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反貪大片,真的比美劇好看!

2017年,我們曾被電視劇《人民的名義》瘋狂刷屏。

它所創下的恐怖收視率和口碑效應,堪稱國產片的巔峰。

勝天半子祁同偉、逍遙法外丁義珍、死亡凝視李達康、心懷宇宙孫連城、詭辯達人高育良......

直至今日,很多人仍對其中的經典形象記憶猶新。

最近,叔又發現了一部新出的同題材作品,可以視作《人民的名義》的紀實版。

每一個故事的主人公,都是曾潛逃在外的貪官汙吏

沒錯,就是你想象的那樣:真人出鏡,現身說法,堪稱貪贓枉法的經典“現世報”。

扒叔保證,你從未看過這樣曲折離奇、又緊張刺激的硬核記錄片,絕對能讓你大呼過癮!

《紅色通緝》

2015年,中國政府公佈了一則包含100人的紅色通緝令

他們大多是重大經濟犯罪案件的涉案嫌疑人,有貪汙受賄數十億的高官,也有騙取千萬公款的小職員。

其中,很多人已潛逃國外多年。

這則通緝令,也在宣告著我們的反貪立場:不管是老虎還是蒼蠅,統統一網打盡

與此同時,一部記錄追逃事實的紀錄片也應運而生——《紅色通緝》。

製片方,正是央視與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宣傳部。

紀錄片上線不久,立刻在豆瓣上拿下了很高的評分。

整部紀錄片總共五集,攝製組遠赴十多個國家與地區拍攝,連國家外交部長和警察總監都紛紛出鏡說法。

這次揭秘“緝拿國家蛀蟲”全過程的攝製難度可想而知。

一起起真實案例以及跨國追捕,也正是“百名紅通”最直觀的記錄。

錢增德,紅通93號,涉嫌鉅額受賄罪。

這位前國企一把手的逃亡之路,簡直讓人歎為觀止。

他在察覺到自己有被調查的風險後,藉助因公訪問非洲的機會,果斷出逃。

九年時間裡,錢增德把自己的經商天賦發揮的淋漓盡致。

他利用贓款,在蘇丹、肯尼亞等地投資高檔酒店,蓋起了農場,還經營旅遊業。

甚至打通了當地的政商關係,成功成為某國的“榮譽公民”

出逃生涯“風生水起”的錢老闆,終結於此次跨國追逃。

在得知他位列“百名紅通”之後,原先的生意夥伴紛紛與他終止合作。

隨後,非洲多個國家幫助中國警方,聯合緝拿錢增德。

但在當地樹大根深的錢老闆可不好對付,就算已被抓獲,他的“援兵”仍不願放棄。

此情此景,頗有幾分“劫法場”的既視感。

好在辦案人員經驗豐富,最終把不可一世的錢增德押解回國。

像錢增德一樣,“改頭換面”後在國外擁有優渥生活的逃犯,還有紅通5號閆永明。

他原是吉林某藥業公司董事長,涉嫌侵佔過億資金。

於2001年潛逃後,以虛假身份取得了新西蘭國籍。

閆永明不屑於低調隱居,轉而過起了窮奢極欲的生活

他豪擲千金,買下某高檔公寓裡整整一層的房產。

還曾因為在賭場裡82分鐘輸了2000多萬人民幣,而登上當地報紙頭條。

最初,中國警方的策略是舉報閆永明是非法移民,要求新西蘭遣返。

但閆永明在當地金牌律師的協助下,打贏了每一場官司。

狂妄至極的閆永明,還特地叫囂:“打官司?我沒輸過!

但令閆永明始料未及的是:追逃小組竟然改變思路,以洗錢罪舉報了他!

中國警方向新西蘭證明,閆永明的資產為非法所得。

不出所料,對於經濟犯罪極敏感的新西蘭,很快便凍結了閆永明全部資產。

突然失去經濟來源的閆永明,萬般無奈之下只能回國認罪。

其實,一般海外逃犯很少有能像錢增德、閆永明這樣有恃無恐,大多隻能藏匿於黑暗的小角落。

比如紅通39號付耀波,41號

張清曌,兩人曾合謀貪汙農民工保證金2996萬元,用於炒股和揮霍。

案發後,兩人從遼寧倉皇出逃,最後到達了——加勒比海地區的某島國

為什麼選這兒?

因為他們只是單純的認為:這島國沒跟中國建交,很安全!

