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密州 文化诸城系列】走进“诗坛泰斗 世纪之星”臧克家故里

臧克家:现代“诗坛泰斗,世纪之星”,曾任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中国文联副主席、《诗刊》杂志主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三届代表。

诗坛泰斗

臧克家一生创作颇丰,其创作的《烙印》《老马》《罪恶的黑手》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尤其是为纪念鲁迅而作的《有的人》,成为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的不朽之作



《烙印》

生怕回头向过去望,

我狡猾地说”人生是个谎”,

痛苦在我心上打个印烙,

刻刻警醒我这是在生活。

我不住的抚摩这印烙,

忽然红光上灼起了毒火,

火花里迸出一串歌声,

件件唱着生命的不幸。

我从不把悲痛向人诉说,

我知道那是一个罪过,

混沌的活着什么也不觉,

既然是迷就不该把底点破。

我嚼着苦汁营生,

像一条吃巴豆的虫,

把个心提在半空,

连呼吸都觉得沉重。



《有的人》

―纪念鲁迅有感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做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1949年11月1日于北京



毛泽东与臧克家

1946年国共两党重庆谈判时,臧克家应邀出席毛泽东在张治中寓所举行的文化界人士座谈会。会议结束后,毛泽东给臧克家回信一封:

克家同志和各位同志:

惠书早已收到,迟复为歉!遵嘱将记得起来的旧体诗词,连同你们寄来的8首,一共18首,抄寄如另纸,请加审处。

这些东西,我历来不愿意正式发表,因为是旧体,怕谬种流传,贻误青年;再则诗味不多,没有什么特色。既然你们以为可以刊载,又可为已经传抄的几首改正错字,那末,就照你们的意见办吧。


诸城与臧克家

1905年,臧克家出生在山东诸城臧家庄。位于胶东半岛的诸城古称“琅琊”,两千多年前,秦始皇东巡时曾在诸城刻石纪功,迄今诸城博物馆仍留有天下闻名的琅琊刻石。臧家庄今属山东诸城龙都街办管辖,距离市区5公里,它孤高地踞在一个小山岭上,村旁边有两座文化名山,一座是大名鼎鼎的“常山”,一座是鲁东南最高山“马耳山”,苏轼知密州时,亦曾经常往访,并留有《江城子·密州出猎》《江城子·前瞻马儿九仙山》等不朽篇章。



臧克家魂归桑梓之地

2004年2月5日,臧克家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遵照臧克家的遗愿,他的部分骨灰被送回生他养他的诸城臧家庄,回到了他深深眷恋的故乡。


臧克家情系故里

臧克家一生眷恋着故乡的风物,热心地为家乡的刊物题词,与家乡始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交往,为故乡的文学爱好者题字,“诸城市图书馆”、“诸城市书画社”皆为臧克家所题名,在诸城市繁华中学三十周年校庆之际欣然题词。



臧克家故居

臧克家故居在山东省诸城市龙都街办臧家庄村,与诸城中国暴龙馆门对门,“臧克家故居”馆名由中国国学大师季羡林老先生在临终前十几个小时用他独具特色的“龙凤体”题写,竟不幸成为季羡林老先生的绝笔。



臧克家故居分为堂屋、厢房、门房、学堂等,是具有北方建筑风格的仿古民居。故居以大量的图片、资料以及臧克家的生活用品展现了这位世纪诗翁的生平事迹。

“臧克家故居”建成以来,成千上万的海内外知名人士、学者、干部、学生以及普通民众,纷纷前来参观、瞻仰,无不为臧克家这位诗坛泰斗、世纪诗星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奋斗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所感动,所激励










诸城臧氏的前世今生

臧克家曾祖父兄弟四人,分别是俞臣、衡臣、济臣、任臣,皆以学行名于乡里。其中,尤以臧济臣名气最大。臧济臣于清同治十年(1871)辛未科殿试高中进士,任过翰林院编修、湖北学政等职,乡人便尊称臧家大院为“翰林院”, 臧家大院大规模营建即始于那个年代。

臧氏“翰林院”的设计匠心独运、规模宏大。

“翰林院”占据了西部大半个村子,从北向南用大石块砌筑起一道长 160 米、高 2 米的石坝墙,翰林街北边是占地8亩的“翰林院”,街南边是占地6亩的臧氏族人居住地。“翰林院”高大威严的大门两边,蹲着一对石狮子。御赐的两杆大旗杆,常年耸立云端。“翰林院”宅群有房屋 130 多间。臧克家的祖父臧著仪,光绪年间举人,曾任大理院录事。臧克家的父亲臧统基,1905年毕业于济南政法学堂。“臧氏族人居住地”有一个颇富诗意的堂号——“南凝翠轩”,取其面向马耳山、有能远揽山间翠色而得名。1905 年 10 月 8 日,臧克家出生在这里,从童年到少年,他在这个大宅院里整整生活了 14 年。后来,臧克家和夫人王慧兰(诸城王氏望族之后、王统照之姊)在这里生下了长子乐源和次子乐安。



臧克家后裔:受密州文化、家族文化熏陶,臧克家后人皆有建树:长子:臧乐源,山东大学教授;次子:臧乐安,中央国际广播电台译审,资深翻译家;长女:臧小平,《文艺报》编辑;次女:郑苏伊,杰出诗人、作家、编辑家。


继往开来

中国第四届“诗探索·诗歌发现奖”颁奖典礼在山东诸城举行

2019年11月21日~23日,由《诗刊》编辑部、《诗探索》编辑部联合主办,诸城市作家协会、诸城琅琊书院承办的中国第四届“诗探索·诗歌发现奖”颁奖典礼暨获奖作品研讨会在山东诸城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诗人、评论家、书法家:林莽、邹进、李掖平、张洪波、蓝野、黄浩、李志强、陈亮、舒丹丹、纳兰、黑枣、吴长清……以及诸城本土诗人管清志、齐延中、管清华、李成武等5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21日上午,颁奖典礼暨获奖作品研讨会由《诗刊》社事业发展部主任、中国诗歌网总编蓝野主持;《诗探索》社长邹进宣读获奖理由;诸城琅琊书院院长黄浩代表承办方致辞;《诗探索》作品卷主编林莽、山东师范大学博导李掖平、时代文艺出版社副总编张洪波分别给本届获奖诗人和评论家颁奖。

第四届“诗探索·中国诗歌发现奖”自征稿以来,引发诗坛广泛关注,共收到全国近两千名诗人和评论家的参评作品,经过评委会严格、公正评选,本届大奖由诗人舒丹丹和评论者纳兰;诗人黑枣和评论者吴常青;诗人梅苔儿和评论者陈萱获得。另有15组作品获得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