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卫的交易风险与结局

一个一直在被证明的事实是,转会对于顶级控卫的风险和影响,远远高于其他位置的球员们。

如果是一个超级内线,那不管把他丢到洛杉矶还是波士顿,他都会给你交出一份20+10的数据单,小斯已经31岁了,但到了尼克斯之后还焕发了第二春。

如果是一个锋卫线的得分机器,不管在奥兰多、休斯顿还是芝加哥,只要赋予球权,他都会保持起码的飚分能力。还是拿悲催的尼克斯举例,安东尼在场上浑浑噩噩,但仍旧不耽误每场20分。杜兰特在转会金州后,甚至立刻取代水花兄弟成为最靠谱的得分点,还连续拿下了两座FMVP奖杯。

而超级控卫,转会之后还能保持原来成色的,似乎很少见。

伟大的艾弗森自从离开费城后,无论是活塞或者掘金,场上拼命的打法没变,但感觉就是另一个人的模样,以及再也没有尝过总决赛的滋味。近年来的隆多,离开了波士顿,就再也找不到当初总冠军球队指挥官的荣光。

保罗辗转流离,如今已不再是那个大包大揽的黄蜂3号,33岁的超级控卫,在火箭放弃了大部分球权,安心给哈登打起了下手。

我们并不能因此断言“控卫是最不宜迁徙的族群”,但如果做个假设——佩顿没有生涯后期的颠沛流离,而是像斯托克顿一样选择终老球队,最终化作一尊雕像,他会不会比现在更伟大?

并且最重要的一点,对于控卫来说,从一间更衣室到另一间更衣室,并不是只是换个新衣柜的问题,面前有太多的新问题需要解决。例如需要重新了解每一位队友的喜好,逐渐接受与原本球队孑然不同的跑位,需要记住新队友们习惯跑的线路,喜欢接球的位置等等。

虽然这是作为球队1号位的必修课,但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生出默契来的。

另外对于球队来说,引入一个顶级控卫,意味着也要承受风险,球队化学反应可能变好也可能更坏!毕竟如果把换内线比作更新了车胎,而换控卫就像是更新了一套全新的发动机以及变速箱,所以磨合难度之大不言而喻。

另外,超级控卫们来到新球队的心气,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因为作为指挥官,所以你必须是对教练战术体系理解最透彻的人,必须是对队友的习惯最谙熟的人,必须是甘于牺牲自我,只求能够统一团队节奏的人,必须能与球队现任的大佬融洽的相处。

但这就有了另一个悖论,NBA的天才控卫大多成长于街头,浸淫于嘻哈文化,骨子里属最桀骜不驯,天大地大老子最大的心气也是支撑他们成为超级PG的原因。

所以请想象一下,每当艾弗森、佩顿、马布里、弗朗西斯们,面对一个陌生的更衣室时,眼前的处境有多么复杂。

当然,近年来改换门庭的超级控卫中,也有成功案例,比如说基德、纳什。既收获了胜利,也没丧失原来的风格,但请注意。

1.这二位性格平易近人,且具有很强的社交能力。纳什不用多说,这个做梦都想着怎么给队友送个空接的加拿大人,是任何人心目中的完美队友。基德甚至做过两届国家队的队长,带着一帮巨星出征奥运会,詹姆斯与安东尼那种级别的大佬都服服帖帖。

2.都是新球队的绝对核心,纳什此前甚至只是达拉斯的三号人物,但在来到一支新球队后,立刻被任命为球队核心,掌控了球权,所有球员都听从调度指哪打哪,球队的阵容结构及战术体系,是根据他们的指挥风格量身定制。

3.这是最重要的一点,他们恰巧遇到了开明的主教练。老尼尔森和德安东尼,这二位爷最擅长的就是调教控卫,给予大把权利,给予场上打球的自由度,让控卫们能够随心所欲的指挥球队,而不是拉里.布朗那种与艾弗森相爱相杀的倔强小老头。

那么,同时能满足这三点的概率是多少? 除非自身实力逆天或者运气逆天,否则难如登天。

并且以控卫做建队基石总是不那么受待见,毕竟大个子以及侧翼们,才是教练们真正中意的球员。

以控卫为建队核心的球队,在联盟历史上本就不多,而像纳什与德安东尼的互相成全更是可遇不可求。如今联盟性格不那么偏执叛逆,既有实力,又能掌控球队的控卫,大概只剩下保罗一个,也已经33岁了,甘于让权给哈登啦。

于是自然而然的,我们在为基德、纳什的幸运鼓掌的同时,也有菲尔·杰克逊打压手套,波波维奇冷落大名鼎鼎的欧洲之王,帕特·莱利把甲壳虫、白巧克力威廉姆斯等等跳跃的舞者精灵,改造成单功能机器的悲剧。

一句话总结吧,超级控卫通常在自家是无价之宝,而一旦换个东家,前景大多不妙。

所以接近生涯后期的超级PG们,通常选择狠赚钞票。早有基德与艾弗森,拿了当时的天价合同。如今克里斯.保罗,也用一份每年4千万的顶薪把自己关在了休斯顿。

像斯托克顿那样,球队给钞票自己还嫌多,一辈子守在寒冷的盐城湖,直至变成一尊雕像的从一而终,真真正正凤毛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