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上的中国地理·寺庙,历史渊源

寺庙:供神佛或历史上有名人物的处所。《中国现代汉语词典》

孔庙

位于山东曲阜,孔子的祠庙。始建于鲁哀公十七年(前478年),之后历经各朝代增修扩建,其规模也越来越大。现存建筑绝大部分为明清两代完成,仿北京故宫样式,我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

孔庙‖孔府‖孔林

中岳庙

位于河南登封市,前身为太室祠,始建于秦(前221~前207年),北魏时,祠址经过三次迁移后,定名为中岳庙,从此由道教管理。整座庙宇的布局制式都与故宫相似,世界道教主流全真教的圣地。

中岳故庙

岱庙

位于山东泰安市,始建于汉武帝时期,约为前140~前87年,至唐时殿阁辉煌。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建筑风格采用帝王宫城的式样,是历代帝王举行封禅大典和祭拜泰山神的地方。

岱庙晴雪

太清宫

位于山东青岛市,始建于公元前140年,905年在几位著名道士的努力下,逐渐有了一定规模,此后建筑不断增加,元朝时,成为全真派的道观。

太清宫


白马寺

位于河南洛阳,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68年),是佛教传入我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有我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2010年5月,印度出资在白马寺修建的佛殿落成;2014年6月,缅甸出资在白马寺修建的佛殿落成;2014年9月,泰国出资在白马寺修建的佛殿落成。形成了全世界唯一拥有中、印、缅、泰四国风格佛殿的国际化寺院。

白马寺

显通寺

位于山西五台县,始建于汉明帝永平年间(58~75年),我国最早的佛寺之一。现存殿宇大多为明、清时期建筑,其中铜殿,用铜10万斤,铸于明万历三十八年,是我国保存最好的铜殿。

显通寺铜殿

天师洞

又称常道观,位于四川成都都江堰青城山,据传说,东汉末年,天师道创始人张道陵曾在此修炼布道,而得名天师洞。原观已毁,其中黄帝祠建于隋代,三皇殿造像为唐代,其余多为清代重建。

山中古观

张飞庙

原建位于重庆云阳,始建于蜀汉末期(约240年前后),系纪念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张飞。现为三峡库区内重庆唯一全淹全迁的重点名胜古迹。

张飞庙

佛光寺

位于山西忻州五台县,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471~499年)。寺内正殿即东大殿,为857年建成的木结构建筑。建筑、雕塑、壁画、题记,历史和艺术价值非常高,被誉为“四绝”。

佛光寺东大殿

菩萨顶

位于山西忻州五台山灵鹫峰上,始建于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471~499年),唐贞观五年重建。原为文殊菩萨道场,名文殊寺,明末清初由青庙(和尚庙)改为黄庙(喇嘛庙)。是历代皇帝朝拜五台山时的行宫,典型的皇家特色。

菩萨顶

悬空寺

位于山西大同浑源县,北魏太和十五年(491年)建成。是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呈“一院两楼”布局,总长32米,楼阁殿宇40间,悬挂在刀劈般的悬崖峭壁上,以达“上延霄客,下绝嚣浮”。

悬空古寺

少林寺

位于河南登封市,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我国汉传佛教的禅宗祖庭。

少林晴雪

山门

少林寺大门,清雍正十三年修建,1974年重新翻修。面阔三间的单檐歇山顶建筑,门额上有清康熙亲笔所提“少林寺”三个大字。

少林寺·山门

塔林

历代少林寺高僧安息的墓地,有唐、宋、金、元、明、清及现代砖石墓塔231座。

少林寺·塔林

南华寺

位于广东韶关,始建于南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502年)。宋开宝元年,宋太祖敕赐“南华禅寺”,寺名沿袭至今。建筑群中除灵照塔、六祖殿外,都是1934年后虚云和尚募化重修。

曹溪门

南华寺的第一山门,现在的是1986年重建,高12.5米,宽22.4米,砖墙到顶,重檐歇山顶式建筑。

南华寺·曹溪门

大雄宝殿

初建于元成宗大德十年(1306年),1934年该殿移位重建。砖木结构,面阔与进深均为七间,高16.7米,重檐歇山顶,绿色琉璃瓦面,琉璃珠脊刹。

南华寺·大雄宝殿

灵照塔

南华寺最古的建筑,初建于唐先天年间(712~713年),后毁于兵火,宋太祖开宝元年重建。楼阁式八角五层涩檐出平座砖塔,高29.6米。

南华寺·灵照塔

祖殿

始建年代不详,殿内墙上嵌有南宋淳熙九年碑刻,原为砖木结构,1981年修建时,改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殿内正中供奉唐代六祖惠能真身,其左为憨山德清和尚真身,右为丹田和尚真身。

