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以產品為王的時代必將到來!

我國的房地產發展至今大約經歷了30年,從1978年開始的理論啟用及試點,到非理性炒作、炒地皮、炒樓花的90年代初期,再到房地產的平穩過度截止到新世紀初,然後經歷不斷的上漲、低迷、城鎮化推進期,最後到去庫存、至今,房價一直處於增值階段,一直躍居CPI之上,有資本的、無資本的無不借用槓桿購房。


各大房企片面的追求迅速佔有市場、高負債、高週轉的模式進行開發,然後高調入市進行土地的招拍掛,不斷造就地王、不斷推高房價,所有這些都是由消費者買單。

日益高漲的房價,讓消費者著魔一樣,拼命搶購,無疑間接的製造了房企高高在上的姿態。也使得部分房企以追求速度、利潤為目標,而忽視了產品的本質;造就不少房屋的使用功能有缺陷、質量缺陷更是問題多多!

而忽視了作為產品的製造者應研討的價值工程的基本指標,忘卻了使用功能居於首位,耐用次之。各房企不是在研發上下功夫;反而是,不是在搶工就是在趕工的路上。


正是因以上之舉動,造成百姓投訴多多、問題多多,我相信那鋪天蓋地的信息各房企的高管一定會有所耳聞。也正是他們的漠視造成更多的百姓痛恨房地產,在疫情期間大有痛打落水狗之勢。

說實話個人認為目前城市化的推動有一定空間,那得看百姓的消費能力,你就是割羊毛,也得給羊毛恢復的時間,而不是無限制、沒有空間的割下去。

所以說開發量也不能無限制的大下去。不能讓住宅產品無限制的粗製濫造下去,應該學學董明珠、任正非,在產品下功夫,做出符合時代進步的、高科技的住宅。


藉此疫情,各房企也應該痛定思痛、大有壯士斷腕之舉;把開發的研發放於首位,把功能與質量做到價值平衡,不至於50年後是一片需要拆除的冰冷的混凝土,到時候的垃圾都會沒有地方處理的,做百年的品質工程,而不是爭一時之長短!

隨著市場的需求日益飽和,消費者對產品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絕不再是隻聽置業顧問一面之詞的購房者!往後餘生已經不多,躺著賺錢的日子已經結束,店大欺客的時代將會被改寫,如果再不重視品質質量的企業,將會敗的一塌糊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