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民間故事:送信鬼差


從前江州有個年輕小夥叫阿根,背井離鄉獨自在外打拼,顛沛流離,風餐露宿,辛苦無比,他所能做的,那就是每年給千里之外的老母親捎上一封家書,報一報平安。

一日阿根外出進貨,不料在荒野山間遇上了盜匪,慌亂中他逃進深山,雖然暫時擺脫了盜匪的追殺,卻不幸迷失在深山老林裡。更大的不幸還在後頭,阿根在找路外出的時候,不小心踩錯了腳,腳下一滑摔下百丈懸崖,頓時摔得血肉模糊,一命嗚呼。

阿根的魂魄飄蕩在空中,看著自己血肉模糊的軀體,心裡一陣茫然,正不知所措之時,一個鬼差來到阿根身邊,道:“你的陽壽已盡,這就跟著我到陰曹地府報到去吧。”

阿根悲從中來,跪倒在鬼差面前,痛哭失聲:“陰差大人,我還年輕,還不想死呀?我死了,家裡老母親如何安生?”

鬼差面無表情道:“閻王要人三更死,誰敢留人到五更?你陽壽到此而終,此乃上天註定,誰又能逆天改命?廢話少說,你這就跟我到陰司報到去也。”

阿根儘管心中萬般不捨,此刻也只能接受現實,他流著淚說:“陰差大人,能不能求你一件事?我死後,求你幫帶封家書給家裡的老母親……”

鬼差冰冷冷道:“鬼差管死不管生,哪理陽間是與非?”

阿根苦苦哀求:“小人是家中老母親的唯一支撐,今日不幸身亡,此後不能再修書向母親報平安,怕她承老人家承受不了這個打擊。我包裹裡有一封寫好的家書,請陰差大人成全,每年依樣抄錄一封家書送去給她,讓她以為小人依然平安在世,稍得藉慰,小人生生世世也不會忘記大人恩德的。”


這個鬼差叫王迅,聽阿根這一說,臉色頓和,半晌一聲嘆息,道:“可憐世間有痴情,你輕壯夭亡,死後念懷的依然只是家裡老母親,也罷,念在你這一片孝心的份上,我就助你一回吧。”

阿根千恩萬謝,告訴鬼差自己家鄉的地址,鬼差從包裹裡取走了家書,拘走阿根的魂魄,送入陰曹地府,然後從陰曹地府裡出來,辨明方向,騰雲駕霧來到阿根的家鄉,降落在地,化作一箇中年男子的模樣,大步向阿根家走去。

收到阿根的家書,阿根的母親激動不已,邊看信邊不停地抹著眼淚。得知阿根“平安”,老太太又是欣慰又是激動,絮絮叨叨地給王迅敘說著阿根的孝順,還有他小時候的趣事,把王迅聽得心裡酸楚不已。未了王迅告辭準備離開的時候,老太太抖抖索索拿出兩雙自己親手所納的布鞋,託他帶回去給阿根。

王迅返回陰司的時候,前方的道路上突然黑霧瀰漫,一頂黑色的大轎在幾十個鬼卒的擁簇下浩浩蕩蕩而來,王迅一看嚇了一大跳,這轎子的品階一看竟然是城隍的,他忙惶恐跪倒在路邊。大轎停在王迅面前,隨後珠簾一掀,一個年輕城隍鑽了出來,王迅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個年輕城隍竟然就是昨天慘死荒山裡的阿根!

阿根扶起王迅,倆人敘起舊來。在阿根的敘述中,王迅得知事情的原委,原來阿根死後閻王可憐他一腔孝心,再查生死簿,得知他是個十世善人,遂封他為一方城隍,准許他先還陽伺候母親,待得老人陽壽盡了後再返還地府供職。今天是阿根上任的日子,而他此番前來尋找王迅,乃是專程過來感謝他的送信之恩的。


上任就職後,阿根還陽在母親身邊伺候盡孝。八年後,母親陽壽已盡,處理完母親的後事,阿根重返陰司做回城隍,而那個在他死後替他送信的鬼差王迅,阿根則升了他的職,讓他過上了好日子,當然這是後話了。幫人就是幫己,陽間如此,陰間又何嘗不是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