。他用力拍彭冉房间的门,指着她妈就开始破口大骂。然后对着彭冉喊:“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么!”

“不知道!”彭冉站在门口愤怒的说。

“今天是你生日!”她爸说完扭头就走。

听到这句话,彭冉再也抑制不住愤怒,大声的哭叫:“我生日你就这么闹,今天是我生日你就这么闹是不是!”

得到的却是是一声关门声,留下母女两人默默的流泪。

几年过去了,彭冉也不能理解,生日,为什么是吵架的借口。

还有一次,彭冉发了一周的烧,输了三天液没有退烧的迹象。医生建议保守起见,住院观察吧。入院那天,她妈回家去准备东西,再过来照顾彭冉,但怎么也不回来。

彭冉开始担心,就给她妈打了电话。电话那头她妈安慰她说,“我在派出所,你等会。”回家收拾东西,怎么会在派出所?但是眼前护士又催她去做检查,她只能焦急的等着妈妈的消息。过了半天,她妈的电话打过来了:“你爸又跟我动手,这次我报警了!”

“回家拿东西,怎么就又打架了,他不知道我在住院么?”彭冉一听一下子就急了。

“就因为我跟别人说你住院了,让他觉得坏事也往外传,没面子!你说这种事说说又怎么了,一不顺心就开骂,骂完了他就动手!这次我也不管了,爱怎办怎办!”她妈在电话那头忿忿的说。

彭冉顿时觉得天旋地转,这种时候他们竟然还有心情打架:“那警察怎么说?”

“警察做了笔录,对他教育呗,还能怎么着!”

对啊,对于家事,警察向来处理的方式都是劝说,批评教育。但如果这种方式有用,还出台家暴法干什么。在医院的彭冉深感无助,她想飞奔回去安慰受伤的妈妈,但是又不想见到受伤的她,因为心会像被扎了一样的痛。她只能躲在院外没人的地方大哭一场,她在生病,他们在打架,这时候她甚至希望自己能病死。



6

经历了这些事,彭冉有时候会有恶毒的想法:要是她爸死了该多好,这个家就安静了。但是马上“正义”的小影子就出现在脑海里:怎么能盼自己亲爸死,这是大逆不道!他把你养大了!

对于自己爸妈,她无法劝和,也无法劝分。只能劝着她妈,既然没话说,就别没话找话了。你们现在最好的状态就是各过各的,互不打扰。

她始终不理解她妈,为什么总对她爸报有幻想,还希望他能“改邪归正”。后来她总结了一下,可能毕竟他们是夫妻,哪个女人又嫩能做到对自己的丈夫不闻不问,还养着自己的丈夫不抱怨呢。

就这样,吵吵闹闹又是几年。彭冉已经结婚生子,她的择偶标准只有一条,家庭要和谐,男人脾气要好。

嫁出去的那一天,她爸对她说:“这些年,都是我不对,我向你道个歉。”那一瞬间,她确实是感动的,但理智立马又冲走了感动:“你应该跟我妈道歉。”

直到她爸死,他也没有向他妈道歉。从查出癌症到去世,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他爸去世的那天,彭冉妈妈,那个曾经用最恶毒的语言诅咒他死的人,竟然也哭的撕心裂肺。以后一个人的日子,再也没人跟她吵了。

他爸下葬后,彭冉的妈妈对彭冉说:“以后我死了,就给我海葬,或者骨灰随便一扬。别给我埋地下。”

“您是不想跟他在一块么?”彭冉问。

“不想,一点都不想。吵了一辈子,下辈子我想清清静静的!”

“海葬,那我想您了怎么办?”

“你好好过日子,别想我!你过好了比什么都强。”

“那我把你们分开埋了吧,我以前想过,你俩在一块我怕在地下又吵,我不放心。你俩不在一块,一个人又孤孤单单的,就做邻居吧,还都熟悉,不远不近的关系最好。”

“行吧……就做邻居。”


7

父母的婚姻,给彭冉留下了很大的心理阴影。从小到大,她从没忘记过那个蜷缩在角落的自己,也从没忘记过被拎着领子坐在地上的妈妈。

在她的婚姻里,她坚持上班,绝不做家庭主妇,当日子过不下去的时候,她才有资本独立出来。她也拒绝和丈夫争吵,宁愿冷战,宁愿退步,也不愿意吵架。

她跟丈夫说:“我不想我的孩子看见我们吵架,他会没有安全感的。我不想让孩子可怜我!我宁愿离婚,也不想过吵吵闹闹的日子。”

对此她的丈夫表示认同,既然两个人不爱了,没必要非要绑在一起,三个人都痛苦。给孩子一个冰冷的家,不如让他知道爸妈都爱他,只是我们不相爱了。她的丈夫,也是看着父母吵架长大的。

大人们可能永远都不懂,吵架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他们可能也不懂,在一声声我是为了你才不离婚的背后,多少孩子的心声都是你们快点离婚吧,就当为了我!他们宁愿守着没有感情的家,也不愿意去改善关系,改善这段婚姻。希望他们能明白,只有你们好,孩子才好,家才好。

家,应该是爱、欢乐和笑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