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家用路由器需要定期重启,WiFi 才不会卡顿断流?

最近学霸君有个朋友,天天吹自己家里 100M 光纤,可每晚一起开黑王者的总是说家里 WiFi 莫名卡顿、断流,然后各种理由坑人。

让它换路由器吧,又不舍得花这点钱,说是够用就行,生怕自己气成祖安人的学霸君,只好上门帮他看看是不是路由器没设置好。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虽说他家是百兆光纤,但路由器竟是好几年前的一款低端路由器。

检查了下它的上网设置,基本也没啥问题,最后发现他没有开启这一项功能,开了以后再也没卡过了,也没理由坑学霸君了。

其实遇到网络变卡这种情况,很大一部分原因和路由器的使用有关——例如路由器需不需要定时重启,不然你以为厂商为什么要做这一功能?

1、信道无法自动切换,网络拥堵自然卡

无论是新旧路由器,用的最多的莫过于 2.4GHz 信号,很多人在信道一项默认选“自动”,让路由器自动选择最优信道。

也许当时我们确实是最优信道,但信道好比高速公路,用的人多了会塞车,因此随着周围的路由器也用和你一样的信道,自然产生干扰,造成信道拥堵,网速就会又卡又慢。

而一些路由器阉割各种性能以降低成本,在信道检测和切换方面的功能不完善,不能实时监测并切换最优信道,需要重启才能连接到最佳信道。

稍懂电脑的小伙伴,会选择 1/6/11 等最优信道,因为选择其他信道很可能一样受干扰,甚至还导致家里的智能设备搜不到信号,也就是连不上网。

但大家也不要说自己路由器有 XX 条天线,信号会抢得过别人,其实并没什么用。

与其让路由器帮你抢信号,倒不如重启路由器,让路由器重新选择最优信道。


2、路由器好比电脑,内存吃满也会卡的呀!

只要我们的路由器连接着设备,它就会不间断的进行网络解析,随着连接设备增多,占用的内存也越来越大。

但家用路由器的内存普遍就小,长时间满载负荷会使得性能下降,也就是为什么连接的设备多了,网络就卡,好让大家购买厂商那些更贵的路由器。

其实,路由器好比我们电脑一样,好几天不关机就容易变卡、性能下降,尤其是内存经常吃满的情况下,经常网络卡顿、断流也在正常不过了。

如果出现这些情况,说明此时路由器里面的老旧数据和指令缓存堆积太多,需要重启释放缓存,让处理和内存的负荷变小,回到最初零处理的状态,性能也就恢复如初。

3、再耐用的路由,也得休息

我知道,很多小伙伴觉得 200 元的路由器已经是天价了,而且家里的路由器不停电从来不关,路由器面上都不知道积了多少层的灰尘,恨不得白色的路由器用到发黄也不舍得换。

很多路由器为了好卖,更多的用颜值作卖点,散热性能比较差,尤其路由器长时间负载处于过热状态,再加上上面还覆盖厚厚的灰尘,很容易导致路由器出现卡顿、死机情况,严重的还会损坏内部元器件。

而且除了硬件以外,路由器的固件也很重要。

有的品牌路由器硬件是可以,但固件垃圾到不行,而且还留有后门,不定时重启就容易堆积错误数据变卡(程序员背锅)。

也有的小伙伴会说,自己家的路由器没有设置自动重启,并且不断电一直用了 2、3 个月也没有断过网,但换了电信就经常卡。

其实这也和运营商有一定的关系,因为有的运营商为了避免没用的设备一直占用 IP,设置了 24 或 48 小时的 IP 租期,在深夜少人用的时候就强制掉线更新。

其实你以为你路由器没有重启,运营商那边早就给你重置了一轮网络了。

当然啦,如果是像学霸君朋友这种不想更换路由器的人,设置每隔一周左右重启一次,零成本就能维持路由器最佳状态,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