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馬故里”——斑竹村(奉化區溪口鎮)

斑竹行政村位於寧波市奉化溪口鎮西北角,距溪口鎮區23公里,由斑竹、駐嶺、溪南、溪北四個自然村組成,村中的駐嶺自然村是寧波市第四批寧波市級歷史文化名村。自宋景德三年至解放前均屬剡源鄉,1950年代初分設駐嶺、晦溪2鄉,1956年合併,稱為葛竹鄉,鄉政府駐葛竹,後遷於斑竹,於1981年更名為斑竹公社,1983年稱斑竹鄉,鄉政府駐斑竹自然村。斑竹自然村因多斑竹故而得名,又名叫斑竹園,村民多數姓俞,斑竹俞氏是新昌五峰俞氏的一支,唐末遷自大晦,十世祖京賓公從大晦遷斑竹,為斑竹俞氏始祖,堂號為燕貽堂,十四世祖景福公為北宋安定郡馬、元祐進士。

斑竹衛星圖

斑竹村口有一“寧波市級歷史文化名村”牌,立在這裡不是很正確,因為評上“寧波市級歷史文化名村”的是斑竹行政村下面的駐嶺自然村,並不是指整個斑竹行政村。

“晦溪九曲”之七曲斑竹

斑竹村前幾年已去過幾次,第一次去是路過,事先對斑竹村並瞭解,在村口看到斑竹村的簡介牌,按這個介紹去尋找“謝公古驛道”和“落馬橋(司馬悔橋)”,在村裡尋找好久也沒找到,問了幾個村民都說不知道,大熱天(35℃以上)的害得我來回走了幾趟也沒找到,最後只得放棄。

就是這塊簡介牌,回來後上網仔細的查了查,關於奉化斑竹村的基本上都是這樣介紹的,甚至有寧波本地官媒及省文物局網站也是這樣報道的,最後才發現在新昌也有一個"班竹村",原來把“新昌班竹村”的簡介誤當作“奉化斑竹村”的簡介。2018年再次到斑竹村時,跟幾個村民聊天時說了這個錯誤的“簡介牌”害人不淺,這次去發現這塊誤人的“介紹牌”已經不在了。

“晦溪”沿岸的休閒平臺

斑竹“晦溪”

斑竹村

斑竹村委會

奉化斑竹村確實也有一座古橋--金井橋,而不是落馬橋(司馬悔橋)。

金井橋(奉化文物保護點),位於斑竹村村口, 橫跨茶溪坑之上,單孔石拱橋。

兩側橋額刻“金井橋”三字,落款為“光緒廿七年”(1901)。

金井橋,過去是葛竹通往溪口的必經之路,1949年2月23日,蔣介石到葛竹探親途中,路過斑竹村,坐在金井橋上休息,並拍照留念。

這是蔣介石坐在金井橋上休息的老照片。

金井橋

橋面為卵石,中間施有荷花石板,兩邊護欄中有8個望柱,柱頭雕獅子,西邊有抱鼓石。

望柱上的獅子

荷花石板


金井橋旁的古樟樹

村口的“斑竹步道”

位於村口的民宿“應夢斑竹”

“應夢斑竹”

據村民介紹:這幢洋房過去是公社的辦公用房。


現在都已倒塌了


洋房室內

洋房牆面上標語

斑竹園32號老宅

老宅大門,上寫“滅資興無,破舊立新”標語。

老宅裡面分為二個院子,這個是外面的院落。

從上面寫的字看,老宅裡好像做過儲蓄所。

門內為裡面的一個院落

裡面的一個院落





斑竹園




溪南村的一幢老宅


有一隻看門狗,不敢入內。

只能在門外匆匆的拍了一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