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有人用“江上女子”的故事换来一顶高官帽,是如何做到的呢

题外话:关于历史题材的话题,很多人歪曲了历史的真相,没有事实根据,胡编乱造,博人眼球。都是些无稽之谈。本人呈现的历史案例,都有章可查,有典可考。感谢大家关注。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通过各种渠道取得仕途之路的例子比比皆是。

在古代作为一个普通人,接近上层社会人士的方法分为好几种:

走仕途路线,参加科举考试,习得武艺,走建功立业路线,走文艺路线,饱读诗书,创作千古流传的诗作文章

普通人接近上层社会人士是非常苦难的,不仅是现代还是古代,因为这是由于人的经济基础决定的,经济基础薄弱,必然会将自己限定在一个较小的范围之内,人往高处走,而又有知易行难的说法。

千军万马的“公务员考试”现场

可是,在战国时期,就有这样一个人,通过说了一个“江上女子的故事”,而官居高位。

——“江上女子”的故事

这个故事是这样的。

曾经有一个地方,叫做江上,那里有一群女子,在做着一种工作叫做搓麻线。

可是,其中有一个家境贫寒的女子,因为没有蜡烛,无法正常做事,因为想多赚点钱,就借着别人的蜡烛余光继续努力的干活。

搓麻线

其他女子们看到以后,就在一起商量,要把贫穷女给赶走。

家贫无烛的女子准备离开的时候。就对那些女子们说:“我因为没有蜡烛,所以常常先到这边,并且到的时候,先是打扫屋子,铺上席子,你们为什么要爱惜照在四壁上的那点点余光呢?如果赏赐一点点余光给我,对你们又有什么干活又有什么妨碍呢?我自认为对你们还是有用的,为什么一-定要赶我走呢?”

女子们商量以后,认为她说的对,就把她留下来了。

——甘茂亡秦,出逃齐国。

甘茂自秦国逃出后,准备到齐国去。

出了函谷关,遇见苏代(苏秦之兄),说:“您听说江上女子的故事吗? "苏代说:“没听说过。"甘茂就说了上面的这个故事给他听。

苏代听了他的故事以后,就说:“好,我将设法让齐国重用您。

——苏代为甘茂游说秦齐两国国君

“苏代”剧照

首先,苏代先西入关中游说秦王。

说:“甘茂是个有大贤的人,并不是一般人,他在秦国受到惠王、武王、昭王等几朝重用。由崤山、函谷关直至溪谷,秦国的险阻要冲,他无不了如指掌。万一他通过齐国,联合韩、魏,反过来图谋秦国,这就对秦国十分不利。”

秦国国王说:“那可怎么办呢? "

苏代说:“您不如多备厚礼,以高位重金聘其回国。他要来了,把他软禁在槐谷,然后让他老死在那里,其他的诸侯又凭什么图谋秦国呢?”

秦王说: "好。”于是,给甘茂封了“上卿”的高位,拿了相印到秦国去迎接他。甘茂推辞不去。

“甘茂”剧照

然后,苏代此时又到齐国。

对着齐王说:“甘茂是个贤能的人,眼下秦王给他上卿的高位,拿了相印去迎接他。但甘茂却因为感激您齐王的恩德而不去秦国,其实他愿意做大王的臣子,如果不加以挽留他,他一定不会再感激大王。以甘茂之才,如果让他统率强秦的军队,秦国对齐国来说可就难以应付了。”

齐王说:“好,那我就赐甘茂为我国“上卿”的官位。

甘茂的一则故事,引得苏代为了他的贤能,奔走两国,为他求得了高官位置。

当然,在我们这个现代化的社会背景下,做官的唯一途径主要还是参加公务员的考试,然后慢慢的往上发展。

可是,除了公务员,我们现代的年轻人,还是有很多人会通过一件事、一个策划、一条建议被自己的领导重视,在各自的公司或者企业,引领一道风景线。

参考:《战国策 秦二.甘茂亡秦且之齐》

关注@周寻史记,感谢大家点赞、关注、评论、转发。

更多的历史真相为您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