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是家的味道


家,简单一个字,便能引起无数人的情感共鸣。家是每一个人,最初的记忆,也是我们最终的归宿。

莫尔说:「为了寻找想要的东西,我们走遍全世界,回到家找到了」。

曾有人批判春节,是中国的一个陋习,是对昔日食物、听觉、视觉感的一种综合代偿,这些道理似乎没有什么错。

但春节是没有道理可言的,春节是一种味道,家的味道。

就像红楼梦里,既有着让刘姥姥百思不得其解的要用十只鸡配着烧的茄鲞;

也有着元妃省亲的时候派专人赏了宝玉的糖蒸酥酪,这些都是回到家在饭桌边才能够尝到的味道。

春节,是妈妈买的新衣服,爸爸给的新玩具,长辈发的压岁钱和小伙伴放着鞭炮到处疯跑,这是小时候的味道。

长大后,年味也还在,只是换了个方式。你是要为孩子准备新衣服的妈妈,给孩子买玩具的爸爸,发压岁钱的长辈。春节就演变成了团圆的味道。

我们关于食物最初始的记忆,都是源自于父母用充满爱意的双手精心烹饪出的。

进入腊月,一家人就开始准备年货,妈妈们灌上预备一年的腊肠,每一根都散发着扑鼻的醇香。在家中给父母讲述自己经历时,可以感受到他们平淡质朴的味道。

即使路途再远,即使抢车票再难,我们都有一颗迫切回家的心。春运也便成了一年一度的大迁徙,这大概就是亲情的味道。

年少轻狂不懂事,总想父母远一些,如此便可自由些;年纪大了,便总想离父母近一些,这样愧疚感会少一些。

每一个在外漂泊的人,总会期待过年回家的那一天,每个人都会带回来一年来各种的逸闻轶事。

一年的经历让每个人的思维都碰撞在一起,伴随着烟花爆竹品尝着各地带回来的美食。


就像法国作家法朗士曾经说的,让我们尽情地去享受生活的滋味吧,我们感受到的越多,我们便生活的越长久。

味道,当然不仅仅是指舌尖上能够感受到的那些味道。

我们常说人生百味,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我们所听到、看到、遇到、想到,慢慢都会积累成一种特殊的味道。

比如说气质是一种味道,腹有诗书气自华;比如说品格也是一种味道,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如说心情,有时候也是一种味道,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家,也是一种味道,是一种魂牵梦绕,它需要用一个特殊的仪式来表达,这就是春节。

你生于家,情归于家,哪怕走得再远,终究还是会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