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處養蜂人 走出“甜蜜”致富路

最近,辛家溝鎮辛家下山村的“養蜂大王”車增旺老人格外高興,自己家因為疫情滯銷的一千多斤蜂蜜在扶貧幹部的幫助下被國家能源集團統一收購了。原先還擔心蜜賣不出去的車老一下子進賬2萬元,這讓他無比開心:“黨的好政策把我們從光景爛包的受苦人變成了脫貧戶,今年我還要奔小康嘞……”


接到訂單後,車增旺和兒子車恩榮連夜將庫存的蜂蜜裝瓶子打包,“足足裝了20多箱,我第二天就將蜂蜜送到了國能集團包扶的寇家塬鎮紅灣村,讓人家幹部再運到他們的公司去,今年定了一千斤,領導說以後還會訂購,我們要加把勁兒產好蜜出來。”車恩榮笑著說道。

走進車家的院子,順著外牆根兒一溜擺滿了一個個四四方方的峰箱子,蜜蜂在蜂箱周圍嗡嗡飛舞,好不熱鬧。“咱們這陝北地區花期晚,蜜蜂採蜜期在5月下旬至6月份,現在早晚溫差大,蜜蜂很容易凍死在外。所以,降溫的時候還要給它們保溫,要在蜂箱外面多蓋一層布 。”


車增旺手裡提著從蜂箱拿出來的蜂巢,仔細的觀察著,這一溜牆根兒八十多隻蜂箱,是他們一家的“甜蜜事業”。

曾經在辛家下山村,大家都知道車增旺:年老喪妻、疾病纏身,無法從事重體力勞動,是村裡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在多方幫扶下,車增旺憑藉多年的養蜂經驗,不斷增強信心,努力發展產業順利脫貧。如今,提起車家父子倆,村裡人都會豎起大拇指。


“剛開始摸索時,被蜇得滿頭包,蜜蜂飛出去採蜜就不回來,太常見了。”車增旺介紹,為了讓自己的蜜蜂提高產量,他常年訂購《蜜蜂雜誌》,每天摸索著蜂箱製作及尺寸要求、蜜蜂分箱、替換蜂王等等新技術。現在,他的養蜂技術遠近聞名,鄰村的養蜂人都來找他“取經”,他總是耐心講解,教大家如何選蜂種、如何調控蜂箱內的溫溼度等等知識。他總是說:“ 只要掌握了蜜蜂習性,養蜂就不是難事啦。”


如今,車增旺的養蜂之路越來越順,年均可增收4萬餘元,養蜂成為了他脫貧致富的“蜜訣”。養蜂之餘,他和兒子還利用空閒時間發展其他產業。“我們還自己種了幾畝玉米和土豆。”車增旺說,現在的日子真是越過越有盼頭。

“近年來,辛家溝鎮堅持‘產業+’扶貧模式,實施產業發展項目幫扶,鼓勵貧困戶自主發展農業產業,成功讓一批又一批的貧困戶穩定脫貧。”辛家溝鎮鎮長吳瑕表示,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通過產業扶貧的方式,可以更好的鞏固脫貧成果,助力貧困戶脫貧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