邗沟是大运河源头,它却是比邗沟还早的“运河鼻祖”

古道通航


南京市高淳区位于江苏省西南隅,地势东高西低,依山傍水。三湖环绕,西濒丹阳湖(今为水阳江),南抱固城湖,北临石臼湖,居中一片绿洲。据《高淳县水利志》记载,胥河西起高淳区固城湖,东至溧阳朱家桥,全长30.6公里,连通青弋江、水阳江和太湖两个流域,具有泄洪、航运、灌溉等综合效益。胥溪河的前身东坝胥河古道是我国乃至世界最早的人工运河之一,开凿于距今2500余年的春秋时期,曾给东坝及周边地区带来繁荣,对航运、水利、商贸的发展发挥了很大作用。而其开凿的最初用途却不是为了农工,而是军事需要。


胥溪河的渊源


春秋之世,各国纷争。吴于楚之东兴起,常与楚交战。吴楚都是善用水战之国,都有大片沼泽地带,更有大江和淮水沟通。在今天的高淳东坝附近,有一道山梁,阻隔了吴楚两国的水道。吴王阖闾为图霸业,周敬王十四年(前506)决意伐楚,以孙武、伍子胥为将,伯嚭为副。为避江海风涛之险,便于军运,遂采用伍子胥计谋,由其主持凿通今高淳东坝附近“三五里颇高阜”,连接太湖以西的荆溪、芜湖以东的湖荡江河,形成一条连接东西的人工运河。“自是,河流相通,东南连两浙,西入大江,舟行无阻矣”。后世为了纪念伍子胥的功绩,遂名之曰“胥溪河”,又名“胥河”。



胥溪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之一,比吴筑邗沟至少早20年。然开凿胥溪河一事,不见于《左传》《国语》《史记》诸书。因此,后世有人遂以为水源本通,不以吴开胥溪河之说为然。或以胥溪河为《禹贡》三江之一的中江,或指胥溪河为古濑水。最早提出吴开胥溪河的是北宋《图经》一书:“昔吴王阖闾伐楚,以伍相带兵,因开此溪(胥溪河),以通漕运”。自南宋起,此说见于史志著作者渐多,特别是民国时期的地质学家丁文江、水利专家武同举、今人水利史学者汪家伦等,还通过实际考察及对地质、地貌、钻孔和水文等资料分析,皆认为“中河(胥溪河)乃人工开凿之河道”,“此河亦必属世界最古运河之一”(丁文江语)。


“胥河,吴王阖闾伐楚,伍员开之,以通松道。”

——清光绪《高淳县志》


固城遗址


胥溪河开凿后,对航运、水利,特别是当时吴楚之间的战争,作用颇大。时子胥建牙于山(伍牙山,在今溧阳境),兵出此道,一举攻克原属吴、后被楚占之固城,“烧固城宫殿,逾月烟火不灭”。当年下半年,吴联合蔡、唐两国,发兵六万,西向攻楚,五战五捷,直攻入楚之郢都(今湖北江陵)。伍子胥为报杀父兄之仇,找到楚平王墓地,鞭墓三百(一说鞭尸三百)。后因吴发生内讧和楚乞师于秦,吴方撤军。周敬王四十年,楚子西、子期伐吴,兵及桐汭(即今之郎溪),亦取此道作为行军路线。


胥溪河的变迁


胥河河道狭窄,水位高低悬殊,“动以三五公尺计”,“通舟必浚河,浚河必筑堰。”唐大顺二年(891年),五代十国南吴太祖杨行密命台濛在胥河筑五堰,以抬高水位运送军粮。这里说的五堰即胥溪河上的五堰,杨行密被孙儒围困在宣州五个月,后派台濛在运粮的胥溪河道中筑堰阻水,抬高水位,以利航运,从而取得战争的胜利。


“唐景福三年,行密方据宣州,孙儒围之,五月不解,台濛作五堰,拖轻舸以馈粮,军得不困,卒破孙儒。”

——《五代史补》


胥溪河风光


至五代南唐末年(975年)五堰废,太湖水患加重。宋徽宗政和七年至宣和七年(1117-1125年),曾多次开挖古胥河,导致太湖流域两次大水灾。1125年,朝廷又命恢复五堰之一的银林堰并筑成土坝,名叫银林东坝。宋末至元,胥溪河道由于年久失修,逐渐淤塞,航运不通。明太祖朱元璋建都南京后,为使两浙漕运避开长江风险,决定“疏凿运河,以通于浙”。洪武二十五年(1392),征调民夫35.9万人、石匠4900余人,疏浚河道13.3公里,并在原银林堰处建造石闸启闭,既利通航,又可节制水流。石闸命名广通镇坝,后称东坝,亦称上坝,成为太湖和水阳江两个水系的分水坝。朝廷在此专设巡检司、税课司等机构,负责石闸管理和对来往船只收税。


