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青島旅遊看海,老漁民告訴你青島幾處趕海聖地,海鮮白白撿

今天小編從老漁民那獲得幾處趕海聖地,整理出來,讓來青島旅遊的小夥伴們除了去海底世界、嶗山外還可以去趕海撿海鮮。

垂釣首選:八大峽

棧橋海上皇宮以西的八大峽區域,是趕海的好場地。這兒有沙灘、礁石和堤壩,不光是濱海大道的西端起點,更是釣魚釣螃蟹撬海蠣子的好去處。尤其最西邊那頭的區域,有成片的礁石,落潮後可以盡情玩耍。

垂釣首選:八大峽漁民趕海海鮮(三農領域漁民海鮮系列)

據周圍經常垂釣的市民講,運氣好的時候,在八大峽一天能釣到四五斤魚,主要以小黑頭、小黃魚居多,有時也能釣到小沙鮃,晚上還能釣到小鰻麟。

垂釣首選:八大峽漁民趕海海鮮(三農領域漁民海鮮系列)

★主要收穫:小黑魚、小螃蟹、小沙鮃、小石斑、海蠣子、海菜等

市裡挖蛤蜊首選:棧橋以東

市裡挖蛤蜊首選:棧橋以東漁民趕海海鮮(三農領域漁民海鮮系列)

灘塗並不是每次都能挖到,要趕季節趕潮水。青島人童年沒到棧橋挖過蛤蜊捉過小魚,就不算是完整的童年。

市裡挖蛤蜊首選:棧橋以東漁民趕海海鮮(三農領域漁民海鮮系列)

漲潮時這裡只剩沙鷗翔集,但退潮後,這裡成片的礁石就是尋找海鮮的秘密領地!

★主要收穫:蛤蜊、蟶子、小螃蟹、海蠣子、海虹等

東部趕海聖地:小麥島

東部趕海聖地:小麥島漁民趕海海鮮(三農領域漁民海鮮系列)

青島這邊主要有兩種螃蟹,一種是鮮美的石夾紅,還有一種深灰色的“石蟹子”(也叫“屎蟹子”),個頭小,方行蟹蟹,膽小機靈,吃起來味道也差一點,但捉起來別有一番樂趣,遊客在海邊礁石下捕捉到的一般都是這種螃蟹。

東部趕海聖地:小麥島漁民趕海海鮮(三農領域漁民海鮮系列)

小麥島水域正是捕捉石夾紅和“石蟹子”的“寶地”。用一根竹竿拴上一根棉繩,繩子的下面再繫上一條雞腸,這種簡單的方法便能釣到很多的蟹子。

★主要收穫:小螃蟹、小波螺

遠近聞名挖蛤蜊聖地:紅島

挖蛤蜊聖地:紅島漁民趕海海鮮(三農領域漁民海鮮系列)

紅島的蛤蜊那是遠近聞名,出奇的肥美!紅島沙質細軟,擁有上千畝灘塗,由於微生物較為豐富,特別適合貝類生長,是一年一度“紅島蛤蜊節”的主會場,每逢初一、十五,帶上小桶、小鏟子去紅島走一波,定能滿載而歸,回家做最鮮的蛤蜊疙瘩湯。

★主要收穫:蛤蜊、海螺等

西海岸摸蝦虎聖地:靈山衛月亮灣

西海岸摸蝦虎聖地:靈山衛月亮灣漁民趕海海鮮(三農領域漁民海鮮系列)

在西海岸靈山衛月亮灣附近海域,這裡有鬆軟的細沙,趕海人會用毛筆釣一種當地特有的海鮮——“蝦虎”,退潮之後兩三個小時就能釣七八斤。四五月份正是釣“蝦虎”的好時節。

★主要收穫:蝦虎

風景最優美:魯迅公園

風景最優美:魯迅公園漁民趕海海鮮(三農領域漁民海鮮系列)

魯迅公園礁石很多,和棧橋一樣,有很多人會選擇帶著孩子來這邊捉小魚、小螃蟹、撬海蠣子。每當海水退去,大面積的礁石會露出水面,在這裡還能撿到小海螺,運氣好的甚至能撿到小鮑魚。不過魯迅公園的海勝在風景優美,水質乾淨,在這裡趕海可謂是心曠神怡。
★主要收穫:海蠣子、小海螺、海虹、海菜等

嶗山挖蛤蜊聖地:會場海灘

嶗山挖蛤蜊聖地:會場海灘漁民趕海海鮮(三農領域漁民海鮮系列)

會場海灘位於嶗山王哥莊街道會場社區,擁有種類非常豐富的海產,除了遠近聞名的三疣梭子蟹外,“西施舌蛤蜊”也是會場社區的一大特色,其肉鮮美無比,被視為當地名菜佳餚,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到會場社區挖蛤蜊是當地人喜愛的休閒度假方式。

★主要收穫:蛤蜊、梭蟹、海螺等

拾海菜海帶地點:三浴附近

拾海菜海帶地點:三浴附近漁民趕海海鮮(三農領域漁民海鮮系列)

準確說是原海天大酒店對面的海域。這裡緊靠著第三海水浴場,遊玩的人非常多。每當海水退去,大面積的礁石會露出水面,在這裡能撿到小海螺和小波螺,運氣好的話還能撿到海參、鮑魚。在它的東面海域,經常能撿到新鮮的海菜和海裙帶。

