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羽: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大河,我心中的大河在沙河!她是我故乡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就是电影《上甘岭》中的插曲——《我的祖国》,这首歌曲的词作者就是乔羽——乔姥爷的!

当你站在河北省沙河市西部山区大坪村的时候,放眼望去就会隐隐约约看到半山腰上写着几个红色的字体“一条大河波浪宽”。

这不是电影《上甘岭》的歌曲《我的祖国》中开头第一句歌词吗?怎么就会在沙河市这里半山上出现呢?

这首歌曲的词作者就是乔羽,有人说乔羽当年就是在这座山下的一个村子居住过,这个村子就是渡口村。

在上个世纪1951年春天的时候,年轻的乔羽曾经在河北省沙河县渡口村进行深入农村,体验生活。

这就是乔羽当年在沙河县渡口村住的房子门口。

当时,乔羽就住在渡口村村支书刘青云家里,他白天和乡亲们一同下地干农活,晚上就坐在小炕桌上,点着油灯进行创作。

乔羽在沙河县创作期间,还专门写了一首《沙河谣》

沙河沙河我的家,

平原宽阔山岭大。

煤铁金银样样有,

到处都是好庄家。

搬倒大山修水库,

河滩长满杨柳树。

洪水不敢出石岗,

鲤鱼摇尾山上住。

人说天上星星多,

比不上沙河英雄多。

过了黄河过长江,

人人都唱前进歌!

乔羽在后来创作中,电影《上甘岭》已经拍摄完成以后,电影导演沙蒙就找到了乔羽,告诉他说影片需要一首插曲就几分钟,等你把歌词创作出来以后再拍摄。

当乔羽看完《上甘岭》剧本后,长春下了一场大雨,雨过天晴他就想到了当年在沙河县渡口村的门前的那一条大河了。

于是,他就写了:一条大河波浪宽,……我家就在岸上住……

第二天,沙蒙拿着稿子问乔羽,这条大河是不是长江?乔羽答道也是也不是!沙蒙接着又问:为何不写“万里长江波浪宽”,“长江万里波浪宽”呢,这不更有气势吗?

乔羽说道:用“万里长江”或“长江万里”确实是气势强一点,这样一来就变成了写长江的歌了,没有见过长江的人,会产生距离感。其实人人心中都有一条家乡的河,不管你是哪儿的人,只要一想起家就会想到河。乔羽把这一番话给沙蒙一说,沙蒙也觉得有道理,也就同意了。

于是,这首《我的祖国》从就诞生了,成为了一首经典之作。

是啊,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条大河,乔羽的心中这条大河就是在沙河!

沙河,永远都是乔羽的第二个故乡

乔存兴

字节跳动情感领域云梯计划v 5创作者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