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晚霞,明月、风车一网打尽——再上神仙岭风电场


我是踩一脚摄影,自封的摄影“自学成才”榜样,对于初学者的你来说,这里肯定有你想看的东西。

这次上神仙岭的日子还蛮凑巧的。11月11号,正是光棍节变成的所谓双11购物节也就是所谓的剁手节,神州到处一片买、买、买。我感兴趣的不是这个,而是这天正好是阴历十月十五——上百度一查,得知它原来与正月十五和中秋一起分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和下元节。希望此行拍风车落日的同时也捎带上拍个十五的月亮。

从莉景APP上得知这天的晚霞概率有90%,几乎可以肯定晚霞一定会有。下午开始关注天空的云量,一直不很满意,总觉得云太多。犹犹豫豫一直到了差不多4:30,还不行动时间上就会来不及了。不管那么多了,走了再说。幸运的是,一路上看到西边的云层越来越薄。晚霞肯定是没有问题了。

这次吸取了前次的教训,走了那位老乡告诉我的另外一条路。快到山顶的时候还看到了好几块当地政府的通告——不准上山。到了这个节骨眼上也顾不上禁令不禁令了。沿着那条很窄,但修建得很好的小路一直开到了山顶那高耸的风车下面。前方的小路被一辆小车拦腰截断(如图一),剩下的路就只好背起摄影包步行了。好在不远,离最理想的拍摄点也就几百米。开始还以为那台车是风电公司的施工人员在这里施工作业临时放置的,后来直到我全部拍完,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山时那车还停在那里,周围并没有见到施工的工作人员,这才知道应该是风电公司有意放置的,以阻碍游人继续前行。

图一

在那高高的风车下面经过时,随着那巨大的风车叶片的旋转,头顶上方传来一阵阵呼呼的声响,听起来颇有点恐怖。

图二

登上路边的一个小山包,架起脚架就开始拍了起来。此刻天边的落日余晖仿佛给云彩披上了一件金色的华服。高耸的风车在晚霞的映衬下,更显得雄伟而挺拔。

图三

图四

拍出来的画面总感觉少了点啥。往前挪动了一些距离,走到图三中的那片芦苇前。重新架机、构图开拍。将几株芦苇放置于画面的左侧,它既作为前景,与风车和落日一起体现出纵深感,也在构图上与右侧的风车一起构成视觉平衡。这个结果似乎比前面的图三、四在构图和视觉上更好一点。(如图五、六)

图五

图六

为了今天的夕阳,也单独给它拍一张吧(图七)。不过这张图片的落日,在后期稍作了处理,因为那个太阳在画面上显得太小了,后期在原作的基础上稍微放大处理了一下,这样在感观上效果相对讨喜一点。

图七

图八与图七在同一地点拍摄。为了将那风车纳入画面拍摄时焦距更短,视角更广。从画面可以明显看出,图八的落日与图七相比就显得小了很多。

图八

很庆幸今天是十五,而且天气也很给力,入夜后天空的云层很少,自然月亮是少不了的。当时的景观真叫叹为观止,西边是绚烂的晚霞,转过身,东边则是刚升起的一轮明月。现在想来有点后悔,当时用手机拍了一小段视频,可忘记了该用手机拍一个全景图啊!

图九

下面的图十与图九就是同一张图,不同的地方就是多了一个小月亮。其中图九就是在图十的基础上,把那个小月亮修掉了。图中的这个大月亮,并不是后期P上去的,而是使用了一种多重曝光的方式拍的,也可以说是相机自动给P上去的。这种拍摄方式也很简单,明天我们好好的聊一聊。

图十

图十

最后这个图的破绽你是不是已经看出来了?图左边那个有云的地方怎么有一个区域亮度很高?对了,它本来就是月亮所在的位置,不过那个月亮用广角拍下来很小。现在的这个大月亮也是使用多重曝光拍摄出来的,被我搬到了图的右边。在山上时匆匆忙忙也没留意,回家上电脑一看,才看出了这个图的不合理之处。

好,今天我们分享了美图。同时也提到了一种新的拍摄技法。明天的聊天内容已经就有了。

如果您读了本文有什么想说的、想问的,请在评论中留言,不论是点评、还是批评,我一定会回复的哦!

您的点赞是快乐的分享 您的关注是我再次握笔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