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形攝像頭到處撞臉,為什麼不換一個

TCL 這個牌子大家都知道,電視、通訊、家電行業無處不在。

但是在手機領域,TCL 一直都不溫不火。

上一次略有人氣,可能得追溯到六七年前的「東東槍」和「麼麼噠」了吧。

不過,TCL 一直都沒有放棄在手機行業的摸索。

最近,TCL 一連在海外發布三款手機——TCL 10 Pro,10L 和 10 5G,並預計在第二季度發售,價格都在 500 美元(約 3500 人民幣)以下。

我們先來看看這仨手機。

全員橫排四攝 + 雙閃光燈

由於市場定位不同,三款 TCL 手機的正面設計差別很大。

有曲屏有直屏,有挖孔有水滴,有超窄邊框也有航母邊框。

但,這都不重要。

TCL 這幾款手機吧,背面才是賣點 ——

全員搭載橫排四攝 + 雙閃光燈,相機模組幾乎把寬度佔滿。

有網友找了一張圖,生動形象。

相機模組這麼長,並不是因為其中的鏡頭和閃光燈多麼缺一不可。

三款手機都有一顆 200 萬像素的湊數鏡頭,幾乎就是為了設計而設計。

至於雙閃光燈,那就更沒有必要了,只要亮度夠高,一顆就夠了。

TCL 的設計也有一些的亮點。

它的鏡頭模組沒有凸起。

自從 OPPO Reno 和 vivo X 系列放棄這一設計之後,攝像頭不凸起的機型幾乎銷聲匿跡。

其次,橫排相機的辨識度足夠高。

在即將發佈的手機中,除了魅族 17,沒有後置橫排相機的手機了。

雖然 TCL 10 系列的雙閃光燈犧牲了內部空間,但它也因此實現左右對稱。

如果你追求對稱設計,這反而是一個亮點。

總的來說,這種為了設計而設計的設計,還真就設計到點了。

話說回來,為什麼採用橫排相機設計的手機如此稀缺?

回顧這段時間的新機,相機設計無非兩種——左上角矩陣和居中圓形

矩形設計來自之前排列在左上角的單列豎排。

如今相機的 CMOS 越來越大、鏡頭越來越多。

豎排鏡頭勢必會與握持位置重合,就會碰到手擋鏡頭或鏡頭硌手的情況。

這個問題很好解決,在既有設計的旁邊再開一列,把其中一個攝像頭挪上去。

這樣,類似麻將的矩陣設計就出現了。

至於圓形設計更好理解,諾基亞 Lumia 上的「奧利奧」鏡頭,就是它的鼻祖。

矩陣和圓形的形狀和位置雖然不同,但它們都有一個共同優勢——方便內部結構設計。

手機廠商在研發手機時,肯定需要考慮外觀設計。

但所有的外觀,都需要在內部結構可行的基礎上實現。

隨著手機元器件的增加,手機的內部空間越來越緊張。

加上消費者對線性馬達、無線充電、大底主攝、大電池、真全面屏(升降鏡頭)需求的增加,進一步加劇了這一局面。

畢竟列舉出來的這些,每一個都是佔地大戶。

iPhone 的線性馬達

既要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又不能放任厚度增加,相機設計自然不能隨心所欲。

今天提到的橫排設計(尤其是像 TCL 三款機型這種佔滿整個寬度的橫排),相當於把手機元器件最密集的上半部分。

從中間割裂開,很容易導致頂部浪費,底部不夠用,中間電池還縮小的情況。

無形之中增加了內部設計的難度。

想象一下,Redmi K30 Pro 如果採用橫排後置相機,升降結構會與相機裝上。

那鏡頭凸起可就不會像現在這樣「感知不強」了。

(Redmi K30 Pro 內部結構)

所以說,躲在角落的矩陣鏡頭,以及在中間縮成一團的圓形設計,對內部結構更加友好,這就是它們出現頻率較高的重要原因。

而且,這個問題會在未來變得愈加嚴重。

隨著更多的天線佈局,更大更高刷新率的屏幕對大電池的需求,攝像頭的容身之處將會越來越小。

這時候,打造一款旗艦手機對於廠商設計能力的考驗難度會直線上升。

像三星 S20 這種大電池+大底+輕薄小巧的奇蹟...

出一個少一個了。

三星設計能力是真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