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炸天的八种红釉瓷器,你最喜欢哪种红?

千百年来,古人创烧出许多美不胜收的各色瓷器,却唯独不见大红色瓷器。

原来是因为红色一釉不耐高温,烧造异常困难,有着“十窑九不成”的说法。为了能够攻克烧造红釉瓷器这一难题,历代不计其数的能工巧匠反复试验,终于在2006年才烧造出大红釉瓷。




十二年前才烧出大红釉瓷器,那以前的红釉瓷器是怎么烧出来的?古人都能烧造出来的红釉瓷,怎么到了现代反而这么难?

首先,大红釉在历史上并没有烧造出来,是现代首举。

其次,以前的红釉瓷器有高温瓷和低温瓷的根本区别,大部分红釉瓷都是低温红釉,而高温红釉极难烧造,特别是如大红色这般鲜艳明快的红,非高温不能烧出。古代受到窑烧条件的限制,虽然能烧造出红釉瓷,但并不能烧出大红釉瓷器。

凤毛麟角的高温红釉

在这些琳琅满目的红釉瓷中,最为瞩目的就是高温红釉了。

除了刚才所说的大红釉,还有钧红釉、霁红釉、郎窑红和豇豆红。



1.钧红釉

钧红釉来自大名鼎鼎的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钧窑,是最早的红柚,亦是高温红釉之一。

当时在釉料选取中,除了铜还混有其他的金属氧化物,这才有了红紫相间的钧红釉。钧红的窑变之色,如火如霞般绚丽夺目,至今在民间仍流传“纵有家产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的 俗谚。




2.霁红釉

霁红釉创烧于明早期,那时候叫作鲜红釉,后来清康熙年间复烧,就称作“霁红釉”。也因为作为皇帝御用,用于礼敬天地日月的瓷器,故名”祭红“。

由于霁红釉瓷釉汁凝厚,红不刺目,鲜而不过,釉不流淌,裂纹不出,如红宝石般动人心弦,使得它比其他名贵色釉瓷更为珍罕,也是各类釉色的瓷器中最难烧造的品种之一,因此被誉为“红中翘楚”。

乾隆还曾作诗称赞道:世上朱砂非所拟,西方宝石致难同。可以见得乾隆对霁红釉的喜爱程度尤为深厚。



3.郎窑红

郎窑红是清康熙时期的官员郎廷极烧造的一种高温铜红釉。其釉色好似初凝牛血一般鲜红浓艳,并有一种强烈的玻璃光泽,光亮夺目。

由于郎窑红的釉料制作和烧成温度极难掌握,景德镇有着“若要穷,烧郎红”的说法,这也是郎窑红贵名在外的原因之一。



4.豇豆红釉

还有一种比郎窑红更为名贵的高温铜红釉,就是同为清康熙时期的“豇豆红”。

豇豆红釉是一种呈色多变的高温颜色釉,亦是釉中名贵品种之一。通常呈现釉色浅红,釉面多有绿色斑点。这种斑点是工艺缺陷,但在一片淡红中,渗入点点绿意,反而显得柔和悦目,美感十足。

色彩多变的低温红釉

明宣德之后,高温红釉的烧造工艺因为难于掌握而逐渐失传,到了明末也没有再复烧成功。

但是红釉瓷器已经是明代皇室祭祀的重要祭器,由于高温红釉瓷器烧造不出,为了祭祀顺利进行,只好选“矾红釉”替之。



5.矾红釉

矾红釉是以铁为着色剂的低温红釉瓷,釉面无论光泽明亮的程度,还是滋润柔和的感觉,都不如铜红的效果,而且矾红彩的釉面极容易剥落,所以一般用于斗彩绘制纹饰,不烧单色釉瓷器,这也就造成了矾红釉价值远不如霁红釉那样高。



6.胭脂红釉

胭脂红釉是清康熙年间从西方引进的一种低温红粉釉。它的名贵之处在于烧成薄胎白瓷后,加入含有黄金的釉料,所以胭脂红釉也称“金红”,仅为官窑烧造,更是珍贵。



7.珊瑚红釉

珊瑚红釉也是一种低温红釉,它是将红釉吹在白釉上,烧成后釉色均匀光润,能与天然珊瑚相媲美,故名“珊瑚红”。康雍两朝,珊瑚红曾用作底色,上面绘以五彩或粉彩。乾隆时多在珊瑚红上描金,或用它来装饰器耳。

​以上就是最具代表性的红釉瓷器,你最喜欢哪一种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