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中走出獨立行情——維生素

目前在維生素生產領域,國內具備競爭優勢的企業有新和成、浙江醫藥和花園生物

維生素是人和動物為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須從食物中獲得的一類微量有機物質,在機體生長代謝和發育的過程中發揮重要的作用,是維持身體健康的所必須的一類有機化合物。

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3月30日報價顯示,國內VA的報價已經漲至520-550元/公斤(月初價格為330-340元/公斤),VD3報價320-360元/公斤(月初為100-110元/公斤),VE報價75-80元/公斤(月初為60-65元/公斤)。

即使不考慮疫情影響,VA、VE於2020年Q1-Q2的供應同比去年已大幅收縮,所以VA、VE後續仍有較大上漲動力,巴斯夫德國工廠新增四人病毒測試呈陽性,引發市場對BASF維生素工廠減產的擔憂。受此影響,海外維生素報價也全線上漲,疫情之下百廢待興,而維生素已經率先走出了獨立行情,本文主要聚焦漲價幅度和空間較大的VA、VE和VD3市場。

維生素的應用和分佈

從整個行業來看,維生素可分為天然製品和化學合成製品。由於天然維生素受原料和提取技術的限制,產量低、價格高,因此化學合成居主導地位。據統計,合成維生素佔總的維生素市場的80%,天然維生素佔20%左右。

維生素類是新領域精細化工產品和化學原料藥中少見的大產值細分產品系列,較早就進入產業成熟期,其市場價值約佔化學原料藥行業的20%。維生素的產品下游需求較為廣泛,主要集中在飼料、食品及飲料、醫藥和化妝品領域,所佔比重分別為48%、22%、30%,飼料添加劑比重最大。

從維生素各品種市場份額佔比來看,維生素A、維生素E、維生素C,是國際維生素市場上的三大主要品種,其中VE市場份額佔比30%,VC佔比21%,VA佔比13%,三者合計佔據維生素市場64%,除此之外,維生素B族合計佔33%的市場規模。

《每日財報》注意到,國際維生素產業經過多年的分化、改組、併購,已經形成了集中度很高的全球市場競爭格局,基本形成了中國、巴斯夫和帝斯曼的三極格局。

維生素C是全球用量非常大的一類維生素,中國是VC的世界工廠,全球VC需求量約為15萬噸,其中中國出口13萬噸,約佔全球產能的80%以上。由於維生素C工藝和流程相對並不複雜,國內參與企業較多,一度出現產能過剩的局面,所以很難獲得提價權,在此不多贅述。

維生素A的主要原材料為β- 紫羅蘭酮,這種物質是以檸檬醛為原料合成的。檸檬醛技術壁壘高,反應歷程高溫高壓,危險性極大,行業格局集中,全球一共三家供應商:德國巴斯夫(78%)、新和成(16%)、可樂麗(6%)。由於工藝路線設計問題,可樂麗無法大規模擴產,新和成的檸檬醛自用為主(香精香料和維生素A),因此巴斯夫的檸檬醛供應對全球產業鏈影響較大,一旦工藝設備供應受限,產業鏈價格容易出現大幅上漲。目前我國最大的檸檬醛生產企業是新和成,產量約為1.1噸/年,佔我國國內整個檸檬醛市場的81%。

維生素A合成工藝複雜,技術壁壘高,屬於資金和技術高度密集的品種,十多年來沒有新的進入者,近年來環保趨嚴提高了環保成本,使得中小企業更加難以進入,全球產能基本集中在新和成、帝斯曼、巴斯夫、浙江醫藥、安迪蘇和金達威6家供應商手中,呈現寡頭壟斷格局,供應商具有較高的議價能力,VA價格受供應商影響較大。

2014年初,巴斯夫德國工廠檸檬醛生產線由於技術原因發生火災,巴斯夫公司不得不關閉工廠,這起火災使得檸檬醛供應嚴重緊張,對下游維生素A等產品的生產造成影響,國內維生素A價格暴漲。2016年受BASF德國路德維希港工廠發生事故、帝斯曼為期3個月的檢修計劃和杭州G20峰會停產疊加影響,價格上漲到最高約320元/kg,隨後VA價格回落至120元/kg水平,接近行業成本線。2017年維生素A創紀錄暴漲,主要為供給端雙重影響的疊加。2017年8月開始,浙江地區面臨第四輪環保督查,維生素A供給出現縮減,價格首先由147.5元上漲至530元,此時行業庫存水平已經較低。在以上基礎上,2017年10月,BASF工廠再度發生火災事故,並且發佈不可抗力聲明,檸檬醛生產線停產,檸檬醛全球供應短缺。

VE合成需要20多步化學反應,門檻很高,短期內寡頭壟斷的局面很難改變,競爭格局相對穩定,定價權也掌握在寡頭企業手中。目前國際上四大廠商控制著全球維生素E市場近90%的產能,號稱“四大家族”,分別是帝斯曼、巴斯夫、新和成、浙江醫藥。其中帝斯曼年產3萬噸,巴斯夫、新和成和浙江醫藥年產兩萬噸,西南合成與吉林長沙分別年產7500噸和5000噸。帝斯曼受朗盛間甲酚供應影響開工率有所下降,能特科技工廠改造升級進度受肺炎疫情影響有所推遲,其復產時間可能會低於之前的市場預期。另外,近期歐洲肺炎疫情有加速之勢,作為維生素的主要生產區域之一,若該區域的維生素E生產或運輸受到影響,VE價格可能會加速上行。

維生素D3又稱膽鈣化醇,是人和動物體內骨骼正常鈣化所必需的營養素,廣泛應用於飼料添加劑、食品添加劑、營養保健品和醫藥等領域,且應用範圍和市場需求日趨擴大。VD3屬於小品種維生素,其中70%以上用作飼料添加劑,因此受飼料業和畜牧養殖業的影響較大,目前每年的市場需求以4%-6%的速度增長。

維生素D3主要生產企業為花園生物、新和成以及金達威,三家企業合計佔據了70%以上的市場份額,具備定價權。行業的關鍵點之一在於是否自備膽固醇產能,對於花園生物來說,其不但自備原料膽固醇且產能佔比大,故其對行業有較強的把控能力。在需求端邊際改善、供給端產能出清的大背景下,關鍵中間體膽固醇的供給瓶頸逐步顯現,疊加原料羊毛供給逐步偏緊,這進一步加劇了行業供給緊張的趨勢,本輪VD3行業有望迎來一輪新的景氣度提升週期。

綜合以上分析,針對三類漲價幅度和需求空間較大的維生素產品分別關注業內的相關公司,國內具備競爭優勢的企業有新和成、浙江醫藥和花園生物。

新和成:公司為國內維生素龍頭,擁有VA(50萬 IU)產能10000噸、VE油產能20000噸,可充分受益於VA、VE價格上漲。

浙江醫藥:目前VA渠道庫存較低,需求端存在擴大購買跡象,供給方面,巴斯夫開工不穩,帝斯曼低負荷運行,另一方面,能特科技技改時間拉長導致VE全年高景氣,如果國內儘快回覆正常生產,那公司將會直接受益於價格上漲帶來的紅利釋放。

花園生物:公司作為全球最大、國內獨大(80-90%份額)的羊毛脂膽固醇廠家,同時也是全球主要VD3廠家的原材料供應商,將擁有很強的護城河和對膽固醇-VD3產業鏈的話語權。由於全球疫情以及動物腦幹膽固醇即將退出,膽固醇及下游VD3的供給將逐漸減少,供給格局優化下VD3有望進入高盈利、高景氣週期。

本文源自每日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