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不是清河的分店——四川宜宾张家祥

二十年前,还没有挥公出自濮阳之说,今天却到处都是挥公出自濮阳之说。很多张氏族人搞不清楚,今天我讲讲这个张氏家族中的大是大非问题。目前,有人认为濮阳张姓文化研究会是与各地张氏文化研究会一样的群体,这和认同清河祖源地的原则观点不冲突,还有人说是争子、争孙的问题。我说错了。濮阳不是清河的分店,是否定挥公出自清河,是与清河对立的。是利用从孙说发明创造出挥公出自濮阳,濮阳是张氏祖源地的理论,是独树一帜。大力宣传挥公出自濮阳而是要广大张氏族人相信他的观点正确,站在濮阳的大旗下。而清河是张氏族人公认的挥公出自清河,都站在清河的旗下。这就是矛盾的焦点,清河是不认同濮阳说的,是不能混为一谈的。两面张氏家族的大旗,你站在哪面旗下,是站队问题,原则问题,没有第三条路。必须明辨是非。不能既承认挥公出自清河,又承认挥公出自濮阳。

连自己都不明白挥公出自哪里。当然有的人的确搞不清楚挥公到底出自哪里,这不要紧,多学习就行。首先我们看看自己的家谱就知道了。又有的人说,我没有家谱,这也不要紧,你可以看任何一本张氏家谱,你就知道了。因为在任何一本张氏家谱中,都写挥公出自清河,没有哪本家谱上说挥公出自濮阳。当然我说的是老谱,近年来新修的家谱中就有人有意、无意地写了挥公出自濮阳,也有人不懂,既写了清河,又写了濮阳。这就是我今天讲话的根本所在,冒着得罪人也要说出来。

坚持濮阳说的大家们,举不出任何一本历史文献,任何一本张氏家谱上也没有挥公出自濮阳的证据和记载。从古到今,只有清河说、太原说、张城说。根本濮阳说就是属于凭空捏造出来的,今天的濮阳说是濮阳的大家、大师们为了濮阳的经济利益发明创造的,是想当然的推理而成。因为濮阳有古地丘、是颛顼的墓地。于是颛顼就应该在濮阳称帝。而从孙说是黄帝之孙,颛顼也是黄帝之孙,是堂兄弟,挥公就应该在濮阳辅佐颛顼,于是黄帝赐姓就变成了颛顼赐姓。所以挥公也应该死在濮阳,葬在濮阳,这样挥公出自濮阳就顺理成章了。濮阳大家们头脑发热,甚至连伏羲也出自濮阳了,推理可以,但历史是严谨的,要讲究真凭实据。从松坡先生收藏了一本明代濮阳张氏谱却为濮阳张氏提供了佐证,其谱序云:“张之受姓昉于轩辕之子,天下张厥初无不本于一人耳”,其结尾处还有诗为证:“吾家本名族,受姓轩辕氏,是黄帝之子,濮阳是分支”。这已经说明濮阳的张氏源流,而濮阳大家们却视而不见,硬是要造出一个挥公出自濮阳的新学说来混淆、扰乱视听。

濮阳说虽然没有任何证据,但由于大量宣传濮阳说,更有不知出于什么目的的濮阳说枪手推波助澜,所以在全国流行甚广,再加上清河的宣传反击力度不够,以致于造成了很多张姓族人由于对张姓文化知识的不够,不能正确理解,分不清是非曲折,分不清什么是清河说,什么是濮阳说,分歧在什么地方混为一谈,“谎言说一千遍,就成了真理”。于是,有人故意,但大多数人是非不清,无意地在修谱时将濮阳说写在了家谱中,也有了既写清河,又写濮阳,这当然是没有老谱的人修谱时犯的错误。这根本在于思想认识不清,搞不懂濮阳说,清河说的根本区别所在。这样的情况目前还大有人在,所以我大声疾呼,宗亲们多学习张姓文化知识,尊重我们老祖宗的意愿,我们始祖挥公出自清河而不是出自濮阳。坚决反对濮阳说,更不能写进家谱,否则我们将上愧对祖宗,下误导儿孙,而成为张氏家族的历史罪人。

《世本》“黄帝子挥为弓正,始制弧矢,张网罗,姓张氏”。此书成于战国时期,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一部研究姓氏起源的史典。汉《风俗通》“张氏黄帝五子挥,始造弓弦,实张网罗,世掌其职,遂以氏焉”。《康熙字典》“张:又姓,本字轩辕第五子挥,始造弓弦,实张网罗,世掌其职,后因氏焉”。《风俗通》云:“张王李赵,黄帝赐姓也,出清河……”,其他史籍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现推荐两本今人所作张姓专著《中华姓氏通书·张姓》、《中华百家姓氏源潭·张氏卷》给各位宗亲,希望各位宗亲认真读一读。

最后,在强调一遍:张姓始祖挥公出自清河,为黄帝第五子!

以上是我的个人观点,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谢谢大家!

四川宜宾张家祥:2017年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