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深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之探究二:因启缘来

接上篇文章阐述的“启迪”;

还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圣人故事。明朝,王阳明先生被谪贬至贵州龙场,日夜反思,在一天的半夜,忽然顿悟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

目前流传的“龙场悟道”恰似上篇文章中阐述的慧能大师提出的“顿悟”觉性,而然这个故事多有演绎色彩,很大的干扰了后人对王阳明先生开悟之法的分析。查阅资料,王阳明先生在龙场悟道七年后自述“居夷处困,动心忍性之余,恍若有悟,体验探求,再更寒暑,证诸五经、四子,沛然若决江河而放诸海也。”这里设定阳明先生的自述是真实的,那么,他思想先后经历了“困惑——若有所悟——体验探求——实践验证”这样一个清晰的历程。并且,阳明先生经历了一个苦修的前提,如“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而且,这个“增益”特别大,给予他圣人般的修行方法。

上面的故事就讲完了。纵观整个故事及心学,王阳明先生提出的核心思想之一,即“心即理”。而最关键的承载和洞悉所有“理”的“心”,到底指什么呢?我认为,这里的

“心”就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的“观自在”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渡一切苦厄。”

《心经》离我们这个年代很远,经历了版本的变化,文字写法更替;难以论证,亦难以求解,更难以感悟。而心学离我们很近,王阳明先生又是必然经过大彻大悟的圣人。那么,若佛性(非特指宗教理论)具有普遍适用性,那么必然包含心性(非特指心学理论);由此,阳明先生必是一位觉者,而觉者可能通过“观自在”(这里取其动词词性),在“五蕴”的束缚中实践,而后逐渐“知行合一”。

所以,“心”即“觉者”之体,是为法身。“观自在”即“心”之法门。

因启缘来,佛性自开;心无法身,修无定数。

【请勿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