南华寺·祖殿

三祖寺

位于安徽潜山市,始建于南朝梁武帝时期(505年),原名山谷寺,后因禅宗三祖僧璨在此驻锡,故名三祖寺。禅宗作为佛教的一个支派,自达摩西土东来,二祖慧可断臂求法,传至三祖僧璨,方使之中国化,畅行于世,成为汉传佛教中最具中国的宗派之一。

天柱山·三祖禅林

隆兴寺

位于河北石家庄正定县,原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后燕慕容熙的龙腾苑,隋文帝开皇六年(586年)在苑内改建寺院。现为我国保存时代较早、规模较大而又保存完整的佛教寺院。

摩尼殿

寺院主要建筑之一,始建于宋仁宗皇祐四年(1025年)。大殿结构属抬梁式木结构,平面呈十字形,重檐歇山屋顶,绿琉璃瓦覆顶。

隆兴寺·摩尼殿

大悲阁

寺院主体建筑,始建于宋初开宝年间(968~976年),阁高33米,为五重檐三层楼阁。阁内矗立着一尊,19.2米高铜铸“大悲观音”。是我国保存最好、最高的铜铸观音菩萨像。

隆兴寺·大悲阁

南岳大庙

位于湖南衡阳,地方志记载大庙最早建于唐开元十三年(725年),后经唐、宋、元、明、清六次大火和十六次修缮扩建,于光绪八年形成江南最大规模的古建筑群。寺内东侧八个道观,西侧八个佛寺,为我国寺庙一绝。

大庙巍峨

南禅寺

位于山西五台县,建于唐代,约为782年。寺内殿宇六座,除大殿是唐代原物外,其他建筑为明清时代所建。大殿三间见方,单檐灰瓦歇山顶,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

南禅寺·大殿

肉身宝殿

位于安徽池州,始建于唐贞元十年(794年),佛教寺院。金地藏晚年以此为南台读经,其圆寂三年后,仍颜面如生,遂建一石塔,将肉身供于石塔中,嗣后配以殿宇,称肉身殿。塔殿式建筑,上盖铁瓦,四角有宫殿式翘檐。

肉身宝殿

普济寺

位于浙江舟山市,创建于后梁贞明二年(916年),后履兴履毁,清康熙二十八年,康熙南巡时下诏重建,后赐题额“普济群灵”,为普陀山供奉观音的主刹。十年动乱,殿宇佛像受到破坏,1979年后修葺一新。

普济寺

华严寺

位于山西大同,始建于辽重熙七年(1038年),依据佛教经典《华严经》而命名。后毁于战争,金天眷三年重建。明中叶以后,华严寺分为上、下二寺,是我国保存完整的一座辽金寺庙建筑群。

下华严寺·辽代彩塑

紫霄宫

位于湖北丹江口市武当山,始建于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明永乐十年重修,提额“太玄紫霄宫”。紫霄宫是保存较完整的皇家庙观建筑群,其中正殿,是武当山保存的唯一的一座重檐歇山式木结构殿堂。

紫霄瑞雪

金顶

武当山主峰天柱峰上的金殿,建于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高5.5米,宽5.8米,进深4.2米,是我国最大的铜铸鎏金大殿。

金顶春晓

南岩宫

位于湖北丹江口市武当山,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到元至大三年(1285~1310年),明永乐十年扩建。南岩为道教所称真武得道飞升之“圣境”。

南岩秋色

嗣汉天师府

位于江西鹰潭,道教正一派的祖庭,始建于明洪武元年(1368年),一座王府式的道教古建筑群。其来源于元世祖忽必烈册封东汉张陵第三十六代传人张宗演为“嗣汉天师”。

龙虎山·道教祖庭

塔尔寺

位于青海西宁,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创建于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得名于寺内为纪念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银塔。

