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奇聞異事(拾):關於鄭州開元寺的一個傳說

很多人都以為,鄭州被稱為“交通樞紐”,是得益於隴海、京廣兩大鐵路線交匯於此。其實,早在唐代,鄭州便已是全國的交通要衝。據史料記載,在唐朝初年,這裡就已是“商賈彙集之處”。鄭州的開元寺,在那時就已聞名全國。

(古代開元寺和塔的畫像)

在如今鄭州市管城區商城路城隍廟附近,就是當年的開元寺之所在。如今,這一帶叫塔灣,還有一條“塔灣路”,這裡面提到的“塔”,就是開元寺塔。說到開元寺塔,那可曾經是咱鄭州的“地標”,不僅曾是明清時期“鄭州八景”的第一景,而且還上過法國人的明信片。

(曾上過法國人的明信片的開元寺塔殘垣)

只可惜,開元寺及這座佛塔,都屢經戰火。到了建國後,只剩下了半截殘塔,僅剩的這半截佛塔,也在“文革”時為了修建醫院而徹底煙消雲散了。當時施工時,在開元寺舊址上曾經發現了兩尊精美的力士石刻像。

圍繞開元寺,流傳著很多的傳說。其中之一是說,到清朝光緒年間,開元寺塔就已是無頂之塔了。傳說,嫦娥有一次遨遊太空,被舍利塔尖給掛住了繡裙,一怒之下,她一巴掌將塔尖擊落,被打掉的塔尖,掉在黃河北岸的原陽縣了……至今,原陽縣黃河岸邊仍有一座小塔,酷似開元寺的塔尖。

(1977年河南鄭州開元寺遺址宋塔地宮出土)

另一個版本的傳說是說,開元寺塔是被日本人炸燬的。1944年春,日寇進攻鄭州時,把開元寺塔炸掉了一半。在塔被炸燬的當天晚上,執行炸塔任務的兩架日軍飛機在返航時,雙雙一頭墜進了黃河裡。我們今天要講的故事,也和開元寺有關。

話說在清朝末年,鄭州開元寺附近有一姓周的大戶人家,主人名叫周文全,當時已是年近七旬。周家在鄭州世代行醫,每遇到出不起藥費的窮苦人,周文全就讓病人打下欠條,先把藥拿走再說。每年到了除夕這天晚上,周家就會把所有的欠條都拿出來,然後一把火燒了。由於周老爺子一直積德行善,周家的醫館在鄭州早已遠近聞名。

這天,周老爺子要到黃河北邊收藥材,走到渡口的時候,看到一群人正在苦苦哀求船家。原來,這些人都是住在河對岸的鄉親們,由於所有的船都走了,只剩下了周家預定的這艘船。這些人都著急著當晚回去,於是就求船家捎他們一程。而一來是船已被人預定,二來人太多了,眼看天色已晚,船一旦劃到對岸今天就不會再回來了,所以船家說什麼也不同意。

瞭解情況後,周老爺子對船家說,“我們人不多,就讓他們上來吧,大夥擠擠就是了。”

(渡船)

聽到東家發話,船家也沒說什麼。

在坐船的人中,一個僧人引起了周老爺子的注意,這僧人背了一尊佛像,寧可自己站著,也要把僅有的一點空地方用來放佛像。周老爺子很好奇,就與那僧人交談起來。原來,那僧人是河對岸一所寺院的主持,所背的佛像是從鄭州請來的,打算放到寺裡供奉,出於對佛祖的敬畏,所以對佛像小心翼翼,不敢有半點閃失。見到這個僧人如此虔誠,周老爺子頓時肅然起敬,於是拿出了一些銀兩贈給了那個僧人。

…..

幾天後,周老爺子帶著幾車藥材返回鄭州。過了河後,店裡的夥計去附近找人來運貨,剩下了周老爺子一個人在渡口看著那幾車藥材。忽然,天上打起了雷,烏雲壓頂,飛沙走石,要下雨了!眼看暴雨將至,周老爺子看著那滿滿幾車的藥材,不免擔心起來。

(拉貨回家)

就在這時,夥計領著四個膚色黝黑的漢子回來了,跟周老爺子說,“老爺,這幾個鄉親願意幫咱運貨。”

“好,好”周老爺子很是高興,“有勞幾位壯士了。”雖然覺得人不太夠,但也只能這麼做了。

只見那四個黑臉漢子,一人抓起一輛幾百斤重的大車,大步流星的走了起來,沒有絲毫吃力的感覺。平時最少要兩三個人才能拉動的大車,在這四個漢子手裡,簡直就跟玩具一樣,讓周老爺子跟夥計不禁暗暗稱奇。

(藥鋪場景)

不僅力氣驚人,這四個人拉起車來還走得飛快,平時要好幾個時辰的路,不到半袋煙的工夫就到家了,等眾人把貨卸好入庫,一場大暴雨不期而至。周老爺子看著門外的雨,忽然想起來,拉車的那四個壯漢還在外面呢!趕緊一邊吩咐家人熬薑湯,一邊讓夥計去外面請那四個漢子進來壁雨。可是等夥計來到外面,哪裡還有那四個人的人影?!

當天晚上,周老爺子做了一個夢,夢到佛祖對他說,“我本在開元寺受供,日前被請至黃河對岸,感謝爾等渡我過河之善舉,特命四力士前來幫你…”

第二天,周老爺子與家人來開元寺,果然,昨夜幫他們拉車的四個漢子,與寺中的四個力士的雕像,竟然一模一樣!

(鄭州博物館裡四尊力士形象)

故事裡說到的力士雕像,就是前面提到的在開元寺舊址出土的雕像。目前,那四尊力士雕像中的兩尊仍然陳列在鄭州博物館裡。不僅向後人展示著開元寺當年的繁盛,還彷彿在提醒著人們“積德行善,終有善報”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