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要有灵魂

西宁古城南酉山,文笔峰海拔2716米,因形似碑、状如塔的魁星阁而得名。根据历史记载:文峰碑始建于明孝宗弘治三年(1490年)距今五百余年。由西宁兵备副使柯忠,为推动西宁地区的文化教育,调集人力、物力、财力,发动民众在文笔峰修建了方形的土碑,共五层叠起,上层为阁,阁内供奉魁星、文昌。历经二百多年,到清乾隆年间,西宁兵备道佥事物应琚与西宁申梦玺、刘洪绪等人一道,捐俸集资又动员群众维修了文峰碑。由于长期的风剥雨蚀、特别是1892、1921等年的几次地震造成文峰碑碑身倾斜,台基裂缝坍塌,1924年(民国十三年)南酉山等地民众在原地再次修复文峰碑,采取内夯土坯外裹青砖的方法加固台基及碑身,修复成五层砖包土台文峰碑,底层台长、宽约为8米、高5米。五层依次相叠,每层按一定比例缩小若干尺,建成高约25米的梯形台塔。台塔第二层北墙壁正中镶嵌碑刻“钟灵毓秀”四字,落款题“中华民国十三年建”,第五层台基上建魁星阁一楹,内塑魁星像。阁门两侧镌刻楹联一幅,上联为“钟灵毓秀”,下联为“人文蔚起”。到上世纪中期因人为破坏,终至坍塌。2007年城中区重新修建了文峰碑,碑体共五层,总高33米,采用内钢筋砼框架结构,外包青砖,二层碑身北侧正中镶嵌砖雕“钟灵毓秀”四字,四层碑身四墙按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镶嵌砖雕四神兽,五层为阁,内供魁星、文昌镏金铜像,修建了管理用房,建筑面积221平方米。并将原有遗址保留碑底的设计,使建筑做到既保护现有遗址又恢复原有风貌,增加了停车场、长廊、观景亭、照壁及周边环境的绿化。

风在云颠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