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阳:借他山之石 琢己身之玉

4月12日到13日,祁阳县委书记周新辉带领县委办、组织部以及教育局相关部门负责人赴湘西自治州花垣县沙科村、青龙村、十八洞村考察,学习村里在“党建引领、互助五兴”农村基层治理模式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助推全县乡村治理迈出新步伐。花垣县委副书记彭学康、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鲁民明陪同考察。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郑国荣参加考察学习。

花垣县沙科村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互助五兴”基层治理模式,从软弱涣散村变为了湘西州美丽乡村示范村。跟着村里解说人员,周新辉一行一边参观、一边学习,深入了解该村“党建引领、互助五兴”成效、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开展情况和经验做法。在一户叫王大为的农户家门前,挂着党员中心户牌子。王大为是村里的“互助五兴”小组长,村里按照“1户组长、互助5户群众”的“1+5”架构组建小组结对户,实行组长选群众、群众选组长双向选择,组长和组员是互帮互助的平等关系。沙科村共组建互助小组37户,互助群众148户,实现互助全覆盖。在村商店里面,人们惊奇地发现,这里买东西用的不是人民币,而是一张张积分劵。根据村里介绍,这种积分劵是村里推行大评比小奖励,每月评选优秀小组长和互助家庭户,把奖励累积成积分,用积分兑现奖品。

花垣县十八洞村是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首倡地。第二天上午,考察组又走进十八洞村,沿着习近平总书记当年的考察足迹,了解总书记在考察期间的见闻、语录以及精准扶贫的核心要义,感受十八洞村近年来天翻地覆的变化,听取当地负责人介绍精准扶贫、“党建引领、互助五兴”工作特色亮点和经验做法,并就如何更好地推进精准扶贫、“党建引领、互助五兴”工作进行深入交流探讨。

在十八洞村,考察组通过观看视频《十八洞村脱贫记》、《我们需要互助五兴》,座谈交流等形式,对花垣县“党建引领、互助五兴”农村基层治理模式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学习。“党建引领、互助五兴”运行模式是坚持在农村(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推行“互助五兴”,以“四位一体”治理体系为基本构架,以《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为基础,“以互助五兴”互助小组为基本单元,以村级组织作用发挥为杠杆,以党员中心户(小组中心户)评比为抓手,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办法,在学习、生产、乡风、邻里和绿色五个方面开展互帮互助。“互助五兴”的主要内容包括:学习互助兴思想、生产互助兴产业、乡风互助兴文明、邻里互助兴和谐、绿色互助兴家园。

通过考察学习,周新辉指出,一路走来边看边听边学,很受启发很受鼓舞。“互助五兴”乡村治理新模式当中,村到组到户层面抓得很到位,很好地结合了村组,特别是农户作用的发挥,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当前祁阳在推进工作村为主,同样面对如何把村这一级的事物明确,怎么创造一个好的机制来实施乡村治理的课题,花垣县“互助五兴”为脱贫攻坚、乡村治理探索了好路子做出了新贡献,经验可学可借鉴,我们要把这次学得的好经验好做法带回去。

花垣县考察学习期间,考察组还来到了湖南湘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边城高级中学进行参观学习,湖南湘西国家农业示范园核心区按照农业产业化、产业园区化、园区景区化、农旅一体化的思路建设的,目前入驻企业已达50家,规划总投资150亿。2019年通过产业带动、土地流转、就业务工等方式,带动贫困人口3.38万人增产增收,每年安排2万多农民就近务工就业,直接增收2.16亿元。花垣县边城高级中学是一所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配套齐全,学校探索校园服务社会化改革,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逐年攀升。考察期间,周新辉强调,要认真学习湘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办园模式、边城高级中学校园社会化改革经验,结合祁阳现代农业示范园、教育小镇的项目建设,学以致用,积极探索,加快推进我县项目建设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