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被一切违顺境界所转,方能有得,否则只是自瞒

夫义理无穷,非言说可尽,贵在自得自证。圣人垂教,亦是将此个有言底显那无言底,故曰:“不愤不啓,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为实施权,开权显实,一切名言施设皆权也。六艺只是人人自性本具之实理,今为显示此实理,故权示言说。学者须是合下持循,方可悟入。知此实理不待他求,不为诸魔外道所惑,不被一切违顺境界所转,方能有之于己。否则拈一放一,只成另一种知解,依旧业识茫茫,无本可据。须知此理不是知解边事,说得便休,纵有解会,不实在用力,只是自瞒。子曰:“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吾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前说学是知仁,道是行仁;学是知性,道是率性。真能用力,始名为学,不然只是好而不学,便成六言六蔽,况若存若亡,尚未足以言好者乎。

——马一浮先生《论语大义·易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