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想回到那年夏天,再去听“在很多年很多年以前”的故事

东坡说“此心安处是吾乡,”而我认为只有吾乡才令人心安。

匆匆地吃过晚饭,天已经黑透了,我走的很快,来到自家楼下,正准备进门的我,突然停下来,退了回去,找了块长椅坐下来,背靠在上面。闭上眼,听见楼下有人弹钢琴,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像是一个初学者,曲子不怎么连贯,但一点也不影响它的舒缓与优雅。就这样静静的听着,此刻,心境如皎洁的明月般清纯。使人仿佛置身云雾中;又仿佛河畔里自由游翔的小鱼,穿梭在水与自然之间。

美妙地音符围绕着我,快节奏的工作下,久违的独处,难得的放空。什么也不用想,什么也不用做,抛掉所有包袱。此刻,我就是我!没有推杯换盏的灯红酒绿;没有工作焦虑的坐立不安;没有职场打拼的竞争压力。整个世界,只剩一人,携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洒脱立于天地间。

忽的,起风了,抬眼看天,星星不多,偶尔漂浮着片片白云,衬着淡淡的月光,若飞、若停。想起小时候,爷爷告诉我一句谚语“云往南,雨成潭;云往西,披蓑衣;云往北,好晒麦;云往东,一场空。”云往那边飘,没注意。但我已经回到儿时的桃花源。乡下,鸡犬相闻,有良田、美池。行于田野间,耳得为声,目遇成色,听雨打青瓦,风吹落叶;看袅袅青烟,巍巍青山。惬意、舒适。


那个夏夜,那份乡思,近的就在眼前,恍如昨日。最难忘莫过于乘凉的故事。

“尘呐,吃过晚饭后,到院坝里去走一走,数数星星,”爷爷一边帮我擦掉嘴角多余的米粒一边说道。

“我不,我要听你给我讲故事。”

“好好好——都依你!”

我便蹦蹦跳跳的去拉开门灯,准备好小板凳儿和蒲扇,一家人围在一起。蛙叫声;蛐蛐声;时不时的犬吠声,汇成爷爷故事的背景音乐。爷爷清了清嗓子:

“在很久很久以前······”

“爷爷,怎么每次都这样说啊,就不能换个开头啊?”

“那就在很多年很多年以前——”

我们都笑了,爷爷的故事很多,什么狐狸精啊,小鬼啊,神话灵异啊,让人又爱又怕。天天说给我们听,不带重样的,却总未见他说完过,或许他本身就是一本故事书吧!

听奶奶说,爷爷这一辈子命不好。从小,爹妈走的早,自己身子骨又比较弱,经常生病。哥哥姐姐也不喜欢他,晚上睡觉都是在门口,就像小鸡仔一样蜷缩着。但他一样自立自强,立业成家。爷爷奶奶没念过书,文化不多。但奶奶总是用爷爷的生平教育我,要努力,存恒心,要发愤图强,让别人瞧得起你,咋们乡下人,活着,不为别的,就是要争一口气!

时间就像按了快进键一样。

去年回家,快到家门口时,天色也黑了。临近时,就看见爷爷在田边望着、盼着,爷爷老了,眼睛不好使,耳朵也不怎么听得见,背也驼了,我叫了很大声,他才听见。看见是我,他开心的像个孩子,就像小时候的我,等着我把这一年的一点一滴故事说给他听。但是随着年龄与心智的成熟,加上学业工作等原因,往往聚少离多,再也没有时间去听爷爷的故事。


但故事总归有结束的时候,就像那钢琴曲,使人驻足聆听,流连忘返,却不得不按下结尾的序章。我知道,那个夏天,像青春一样回不来。就让这美好的夏夜,埋在记忆的最深处,酿出一壶温酒,待到疲乏时,自酌微醺,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足矣!

让我和你们讲个故事吧,“在很多年很多年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