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多了,你没那么重要

从一本旧书上看到这样一则小故事:

布斯·塔金顿是20世纪美国著名小说家和剧作家,他的作品《伟大的安博森斯》和《爱丽丝·亚当斯》均获得了普利策奖。

在一场著名的艺术家作品展览会上,布斯作为特邀嘉宾参加了展览会。期间有两个可爱的十六、七岁小女孩来到他面前,虔诚的向他索要签名。

"我没带自来水笔,用铅笔可以吗?"布斯其实知道她们不会拒绝,他只是想表现一下作家的谦和态度和对待普通读者的大家风范。

"当然可以。"小女孩们爽快地答应了,布斯看得出她们很兴奋,当然她们的兴奋也使他倍感欣慰。

一个女孩将她非常精致的笔记本递给布斯,他取出铅笔,潇洒自如地在上面写了几句鼓励的话,并签上了自己的大名。

女孩看过布斯的签名后,眉头皱了起来,她仔细的看了看他,问道:"你不是罗伯特·查波斯吗?"

"不是,"布斯非常自负的告诉她,"我是布斯·塔金顿,《爱丽丝·亚当斯》的作者,两次普利策得奖者。"

小女孩将头转向另一个女孩耸耸肩膀说道:"玛丽,把你的橡皮借给我用用。"

那一刻,布斯所有的自负和骄傲瞬间烟消云散。从此以后,他时时刻刻都告诫自己,无论自己多么出色,都别把自己太当回事儿。

剧情大反转啊!

布斯·塔金顿当然有资格骄傲,普利策奖又称普利策新闻奖,是美国新闻界最高级别、最有分量的荣誉奖,经过不断完善评选制度,现在已成为全球性的一个重要奖项,相当于新闻界的"诺贝尔奖"。

震惊世界的《饥饿的苏丹》就是普利策奖获奖作品,它的影响力和震撼力都是无与伦比的。海明威也是普利策奖得主。

然而,享誉世界的普利策奖获得者在小姑娘眼里根本就是浮云。

莎士比亚说过:名誉是一件无聊的骗人的东西,得到它的人未必有什么功德,失去它的人也未必有什么过失。

01、你简单,这个世界就不复杂

其实,在意什么,就会活在什么的阴影里。明星们喜欢众星捧月的感觉,渴望耀眼的光环笼罩自己,名利双收的诱惑毕竟大部分人都抵御不了。

一旦成为公众人物,言行举止都暴露在大众面前,不能随意地放肆,还要刻意的掩饰,光鲜与束缚有那么点儿冲突的碰撞。

不在意得到了多少喝彩,不贪恋名利的起伏,有几人能像陈道明那样宠辱不惊呢?

想的多,你的世界必定变的复杂,你若简单,世界也一样好懂。

02、别把自己当回事,你还不在圣人的队伍里

布斯·塔金顿获得了两次普利策奖,这是很多人梦寐以求想得到的成功,所以他感觉自己很了不起。

用新媒体语言表述,就是"太自嗨了。"喜欢自嗨的人自我感觉都很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甚是陶醉,问题是别人与你同嗨吗?别人都在仰望星空崇拜你吗?

从古至今,自作多情者从来不缺人选,站到圣人的队伍里就能接受顶礼膜拜吗?圣人孔子也没把自己当回事,否则他也不会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圣人尚且如此,何况你我?

03、不要将你的判断外衣披在别人身上

带着私心和欲望,总是希望别人最终的决定顺着自己的思路走。在别人那里得到了自己满意的答案,就倾斜了喜欢的天平。看到了自己不喜欢的结果就心情失落,产生了酸意。

一个人的好与坏原本不是一件事或一个决定就能厘清的,但一涉及到自己的事情,我们的评价就简单到只剩下是否顺眼和好坏的地步。

带着感情色彩臆断是对别人的情感勒索,没几个人能合你的胃口。请不要用你的判断覆盖他人的心意。

我欣赏这样一句话:蚂蚁成群结队,狮子独来独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放下身段,认清自己。平庸也好,八面玲珑也罢,你要明白的是,你没那么重要,你在相悦的人那里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