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是转境不转心。

玄觉禅师是唐代著名高僧,一天,他收到了一位朋友的信。信中说朋友正住在俊美的青山中,每天看苍林莽莽,湖水碧蓝,心情格外舒畅。夜里山月皎皎,洁白如素,枕着锄头躺在草地上睡觉都感觉惬意无比。闲暇时便欣赏奇花异果,看蜂鸟飞翔,听猿猴长啸。想起人世间种种尔虞我诈,想起那些激烈的竞争,便觉得山中的日子太美好了。

玄觉禅师认真读完了信,他并不完全认同朋友的看法,于是便给朋友回一封信。信的大意是:“在没有悟道的情况下住进山里,人只能见山忘道。相反,如果人先悟道然后进山,就会见道而忘山。

玄觉禅师把入迷称为“失”,悟道称为“得",认为得与失都取决于人,和人是身处山林还是居于闹世都没有关系。一个不懂驾船的人又怎能将船的颠簸归咎于河水湍急呢?一个人如果悟透了人生的道理,那他既能在山林中逍遥,也能在闹市里自在。人的身体虽会被外界影响,但人的内心却可保持一种泰然自若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