★主要收穫:海菜、海裙帶、小波螺等

拾海貨正確姿勢

要想在家人、朋友或孩子面前完美地展現自己足以媲美貝爺的野外生存能力,順利地獲取大自然的饋贈——小海鮮們,還是需要一點兒技巧滴~

螃蟹

螃蟹漁民趕海海鮮(三農領域漁民海鮮系列)

方式1:小螃蟹一般喜歡躲在淺海區的石縫中或是石頭底下,用小耙子翻動石頭,躲在石頭下的小螃蟹們便會四散而逃,此時只要手疾眼快,收穫必定頗豐。還有趕海人拿專門用於捕蟹的籠子來抓蟹子,在籠中放入魚頭蝦子等,利用石頭將其沉入水中,稍等片刻就會收穫翻倍。


方式2:而在石縫裡的螃蟹則需要用釣的了。可以去市場要幾節雞腸子,栓上魚線或棉繩,垂到石縫中,螃蟹就好這口。

工具:(視情況而帶,以下同)桶、竹竿、棉繩、雞腸(或小魚頭)、捕蟹籠、石頭、手電筒

蝦虎

蝦虎漁民趕海海鮮(三農領域漁民海鮮系列)

等海水退去之後,用鋤頭等工具將泥沙表層刨開,便會出現一個個手指粗的蝦虎窩,然後將毛筆或竹籤輕輕插進小孔中。蝦虎是非常愛乾淨的,不喜歡“家中”存在任何雜物,這時它會用巨獒夾住毛筆往上頂出洞口,等木棍晃動,只要一手提毛筆,在蝦虎露頭的瞬間,迅速捏住它的螯,就能整個提出來了。

工具:毛筆、竹籤、鏟子、桶

蛤蜊

蛤蜊漁民趕海海鮮(三農領域漁民海鮮系列)


主要棲息在潮間帶中、下區以下的泥沙灘海底,以幹潮線以下產量最多。其棲息於泥沙中的深度,一般都不超過自己身體長度的2倍。

挖蛤蜊的最佳時機是在退潮後。此時泥灘上會留下一個個小孔,這是蛤蜊正在呼吸和進食。此時,迅速在距離小孔3至5釐米的地方下鏟,保準能挖到蛤蜊。

工具:小桶、鏟子

蟶子


蟶子漁民趕海海鮮(三農領域漁民海鮮系列)

蟶子和蛤蜊的習性有些像,喜歡在軟泥灘上生活,潛伏的深度隨季節而不同。通常蟶子潛伏的深度為其體長的5~6倍。而夏季蟶子潛伏較淺,十分適合挖掘。

如果你在海灘上看到相距不遠的兩個小孔,孔圓且深直,這兩個小孔就是蟶子兩個觸角伸出的地方。此時可向小孔裡撒一點鹽,蟶子會自己跑出泥灘,然後順手抓住放到桶裡就好了。

工具:桶、鏟子、鹽

海蠣子

海蠣子 漁民趕海海鮮(三農領域漁民海鮮系列)

海蠣子營養豐富,素有“海底牛奶”之美稱。青島的野生海蠣子一般都附著在礁石上,殼厚且堅硬,想要從礁石上撬下來一個完整的帶殼的海蠣子是很難的事,不過如果工具帶得專業,並且有完美主義傾向的話,或許可以挑戰一下。

工具:小桶、錐子

海虹

海虹漁民趕海海鮮(三農領域漁民海鮮系列)

和海蠣子類似,海虹一般附著在海礁石上,呈多個密集狀分佈,是比較常見的趕海小海鮮。

海虹殼外緣鋒利且在礁石上附著緊密堅固,如果沒有工具徒手摘取,會很容易割破手指。此時戴上手套,拿上小鐵鏟,切割粘在岩石上面的海虹便十分輕鬆了。

工具:小桶,鏟子

海螺

海螺漁民趕海海鮮(三農領域漁民海鮮系列)

海螺幼體多喜歡生活在水中,成體一般喜歡生活在礁石上。香波螺、圓盤波螺、海螺是能夠水陸兩棲的螺類,在青島是非常常見的海鮮。看清楚水下的礁石,捕獲還是很容易的。

工具:小桶、小鏟子等

海星

海星漁民趕海海鮮(三農領域漁民海鮮系列)

海星主要棲息於淺海底沙地或海礁石上,通體色彩鮮豔,最多的顏色有桔黃色、紅色、紫色、黃色和青色等,移動也不快,很容易捕捉到。類似獲取方法的還有海膽

工具:這貨不挑地兒,用手就行

青島趕海時間表

下海前一定要看潮汐,不僅是為了能找到最佳的獲取海鮮的時機,更是為了安全考慮。曾經就發生過很多次因為沒注意漲潮的時間而被圍困在海中礁石上的事故,十分危險。

青島趕海時間表

本文由可可捕手(三農領域創作者)編輯整理,歡迎轉發,點擊關注加入【可可捕手粉絲團】,可可捕手將替粉絲砍價全國原產地特產,讓您品嚐地道農產品,享受美好生活!感謝你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