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鼓書,皮影戲,外婆的小屋——那即將逝去的記憶

外婆離開我們已經35年了,可那記憶中的小屋,依然存在!雖然破舊不堪,卻是曾經那個家的影子。只是外婆特愛的皮影戲,大鼓書不再那麼紅火了,現在的青年人喜歡的是高科技網絡信息,對於老的傳統文化不加鍾情……

一,和外婆一起度過的童年時光

我沒有見過自己的爺爺奶奶,我媽也沒見過。

小時候,爸媽為了多掙公分,多搶糧食,經常送我到外婆家,我的童年基本上是和外婆一起度過的。

外婆漂亮,能幹,人緣好

我媽和舅伯是雙胞胎,媽媽出嫁後,家裡就只有外婆,小姨和舅伯,加上我也就四個人,舅伯沒有結過婚。

外婆燒得一手好菜,人又好,左鄰右舍找她幫忙的多,茶餘飯後家裡也是熱熱鬧鬧的,並不枯燥。

我不明白;在閒談的人中,有人喊外婆“七奶”,也有人喊她“六奶”,不知天高地厚的我,竟然問外婆,這是為什麼?還有:小姨為什麼不和舅伯一個姓?

外婆為了回答我的疑問,又提起了自己的心酸往事……

外婆是中驛人,七歲就作為童養媳來到了外公家,這是黃姓。

嫁給外公後,生下了雙胞胎兄妹。兩孩子不到三歲,外公病逝!

為了照顧年幼的兒女,她又招了一個人來,這個人就是汪姓外公。外婆說,這個外公對她們娘仨很好,所以小姨姓汪!

我是外婆家的頭一個孫子輩孩子,自然深得她們的寵愛!

外婆說我:很懂事,也很淘氣,還特嬌!

千方百計想挨小姨睡,可小姨想盡辦法激我,氣走了我就不纏著她了。繼而去纏著外婆講故事。

我們幾個人就住在那小屋裡,一屋子的嘻笑快樂盡在其中!

二,從外婆講的故事中,我開始接觸大鼓書,皮影戲

每每要外婆講故事,她真的一個接一個地講,人物姓名,地址,多複雜,她都記得清清楚楚。

外婆除了燒得一手好菜,記憶力特別強

不懂事的我問外婆:你的那麼多故事是從哪裡來的呀?

外婆的回答卻讓我迷糊了很久:我沒有讀過書,只能聽別人講,就是聽大鼓書,也叫“善書”;看別人演就是皮影戲,說到底還是聽別人唱。

(1)

外婆說大鼓書是一種鄉村娛樂文化工具,它不受場景,時間限制,田間地頭,茶餘飯後,白天夜晚都可,只要一個人,一面鼓和一塊竹板就成。

第一次聽大鼓書,我覺得好新鮮,好玩!

晚飯後在一家房子的門前,一個大叔,用三腳架子支起了一面鼓,邊敲邊唱地開始了,許多人圍在旁邊!

外婆坐一張有靠背的椅子,要我坐在旁邊的小凳子上。我哪裡坐得住,在人群中圈來圈去的轉了幾個回合,一看外婆低著頭,象睡著了……

我掐住外婆的鼻子,你怎麼睡著了?

別搗亂,我聽著呢;今天說的是《楊家將》裡的一折《楊宗保盜降龍木》。

原來外婆是假睡,聽得卻很仔細。這也許就是外婆不同於別人的地方!

回到家後,她能一字不露地全講出來

跟著外婆聽了幾次書後,慢慢地,我也上癮了。

只可惜現在聽得很少,說善書的老藝人有的不在人世,有的因為年紀大了,不宜表演!

(2)

我第一次接觸皮影戲很難忘!

外婆灣裡,有一個小媳婦,因為和婆婆吵架,就上吊了。

所有的人都說:年輕人短命得唱大戲或影子戲,消災許願!

所以他們就請了一個有名的班子,唱了三天,外婆還擔負起照顧師傅們的責任。

外婆說影子戲跟善書一樣活躍在農村,但比善書麻煩得多,各種人物的造型得做出來,各種人物的性格得唱出來,提影子,唱音的,配樂的三人得齊心團結,默契才具效果。

起先,我看不明白,也是後來才有所覺悟的

《穆桂英大破天門陣》是當時家喻戶曉的劇目

外婆給我詳細講解了劇情。

我挺佩服穆桂英的文韜武略,也對楊宗保的書生公子哥脾氣表示讚揚。

最後所有的人齊心協力,終於贏得了勝利,班師回朝,大加讚賞!這就是結果。

自此以後,大鼓書,皮影戲,我都喜歡看,聽!

只是很少有機會了,婚後到現在,也只看過兩次皮影戲,聽過一次大鼓書!

我常常在想:外婆離開我們,帶走的不只是那些美好的回憶,彷彿連她喜歡的大鼓書和皮影戲都一起給帶走了

前兩年,外婆的小屋倒塌了,政府已經收了那塊基……

小屋沒了,關於外婆的一切故事也都成為回憶了,即將逝去的美好更令人難忘!

外婆雖然離開我們了,但外婆給我們的愛和那份真摯的情感永遠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