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了!他们的举动……

下为正文

人间最美四月天,十里长廊赏茶园。

4月15日,汉滨区大竹园镇迎来了30多位特殊的客人,他们是来自汉滨辖区各行各业的市区人大代表,代表们走基地、访业主、话发展、促扶贫,以茶为媒,以茶会友,助推茶产业协调可持续发展。

当天上午,代表们在汉滨区人大常委会的统一组织下,深入田间地头,实地参观了七堰社区汉水韵科技示范茶园、粮茶村东旭三产融合在建茶庄园、二联村陕茶1号标准化茶业示范园区、东旭公司茶叶生产加工车间和荣誉室和正义村已建成茶庄园及配套设施建设情况,详细了解大竹园镇茶叶产业发展和茶叶生产、加工、营销等情况。

在随后举行的茶叶展销推介交流调研座谈会上,大竹园镇辖区各茶叶企业拿出优质的茶产品,邀请代表们鉴赏品尝。

品尝后,大家对茶叶的品质都赞不绝口,纷纷慷慨解囊购买茶叶或签订购买协议,并积极通过自身企业平台助力茶叶销售,促进消费扶贫。

区人大代表、安康鹏威商贸公司总经理柯愈鑫不仅购买了50斤茶叶,还与当地茶企签订了合作协议。

柯愈鑫(录音):大竹园镇地处安康富硒带,品尝了这里的茶叶,感觉茶叶的色泽味非常好。今天和茶企签订了协议,将利用安康鹏威商贸公司和盛裕祥连锁超市的市县区网点,在销售上帮他们出一份力。

市区人大代表、汉滨区驻西安流动人口协会会长陈江购买了2万元茶叶,计划赠送给安康在西安的流动人口和自己企业的职工,扩大大竹园镇茶叶的知名度、影响力。同时,他决定借助自己在西安的酒店、批发市场等建设免费展位,长期展示销售大竹园的茶叶。

陈江(录音):参观了大竹园茶叶基地,品尝了这里的绿茶,感觉大竹园的茶叶从“色香味形”方面都做得很好。下一步,计划把安康大竹园的茶叶推广到西安,同时在酒店、市场做一个免费的展示平台,为脱贫攻坚贡献一份力量。

2017年3月,市区确定在大竹园七堰片区实施脱贫攻坚统筹农村发展创新试点工作,并决定由汉滨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森文专门负责协调推动试点工作。

三年来,汉滨区紧紧围绕“短促脱贫攻坚、长促乡村振兴”的目标,累计投入项目资金3.86亿元,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效,坚持“一园两线三区”的重点布局,聚力打造以茶促旅、茶旅融合的茶旅新镇,探索形成了“三统筹三提升”的区域统筹发展新模式,走出了一条脱贫攻坚的乡村振兴之路。

坚持一镇一业,牢牢扭住茶产业不放松,持之以恒抓基地、规模、质量、品牌和效益,推动以茶为主导的产业发展迈上新高地。

全镇建设标准化茶叶园区1.6万多亩,十里茶花长廊初步显现,建成市区级茶叶园区6个,培育东旭、周林、汉水韵、七堰农工贸公司、正义茶叶合作社等茶叶企业15个,新建茶旅融合的生态茶庄2个,茶叶加工厂12个,2019年茶产量达50吨,产值达3000万元,茶旅产业已成为大竹园群众增收致富的主要来源。

汉滨区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主任 陈均威(录音):

这次组织汉滨辖区市区两级企业家代表开展调研推介活动,目的是让更多的代表关心关注汉滨茶产业发展,大力宣传推介优质茶产品,进一步发挥人大代表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促进消费扶贫,增加群众收入。

据了解,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汉滨区辖区各级人大代表主动聚焦大事、服务大局,按照区人大常委会“五大行动”号召和要求,每名代表帮扶2户以上贫困户,充分发挥“五员”作用助脱贫,积极为贫困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出资出力,为贫困户搬迁入住、子女上学等奉献爱心,彰显了人大代表的责任和担当。

据统计,全区有1800多名各级人大代表落实了帮扶任务,带动贫困户5800余户。

下为广告

身边的“市井烟火”:火锅

“花仙子”驾云到绿都!4月19日,约!

装修遇陷阱?嘿嘿,让他做“阱”自缚!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原创文章,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来源于本公众号。转载文章中配图、文字等均来源于网络,并已注明出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平台删除。如未告知,视为版权所有人同意我方使用。

记者:钟剑

编辑:凌晨

责编:海涛

审核:马莉

©安康综合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