明成祖迁都北京后,江浙漕运改由镇江渡江北上,胥河航道不再重要,并于永乐元年(1403),朝廷采纳苏州吴相伍之议,改广通镇坝石闸为土坝,增设官吏,岁敛溧阳、溧水(时高淳属溧水)人夫各40看守。筑土坝后,湖水艰于东注,然坝犹低,水间漏泄,舟行犹能越之。但正统六年(1441年),洪水泛滥,土坝决口,导致苏锡常再受水害。巡抚周文襄、杨埙于次年征调大量民夫石匠重新筑坝,并由皇帝钦降版榜:“如有走泄水利,淹没苏、淞田禾者,坝官吏处斩,夫匠充军。”


高淳区固城街道胥河航道/朱旭东摄


正德七年(1512年),又在东坝坝基上加高三丈。自此,“三湖”(固城、丹阳、石臼)之水不复东流。但由于水位增高,造成西部高淳、宣城、当涂诸县大批圩田沉没,仅高淳一县即被毁良田10万余田,民众苦不堪言。嘉靖三十五年(1556),又在坝东10里更筑一坝,名之下坝。上下两坝屏障“三吴”,高淳水流形成独特的走向,即逆向西流,高淳圩区遂成为上游皖南山洪泄入长江的走廊,下游太湖地区蓄洪的巨浸,洪涝灾害频仍。


每次大水之后,社会元气大伤,经济停滞甚至倒退。不仅如此,高淳沉田6666.67余公顷,而田赋税额不减,全县因沉田无出的8500石税粮由剩下的田亩分担,史称“虚粮”。由于大批农民失去土地无以为生,加上“虚粮”之累,人口锐减,至嘉靖年间(1522—1566),全县“户口视前仅十之三”。全县7乡72里,因此而减至41里。直至清康熙六年(1667),离广通镇坝增高三丈已过155年,高淳全县人口才恢复至59579人,比建县初期的明弘治十五年(1502)的人口还少7884人。


高淳固城湖


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固城湖水位高达13.26米,东坝被当地民众掘溃,导致苏州、无锡、常州、镇江一带重大水灾。次年,经下游上述四府奏请,改东坝土坝为石坝。在东坝东侧立有石碑,永禁侵占坝基,由高淳、溧阳两县共同派人看守,一直维持到中华民国。


胥溪河的繁荣


胥河的开凿是吴王伐楚的军事用途,随着岁月的流转,后来它对农田灌溉、水运交通和防洪排涝,都发挥了巨大作用,日益成为江南的重要交通运输水道,终日商贾云集,白帆穿梭。胥溪河开凿后,“未始有废,至李氏时,亦常更运。”自春秋吴开凿至南唐“五堰废”,在这1481年中胥溪河一直保持着航运价值,也给运河两岸带来繁荣。


高淳固城湖


胥溪河西首固城,虽于周敬王十四年吴伐楚时被毁,但自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设置溧阳县始,固城即成为溧阳县治所在地。时溧阳县辖今溧阳、溧水、高淳三市县境,固城可说是偏居一隅,然却成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实与胥溪河相关。胥溪河与荆溪相接,横贯高淳东西全境,上溯可达芜湖、安庆等重镇,下行直达苏杭二州,交通便捷,固城便成为吴楚两地交通枢纽。即便东汉后期天下动荡,固城境内仍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北方灾民纷纷逃居此地,固城地带竟成“天府之国”。


高淳区东坝街道胥河航道/朱旭东摄


宋元胥溪河疏浚后,航船上溯直入长江,可达皖赣湖广等地,下行驶进太湖、钱塘江,可抵苏常、浙闽等地。从安徽芜湖至太湖的船舶,无论是上溯还是下行,既可避免江涛风险,又可缩短数百公里航程。广通镇坝成为水上交通枢纽,广通镇亦有“七省通衢”之誉。其时,胥溪河中舟楫如梭,坝上行旅摩肩接踵。镇上相继出现粮食、茶叶、桐油、黄烟、竹木等商市,饮食服务等行业也随之繁荣兴旺。为加强石闸、治安、市场管理,朝廷专设巡检司、税课司、茶引所等机构。由此,这个在南宋诗人范成大诗中只有一二百户的银林,逐渐形成商旅云集、店铺林立的新兴集镇,并成为高淳东部的经济中心。直至清光绪七年(1881)《续修高淳县志》,今东坝镇仍名广通镇,相沿近500年。


