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小曼:开到荼蘼花事了


其实,对于陆小曼的了解都是负面的,这也与她的做事风格,随心所欲的性格有关,但更多的是因为她的挥霍无度,拜金奢靡害死了徐志摩。但事实却是如此吗?我想应该去读一读这本《开到荼蘼花事了》。


这本书的出现,可能更多的是对陆小曼的好奇,为什么这样一个有才情的女子,做事风格会这么的令人不讨喜?就是因为在与王庚婚姻存续期间而和徐志摩纠缠不清吗?或许,这本书就能让我们找到想要的答案。


本书收录了陆小曼在戏剧、小说、诗歌和散文等方面的著作,以及陆小曼的画作和《小曼日记》,会更加真实的展现陆小曼的生活状态,感情等,让我们了解一个真实的陆小曼。


陆小曼出生于书香豪门,从小就锦衣玉食,受新式教育,这也注定了她自由不羁的,热烈亦放纵的性情。


陆小曼是典型的文艺女青年,有深厚的古文基础,擅长笔墨丹青,有江南的的灵秀清丽,亦有北方的飒爽大气,有母亲的绘画天赋,亦有父亲的社交才华。


陆小曼虽然争议不断,但她却也有着世人看不见的优雅与灵性,她是才女,擅长绘画,精通英文和法文,文笔坦诚清丽,一如她本人。


著名画家刘海粟称赞她说:"她的古文基础很好,写旧诗的绝句,清新俏丽,颇有明清诗的特色;写文章,蕴藉婉转,很美,又无雕凿之气;她的工笔花卉和淡墨山水,颇见宋人院本的传统;而她写的新体小说,则诙谐直率……"



15岁那年,在圣心学堂就读时,她的油画作品就被一位外国人以200法郎的价格当即买走。


17岁时,她进入北洋政府外交部,从事接待外国使节工作,镇定从容,胆大机智。


陆小曼的外交能力深得"民国第一外交家"顾维钧的认可,他曾当着其父陆定的面说:"陆定的面孔一点也不聪明,可是他女儿陆小曼却那样聪明,漂亮。"


对于现在的人还认定她是交际花,有点不敢苟同,或许,现在的有些人还处在旧思想之中。


好莱坞电影公司也来找她去美国拍片,还汇来了近5000美元的巨款,但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小曼重情不重财,不忍离开亲人与爱人,又不愿为外国人拍戏,于是婉拒了好莱坞。陆小曼的魅力可见不一般。


当然,争议最多的就是和王庚的婚姻,让陆小曼陷入了被众人谩骂诋毁的流言之中。


19岁那年,在母亲的安排下,陆小曼嫁给了京城最抢手的青年才俊王赓。王赓帅气挺拔,清华毕业,在普林斯顿读过文学,在西点军校学过军事。后被提拔为陆军上校,前途一片光明。


可就是这样一个绝佳的丈夫人选,小曼仍无法对他动心。她学不会将就,即使在风口浪尖,也怀抱着飞蛾扑火的浪漫。别人骂她作,王赓爱她,能干,颜值又高,她为何不能像林徽因一样安心过日子。


可陆小曼说:"婚后一年才稍懂人事,明白两性的结合不是可以随便听凭别人安排的,在性情和思想上不能相谋而勉强结合是人世间最痛苦的一件事。"


那一时期的女人,好像只有在家相夫教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才是遵守妇道,才是被人后人褒奖的女人规范。只要做出一点出格的事情,总是会被大势指责不守妇道的坏女人。



在传统与新潮的碰撞中,她勇敢追求自己的爱情,无惧世人的诋毁与谩骂。承担得起万千恩荣与宠爱,也受的住无数的谩骂与指责的"民国皇后——陆小曼。


就算是冷静自持的林徽因也被后人痛批"虚伪的心机女"虽然她是被很多女性争相模仿的对象,她智慧、克制、清醒、理智。


所以不管你怎么做总有人喜欢,也有人不喜欢。生活是给自己过的,与他人是没有任何关系的,你所要做的就是取悦自己。


陆小曼做到了。她曾说:"人生苦短,不用太认真,要及时行乐。"于是她做事随心所欲,活在当下。人们说她浪费了天赋和才华,没有苦下功夫多加练习,可画画、唱戏、跳舞皆出于热爱,而非渴求他人的认可。


婚后第三年,她与离了婚的徐志摩相识,两人迅速坠入爱河,隔年,陆小曼与王赓离婚,震动了整个北京城。


1931年10月18日,徐志摩坐飞机赶去听林徽因的演讲,不幸坠机身亡。不少朋友闻讯后纷纷与陆小曼断绝了关系,认为是陆的拜金奢靡害死了徐志摩。


徐志摩的死是天意,若非要追究原因,直接导致徐志摩坠机的是参加林徽的演讲,而非陆小曼。


徐志摩当初与张幼仪离婚亦是因为林徽因,可世人却将黑锅扣在陆小曼身上。


然而,外界争议再大,陆小曼也从不辩解,她在乎的只有徐志摩,此外的一切纷扰,影响不了她的内心。她不需要任何人的理解,支持与同情,只求对得起自己的心。


徐志摩死后,人间再无名媛陆小曼。她不强求自己做一辈子美人,不再是昔日的"名媛",终身服素,卧室里一直挂着志摩的大幅遗像。



陆小曼开始闭门不出,痛失徐志摩的陆小曼开始整理和编撰其所有诗文信件,这也成了支撑陆小曼生活下去的精神支柱。


为了能让人们重见徐志摩的作品,也为了能够让其在世界上流传下去,《志摩全集》前后花费陆小曼二十多年的心血。


读了《花开荼蘼花事了》发现了一个不一样的陆小曼,她的一生有过风花雪月、纸醉金迷,也有过寒蝉凄切、清心寡欲,受过万千宠爱与追捧,也惹得非议满身。但她也有难得的超脱、纯粹与深情。


她的人生因天才诗人徐志摩的出现与离开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家记住了她"徐志摩遗孀"的身份,也因纷飞的八卦与误解,遗忘了真实生活中的她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希望这本书可以解开你心中的偏见,疑问,也能让你知道遇到任何事情,任何人,都要全面的了解之后,再去判断对错。更何况,很多时候并没有绝对的好与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