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南怀瑾:《金刚经》核心思想,无非就这3句话,悟透受益一生

南怀瑾,当代国学大师,堪称中国古典文化的“活字典”“活史书”,是近代少有的能够贯通儒释道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物,也是我们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捷径。

同时他又是一个有着数十年扎实功夫的修行者,很多话语都能带给我们极深的人生启迪。南怀瑾评价说:

“《金刚经》最伟大之处,是超越了一切宗教性,但也包含了一切宗教性,是超越宗教的大智慧。”

不论你信奉佛教与否,都可以从这部经典中汲取最有营养的人生智慧。

《金刚经》在中国是影响非常大的一部佛教经典,是记录释迦牟尼佛和他的大弟子须菩提问答对话的一部经。

《金刚经》中有许多流传千古的名句,可以说字字精华、句句点睛,但是其核心,无非就是这3句话。悟透受益一生!

学会珍惜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译文:有为法都如同梦幻泡影,本来不可取不可说,又如同水露,如同闪电,虽然呈现过,瞬间消失,不可取不可说,应作如是观。

人生充满无常,无常即苦。只有明白了生命的无常,才会对拥有的一切才会更加珍惜。

珍惜和父母相聚的日子,不要等回首的时候落下无可弥补的后悔;珍惜和每个人相遇的因缘,用慈心悲心去融化彼此的对与不对;珍惜眼前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树;也珍惜每一滴水、每一粒米。

无论人与事,都以最美好的心态看之,以乐观的方式待之,这就是最好的珍惜。

学会清净

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译文:知道一切相都是虚幻的,应当如是生无上正等正觉的清净心,不应当执着在物质现象上,不应当住在声音、香气、滋味、感觉、记忆等现象上而生起凡夫的虚妄心。无所谓不是什么事都不做,也不是什么事都不想。应无所住,并不妨碍起心动念,不妨碍行住坐卧。

万事万物,不论是长是短、是苦是乐,其性本空。物来则应,去则不留;事情来了尽心做,事情去后,心清净。清净心就是道。

再美的地方,都有不洁净的东西;再幸福的生活,都有不如意的事情。注意力在哪里,心就在哪里。所以我们要学会以清净看世界,欢喜过生活。

清净的人,得而不喜,失而不忧,当下的每一刻都活得饱满、有力量,所以也成为别人眼中的风景。

学会奉献

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应无所住行于布施。

你不是独立生活在世上的。必须有周围人的帮助,你才能成就自己。

布施所讲的,是你先要学会帮助别人。无私地为他人着想,不求回报,渐渐的身边的人都会理解你,成为你的助缘。

布施不一定是财物,也可以是自己对他人的爱和关怀。

其实一句温暖的问候,一片诚挚的爱心,一个美丽的微笑,任何自己觉得可以利益他人的东西都可以用来奉献。勿以善小而不为,当奉献成为习惯,你会从别人的快乐中得到更大的快乐。

《金刚经》的核心,无非就是这三句话,悟透福报无边。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须一切法。万法不离其心,一切唯心造。

就如《六祖坛经》里说的那样,“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做到不着相,心头不住任何事,便不会有那么多的人我分别和烦恼,才得让内心得究竟的解脱、清净和大自在。

如果您想对佛经有一个认知的话,可以读一读这本书

它从佛教的基础知识到各项理论都要说明,很适合作为科普书籍

从佛教诞生的源头到各类经典典故,书中也都给了详细的说明。

如果您想购买的话,点击下面的商品卡,就能直接购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