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穎、黃曉明夫婦關係變化看職場

眾所周知,楊穎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嫩模,到現在的一線流量明星,靠的就是黃曉明。

楊穎認識黃曉明並與之結婚後,藉助黃曉明的資源,拍電視劇,上綜藝節目,名氣大漲,一路飆升至一線明星的流量,雖然她的演技屢遭詬病,但不可否認,楊穎現在的名氣比黃曉明還大。因此出現了出席活動黃曉明給楊穎提裙襬都攀不上的畫面。真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從楊、黃二人的關係變化投射到職場中,也有許多這樣的例子。

最佩服的就是鄧文迪,從一個其貌不揚的中國姑娘到現在的“一個傳奇的中國女人”,她實現了童話中灰姑娘的夢想。她的人生三級跳雖然不可複製,但是成功的背後卻有許多值得我們借鑑的經驗。

在職場中,我們都是從新人、小人物登場的,但是有的小人物後來變成了遙不可及的大人物,也有的可能一輩子是默默無聞的小人物。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天壤之別呢?

所有的事情都是有跡可尋的。沒有人隨隨便便就能成功。職場上要想取得成功,離不開這三點:

第一, 個人能力。

楊穎能嫁給黃曉明,我覺得除了年輕、漂亮,肯定也有自己的獨特之處,比如特別聽話,滿足了黃曉明的大男子主義。

鄧文迪按照中國人的審美觀點不漂亮,為什麼能入了默多克的法眼,肯定有自己的一套。

縱觀鄧文迪的蛻變史,不難看出,這是一個既有心機,又善於學習提升自己的女人。她抓住一對美國夫婦這根稻草,在他們的擔保下來到美國,而後通過與美國人結婚拿到綠卡。然後進入耶魯大學學習,這一切為後來遇到默多克並能與之侃侃而談打下了基礎。

嫁給默多克之後,利用默多克的身份廣結人緣,擴展自己的人脈。即使後來與默多克離婚後,她也有自己的資源,並且活得更瀟灑自如。人人都說她是心機婊,可是你能看到她心機後的自我提升和努力了嗎?

這樣的人可能人人喊罵,但是又不能否認她的成功,而且她的成功之路卻不是人人都可以複製。一個人要有能力,才能在機會來時抓住它。

我自己的親身經歷,剛參加工作的時候,我們一起分到單位的年輕人很多,大家起點差不多,但是幾年之後,有的成了單位的骨幹,有的卻成了邊緣人。

仔細觀察、總結,我認為個人能力是最主要的。這個能力包括你的水平和做事情的態度。當初大家水平差不多,有的甚至是從同一個學校出來的,成功的人可能態度更為踏實一些。領導交代的事情,有的人就能撲下身子全力以赴的去幹,怎樣完成的更好,怎樣更節省時間和金錢,各個方面都考慮到,如果有突發情況該怎麼處理,都有詳細的安排。有的人可能就是完成了而已,考慮不到那麼多。

有時候多想想你可能就變得與眾不同了。比別人多那麼一點有時就顯得特別重要。

正是在多次的實踐中,有的人是真的幫領導解決了實際問題,而有的人應付了事。從而自己的職業之路也就分道揚鑣。有人成了領導的得力干將,有人則邊緣化。

第二, 人際關係的處理。

有些人可能有能力,但是不會處理人際關係,比如說說話的藝術,同樣的事你用命令或者居高臨下的語氣說出來,有的人可能就不願意接受,甚至很反感你。有的人表達的委婉一些,或者用商量的態度傳達,可能別人就接受了。久而久之,你在同事中印象就會變得不一樣。領導安排的事你安排不了,人家那邊反而完成的既漂亮又及時。你說在領導眼裡你倆一樣嗎?

我有一位同事,雖然起點不高,但是在單位裡,無論是領導還是一般同事,只要有事需要幫忙,他都盡力去幫,而且態度從來沒有不耐煩的時候。

時間長了,大家都非常認可他。同事覺得這樣的人值得交往,領導覺得這樣的人能放心的把工作交給他。後來他成了單位不可或缺的人物。之後有機會得到提拔,從此之後飛黃騰達,前途一帆風順。

第三, 處理好與領導的關係。

在單位,與同事處好關係很重要,與領導處好關係更重要。雖然99個人說我不好,但是領導一個人認為我好,我就好。這樣的人在單位也是一個奇葩的存在。

這樣的人在做事的時候瞅著領導,領導出現的時候非常積極,領導一走,可能他也就溜之大吉了。但是人家幹到了領導的眼皮子上了,這樣的人也照樣能得到好處和實惠。當然這樣的人在同事眼中可不是什麼好人。但是能抓住領導的喜好併發揮自己的專長,也能長袖善舞。

就像現在的楊穎在事業上風生水起,而黃曉明卻遇到了稅務危機,公益人設崩塌。隨後又因為演技尷尬,拍了太多的爛片逐漸被市場淘汰。黃曉明的事業確實遭受到了太大的危機,路人緣也越來越差。

反觀楊穎,從一個不知名的小模特成為了超一線明星,時尚力滿分,綜藝節目也圈粉無數,營造的“好媽媽”人設也沒有人存在質疑,除了演技被人詬病外,似乎都比黃曉明過得要好,前幾年黃曉明在機場批評楊穎,如今的楊穎已經變成“鈕祜祿氏楊穎”了,再也不是那個挨批評的她了。雖然是藉助黃曉明上位的,但是現在我有能力了,就可以不用再依附於你了,甚至可以撕掉你這個標籤了。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千絲萬縷的關係,一個人要成功,一方面要有能力,另一方面要情商高,會處理人際關係。會為人很好,會巴結領導也行。既會為人,又會拍馬溜鬚,當然更好。所謂的既要低頭幹事,又要抬頭看路,這樣的人才能越走路越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