偷渡入境的兩人,享受不到加勒比的沙灘、陽光和海風,他們只想藏到一個永遠不被人知曉的地方。

為了安全,他們不敢接觸外界,只能躲在屋裡打遊戲。

連ipad摔壞了都不敢修,因為當地維修店大多是中國人開的。

中國警方追查許久,始終無法確定具體位置。

沒成想,一直謹慎的付耀波,竟主動露出了馬腳。

他平時最愛玩遊戲,一直靠著幫別人代練遊戲,來排解逃亡的苦悶與孤獨。

最後,調查組鎖定了付耀波的IP地址,在當地警方的協助下,順利將其抓捕。

而在被抓之時,付耀波仍不以為意:“我去跟他們說一下,這段時間不能上線了。”

如此不走心的兩句話,真讓人不知該作何感想。

《紅色通緝》作為一部主旋律紀錄片,看上去很容易理解,因為它的確是抓捕“紅通逃犯”時的真實記錄。

但從片中細細看來,卻可以發現:

本片並不像表面那樣平靜寫實

不僅每個案件的抓捕過程驚險刺激,許多案件本身的奇異魔幻程度,就足以重新刷新了人們的認知。

對於海外逃犯的生活,人們一般只能有個模糊的想象:要麼揮金如土,要麼東躲西藏。

但對他們的真實遭遇、處境,往往難以猜測。

能聯想到最貼切的,可能還是《人民的名義》中畏罪潛逃的副市長丁義珍。

而在本片中,也有許多逃犯經歷了丁義珍式的遭遇:被騙、打黑工、被害等等戲碼

都說現實是最好的編劇,這一百名潛逃者的經歷,簡直比戲劇還有戲劇性!

逍遙法外、走上人生巔峰的畢竟是少數,更多的紅通逃犯只能用不人不鬼來形容。

比如“傑出代表”儲士林,他的狗血經歷大概可以拍一百集電視劇。

曾經在國企中呼風喚雨的他,因貪腐而潛逃加拿大。

本以為能安度餘生,但沒想到的是:他的所有賬戶和資產全被凍結

作為潛逃新手,他竟然不作兩手準備,險些讓人笑掉大牙。

迫於生計,昔日的大佬只能在華人超市打工,賺點生活費。

前妻想給他打錢,卻慘遭電信詐騙,被騙走了一千多萬贓款(辦案人員、詐騙團伙都表示很崩潰)。

被抓後,儲士林竟然還感慨道:“在國外的菜連佐料都沒有,就想吃家鄉的臭鱖魚!

相比儲士林,廣東某區前政協主席王雁威則有滿腹苦水。

身陷貪腐漩渦的他沒敢出國,反而自作聰明:先散佈自己出國的假消息,然後帶著妻子在國內流亡。

妻子曾哭訴:“太慘了,沒一天能睡好,就怕人查。”

流竄一年後,王雁威沒錢了,只得躲進農村裡借住。

昔日的官老爺官太太,還得拿起鋤頭幫人家種地、曬花生、做飯、剝玉米......

再後來,他們無奈求助以前的熟人,但又被這些人從女兒那騙走了好幾百萬

看到類似情節,不時有網友調侃道:“明明是一本正經的抓貪官,怎麼就越看越不對勁呢

!”

的確,這部三觀正、思路正的紀錄片,正因為這些逃犯的奇葩、狗血經歷,硬生生多出了一分荒誕喜劇的效果。

後面的故事越來越高能,一度讓人啼笑皆非。

他們千姿百態的流亡生活,往往會遭遇各種匪夷所思的意外。

遙逍法外的日子,並沒有想象中的那樣美好。

寄人籬下、改頭換面、不見天日、提心吊膽......都尚屬幸運,更多的人仍飽嘗人間冷暖,歷經心理折磨。

比如網癮患者付耀波,他的精神支柱竟然是每天在網上看妻子下棋。

紅通榜首楊秀珠逃亡海外13年,為了能和華人說幾句家鄉話,竟主動跑去中餐館端盤子。

昔日高高在上的女高官,落得如此下場,誰說不是咎由自取?

紅通4號黃玉榮,同樣潛逃十餘年,她錯過了父母的離世、錯過了兒子長大結婚生子......

所有的一切,她都缺席了。

獨在異鄉想著親人團聚,淒涼悲慘程度或許不亞於凌遲極刑。

比如涉嫌挪用侵吞過億元資金的喬建軍,在出逃之前竟提前在十餘個國家鋪平道路。

如此處心積慮,最後落網時卻愁的一夜白頭。

或許,他真的後悔了吧。

這一樁樁貪官外逃的血淚史,當真讓人感慨不已。

最痛苦的往往不是溫飽問題,多數逃犯們最無法面對的,還是難以言說的心理煎熬與折磨。

可能是語言不通,可能是日復一日的苦悶、思鄉情節,可能是束手無策的彷徨,也可能是不願認罪的逃避心理。

但是,即便逃犯們在海外再悽苦、再惶惶不可終日,我們也不能對其產生同情和惻隱之心。

畢竟這一切,都是他們咎由自取。

他們貪汙挪用的公帑,可能是農民工辛勤一年的血汗錢,也可能是重要地方亟需的救命錢。

為什麼要原諒他們?他們又真的悔改了嗎?

答案不得而知,或許某些人是真心實意的認罪伏法,但也存在另一種可能:在國家權威面前,無從抵抗

某些逃犯落網時的大言不慚,或許更能說明問題。

比起專案組遠赴世界各地,與當地政府磋商斡旋,歷經多年布控、抓捕的困難來說,他們也從來不值得被原諒。

既然當初選擇蔑視法律、枉顧道德底線,就早該料到有這麼一天。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莫伸手,伸手必被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