清光绪八年(1882),我国“四大米市”之一的镇江米市迁往芜湖,广浙、宁波、福建客商也随之迁往。高淳县东坝镇(即广通镇)地处芜湖、无锡两大米市之间,中有胥溪河沟通。因有东坝之阻,粮船到坝过驳困难,有的便转手过卖,粮行由此应运而生,东坝就成为两大米市间的稻米、杂粮的集散地。清末,东坝即有张福顺、曹正宽、汤义昌、童义盛四家粮行向江宁府领过老帖、行帖。


明朝胥溪运河与胭脂河示意图


辛亥革命后,由于军阀连年混战,交通梗阻,安徽等产地粮食北运受到影响,大多由胥河经东坝运至无锡、苏州、杭州、上海一带。因此,东坝粮行发展很快,最多时多达57家。粮船一到,粮行伙计纷纷高喊粮行名号,与船主谈妥便插上各家粮行竹签。


粮行生意的兴隆,带来了茶馆、酒店等服务业和南北杂货诸多行业的兴起。民国时期,东坝集镇商号近350家,过往客商有“日过三千,夜宿八百”之说。夜晚,坝头上下,帆樯林立,灯火一片。对此,清末解元王嘉宾曾留下“六朝金粉无愁曲,十里银林不夜天”的佳句。



高淳秧歌,民居建筑


胥溪河不仅带来了沿河两岸的繁荣,而且形成了高淳吴韵楚风的地域特色。地跨吴楚之境,居东西要冲,受吴、楚文化的影响较深。高淳民风淳厚俭朴,又有粗犷豪爽的一面,雅儒和刚烈兼备。高淳方言整体属吴语系,又受江淮方言的影响,造成不仅其他语系地区的人听不懂,吴语地区的人也很难听懂。高淳民间歌曲属“吴歌”范畴,“高淳阳腔目连戏”、徽剧的流行,又源自江西弋阳腔和安徽的徽剧。高淳民间舞蹈既有轻歌曼舞的跳花钵(花扇舞)、采红菱(采菱舞),又有宗于少林、武当的武术性亚舞蹈“打水浒” “叠罗汉”。高淳民居建筑既追求小桥流水式的江南水乡特色,又富有青砖小瓦马头墙的徽派风格。


胥溪河的新生


1958年6月,因胥河下游旱情奇重,江苏省抗旱会议决定开通东坝,引水抗旱。镇江专署组织溧阳、高淳两县民工8000人,于7月7日动工,至7月14日挖开坝底,挖掘出镇坝物铁牛、铁蝎子各1只,7月31日放水。东坝之“坝”,从此不复存在,过往船舶,难以再给东坝带来什么福利。1959年,在下坝修筑封口坝,开挖引河,建茅东进水闸。茅东进水闸具有防洪抗旱双重功能,涝时可挡水蓄洪,保住下游安全;旱时可开闸引水,解除下游40万亩农田干旱。由于该闸起到拦洪作用,关系到太湖流域安危, 2008年,县水利部门由国家拨款在上游90米处进行重建,保留原闸作观赏用,将拦洪蓄水的能力由原来百年一遇提高到三百年一遇,可保太湖流域安全无虞。


1958年民工拆除东坝场景


1958年,利用胥溪河开挖芜申运河,1986年兴建下坝船闸,按五级航道标准设计,1987年9月动工,1991年6月通航,使太湖流域各市县和芜湖等城市之间的水上运输方便快捷。2009年,规划拓宽、疏浚“芜(芜湖)申(上海)大运河”,按三级航道标准建设,最大通航船舶吨级1000吨,全长62公里,其中包括胥河全段,工程总投资25亿元。工程涉及东坝镇境的河道整治14公里,新建下坝复线船闸和复线船闸桥﹑拆建东坝红卫桥。工程于从2009年动工,至2014年,已完成复线船闸和河道整治样板段建设,2016年,工程全线告竣。


下坝船闸


同时,东坝镇对打造境内胥河文化也作了全面规划。在胥河东坝集镇段建成河滨休闲广场,恢复上上街古建一条街,修缮江宁旅淳公所和东坝戏台,重新按旧时模样建起财神庙、牌楼、回廊等,新建胥河步行桥等,“胥河涌玉东坝堆金雕花梦里家家喜,七省通衢千秋珠履石板街中步步高”,这副挂在牌楼上的对联,寄托了当地百姓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从集镇至下坝船闸沿胥河两岸铺设人行石道、绿化和景观建设,形成胥河十里风光带。人们来到东坝古镇,或漫步古镇,或荡漾于胥溪河道,可领略到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和自然风光,会从心底感谢2500多年前一代名相伍子胥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和文化遗产。


高淳区东坝街道上上街/朱旭东摄


30公里长的古胥河,叙述的正是六千年的中华文明史。


作者:史锡伟,南京市高淳区地方志办公室方志科科长。


长按下图二维码,阅读最新“方志江苏”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