如意宝塔

如意宝塔共八座,建于1776年。据说,是为纪念佛祖释迦牟尼一生中的八大功德而建。其造型大同小异,塔身高6.4米,塔底座周长9.4米。

如意宝塔

大金瓦殿

初建于1560年,之后,1711年用黄金1300两,白银1万多两改建屋顶,形成了三层重檐歇山式金顶。殿内矗立着12.5米高的大银塔,这就是宗喀巴诞生的地方。

大金瓦殿

大经堂

建于1606年,土木结构的藏式平顶建筑。寺内喇嘛集中诵经的地方,也是塔尔寺建筑中规模最大的。

大经堂

班禅行宫

建于1650年,原为汉式寝宫,后扩建成四柱八梁三进院的藏式建筑。塔尔寺行政事务负责人发台的居住处,也是达赖、班禅来塔尔寺住地。

班禅行宫

妈阁庙

位于澳门,始建于明弘治元年(1488年),为纪念被信众尊奉为海上保护女神的天后娘娘而建,一座中国文化特色的古建筑。

澳门·妈阁庙

祗园寺

位于安徽池州九华山,始建于明嘉靖时期(1522~1566年),清代多次重修增建。据说释迦牟尼在世时曾在此居住,既不是寺,也不是院,而是精舍或园,所以易名祗园,九华山唯一的宫殿式建筑群。

祗园夕照

卧云庵

位于四川峨眉山海拔3065米,始建于明嘉靖时期(1522~1566年),后被火焚毁,清康熙初年再建。现存为清末建筑,为我国海拔最高的汉传佛教寺庙。

云托雾漫卧云庵

天后宫

俗称妈祖宫,祠庙,位于台湾马公市,相传建于明代初叶,嘉靖四十年(1563年),俞大猷剿倭胜利,扩建妈祖宫。

澎湖·天后宫

报国寺

位于四川峨眉山市峨眉山麓的凤凰坪,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原名会宗堂,清初迁建于此,康熙四十二年,康熙皇帝取佛经“四恩四报”中“报国主恩”之意,御题“报国寺”匾额。报国寺历史上经过数次修葺,寺院得以完整保存。

峨眉山麓报国寺

法雨寺

位于浙江舟山,始建于明万历八年(1580年),清康熙三十八年兴修大殿,并赐“天华法雨”匾额,故得今名。法雨寺曾多次发生过火灾和海寇,之后,“文革”再遭破毁,1983年开始大规模修复重建。

法雨寺

莲峰庙

位于澳门,初建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清朝起经多次重修扩建,始成今天规模。供奉神祇有观音、天后、关帝、神农、医灵等等,融儒释道三种文化于一庙。

澳门·莲峰庙

孔子庙

位于台湾台南市,建于明永历十九年(1665年)。建筑格局为标准的左学右庙,前殿后阁的三合院,台湾唯一有泮宫石坊的文庙。

台南·孔子庙

无量观

位于辽宁鞍山,始建于清康熙六年(1667年),传说因初建时无梁而得名,后屡有修缮,东北地区著名的道教宫观。

无量观

噶丹·松赞林寺

位于云南迪庆,我国藏传佛教寺院。藏历第十一绕迥阴土羊年(1679年)兴建,是一座古镇规模的古堡群建筑。竣工后,五世达赖喇嘛亲赐名“噶丹·松赞林”。

香格里拉·霞蔚古寺

洗象池

位于四川峨眉山市峨眉山高山区,海拔2070米,清康熙时期(1699年)建寺,乾隆初年扩建。因寺前有一小池,传为普贤菩萨每逢过此,必先浴象,所以得名洗象池。

朝霞初照洗象池

拉卜楞寺

位于甘肃甘南夏河县,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创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清康熙五十三年建立“拉章”(嘉木样佛宫),“拉章”音变为“拉卜楞”,以为寺院最高活佛府邸。

大经堂

最大的闻思学院,可容纳3000僧人诵经。1985年不幸被火烧毁,次年开始重建,基本保持了原来的样式和风格。

拉卜楞寺·大经堂

贡唐宝塔

建于1805年,因塔内供有从尼泊尔迎请来的无量光佛像而享有盛名。原建不幸毁于“文革”,现为1993年所建,塔高31.33米,五层呈菩提式。

拉卜楞寺·贡唐宝塔

普宁寺

始建于清康熙二十年(1755年),清朝第一座皇家寺庙。前半部为汉族传统佛教寺庙特征,后半部为藏式,仿西藏桑鸢寺而建,汉藏结合寺庙。

承德普宁寺

龙山寺

位于台湾彰化鹿港镇,在1786年迁到现在的位置。主要供奉观世音菩萨,是台湾保存最完整的清朝建筑物。

鹿港·龙山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