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系荆楚 祝福颂祖国”接力海报展在辽宁省博物馆率先展出

经过紧锣密鼓的筹备,由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辽宁省文化演艺集团(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办,辽宁省博物馆承办的“文物系荆楚 祝福颂祖国”接力海报展于4月15日在辽宁省博物馆开展,此次展览是辽宁省博物馆恢复开放以来承办的首场展览。

2020年伊始,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各行各业的人们尽职担当、携手战“疫”。2月11日,国家文物局官方微博“中国文博”发起了“文物系荆楚祝福颂祖国”活动,号召文博机构选择馆藏文物设计成海报,并结合文物特点配以祝福文字,在各自的官方微博上接力发布。此次活动一经发起,就得到了热烈响应,先后有140余家国内外文博机构参与其中,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完成了355次持续接力,共推出400余幅精美的文物海报,吸引了2.3亿人次微博用户阅读。这次活动表达了文博人对湖北地区和祖国的深切祝福,同时也体现了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共渡难关的自信与决心,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良好的反响。

海报是一种视觉传达的表现形式。疫情防控期间,各地博物馆相继闭馆,而文物海报在线接力活动则为广大群众献上一场文化视觉盛宴。通过文物海报,人们不仅能欣赏精美绝伦的文物,还能感受不同的设计风格和阅读祝福文字,坚定同舟共济、战胜困难的意志。文物信息的传播和公共文化服务,既实现了时间上的延续,也突破了空间的限制,这是文博人为共克时艰而贡献的一份力量。

作为新中国建立的第一座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也主动承担起应尽的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各部门工作人员在作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克服了诸多困难,根据馆藏特色和自身文化资源优势,专门设计制作了九款主题海报,在官方微博上进行发布,并完成了与其他单位的祝福接力,为祖国献上了诚挚的问候。辽宁省博物馆的九款文物海报在设计方面可谓独具匠心,所选文物既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又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同时在文物战“疫”中能够传递特殊的文化内涵。例如,精选馆藏珍品红山文化的玉玦形猪龙,取正视前方的视角,寓意“华夏儿女,守望相助”;精选清乾隆时期的粉彩百花尊,借百花繁盛之意,表达“携手抗‘疫’,共盼春来”的美好期盼。

现在,祝福接力线上活动已经告一段落,线下以文物海报为主的公益展览亦将开始,辽宁省博物馆也成为这次展览的第一站。此次展览主要分为“文物系荆楚祝福颂祖国”“文物战疫 同舟共济——全国文博系统抗击疫情在行动”和“众志成城 守望相助——辽宁援鄂战役纪录”三部分。其中,“文物系荆楚祝福颂祖国”共展出线上接力活动中的文物海报数百幅,传递文物抗“疫”正能量,另外两个部分则主要以照片墙的形式呈现给大家。

“文物系荆楚祝福颂祖国”接力海报展的展览时间为4月15日至6月14日。此外,辽宁省博物馆还将在网上展厅推出该展览。

特别提示

辽宁省博物馆将继续采取网上实名制预约和限流管理,从4月15日开始,全馆每天限流1000人(9:00—12:00不超400人,12:00—16:00不超600人),瞬时接待量不超过300人。

观众朋友预约来馆参观,须在安检处出示“两码一证”,即预约码、健康码和身份证。

欢迎个人转发、扩散。公号转载、商务合作请联系

8459231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