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风华,明军惨败,皇太后三件事情稳定军心,网友:他死的刚好

随着大明风华的更新,小伙伴们是不是看到土木堡的惨败,恨王振恨的牙痒痒呢?消息传回北京,明朝朝廷震怒,愤怒的群臣直接将王振的侄子当场打死。要知道那是朝堂之上。


面对这样的情况,身为皇太后的若薇,虽然还是出手制止了,但是这个制止似乎有点晚了。其实仔细想想,并不是皇太后阻止的不及时,而是大明需要一个替罪羊,一个群臣的替罪羊,一个皇帝的替罪羊。50万大军战死,群臣们就真的一点责任都没有吗?特别是兵部的大臣们?瓦剌大军压境,也只有这样做才能让明朝内部迅速稳定下来,群臣们不会陷入追责的泥潭,其次也为皇帝的无能进行开脱。


接下来就是让群众的百姓逃跑,除了有一部分原因是皇太后爱民如子,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皇太后甩掉了包袱。她知道面对兵锋正盛的瓦剌大军,明朝只能固守北京,才能有一线生机,其实当战报传达的那一刻,皇太后心中就有了对策。毕竟臣中百姓太多,需要大量粮草,不利于军队的坚守。


最后就是皇太后那个一件多雕的会议了。之前群臣打死王山,阻止的不及时,此刻阻止于谦却很及时。同样是王振的嫡系,徐有贞的待遇就比较好,至少只有一个于谦给他小拳拳,还被皇太后阻止。其实这也是皇太后的计策。首先就是她要通过徐有贞告诉之前那些跟王振有关联的官员,我不追究了,你们畅所欲言,拉拢了朝臣的心。通过此次的会议,她也可以看的出来,到底谁是真怕死,谁是有敢战之心。从后面皇太后单独召见于谦就看的出来,其实皇太后心里早就有了主意。


作为一个挽救大明朝的女强人,几件小事就可以看的出来孙皇后的能力,或者也只有这样的皇后,才能名传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