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问:最能表达忧伤的句子是哪一句;我答:忧伤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你认为最能表达忧伤的一句诗词是什么?

我认为能表达忧伤的诗词非常非常多,我们在使用的时候需要分清楚情况和程度,方能做出选择。

在我们使用语言,尤其是诗词和成语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使用错误的情况,归根结底:是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不知道这些诗词和成语产生的背景,以及诗词的意象美学。

所以,当我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产生了两个问题:

一是,题主是什么人?现在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呢?

二是,当我“不负责任”地给出一句诗的时候,能否真的帮得上题主呢?

显然,第一个情况,我是没办法去验证的,那么,我只能使用一个比较“笨”的办法——尽可能地把表达忧伤的诗句,告诉你的同时,还能告诉你它产生的背景,以及它可以使用的场合。

言归正传,我们得先看一下忧伤的概念。

忧伤一词,最早出自《诗经》。

《诗·小雅·小弁》:“我心忧伤,惄焉如擣。” 唐韩愈《重云李观疾赠之》诗:“小人但咨怨,君子惟忧伤。”曹禺《日出》第四幕:“[陈白露]缓缓回过身来,神色忧伤。”

——《诗经》

所谓忧伤,忧即担心;伤即伤心,伤感。所以,忧伤合在一起,就是因担心而伤感;所以,当我们产生忧伤的这种情绪的时候,我们一定处于某种境遇之下,而这种境遇往往是负面的,不好的,会引发我们的焦虑。

忧伤是人的一种心理感受,是一种不快乐、不高兴的表现,忧伤会让人产生烦躁和不安的情愫,也是加速衰老的催化剂和强化剂。

这是学术界对忧伤的定义。

所以,基于上述情况,我认为:忧伤是人类在情感上的一种外化表现。于是,我把忧伤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爱情之间的忧伤;二是,亲情之间的忧伤;三是,友情之间的忧伤;四是,个人抱负无法实现而产生的忧伤。

本文将根据上述四种情况,分别介绍一句诗词,以供使用。

在介绍诗词之前,我想说一下我们学习和欣赏诗词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当我们拿到一首诗,我们会先通读一遍,有一个初步印象,然后就正式开始欣赏。

第一步,原则上,我们会先了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换句话来说,就是诗人实在什么样的一个处境下,写了这首诗的。

只有我们了解了这个写作背景,我们才知道,那时那刻,诗人的心情是怎么样的。悲伤的?开心的?忧郁的?我们就有了一个基本的情感基调。

带着这个情感基调,我们开始第二步。

第二步,寻找能够显性地表达情感的字、词。比如:开心、思、愁、喜、悲等等。通过这些字眼,我们能够很好地理解诗词表达的初步意思。比如《闺怨》,一看这个题目,他就是“怨妇诗”,它的感情基调就是“哀怨”“忧伤”,在这种诗里面,你是不可能读出开心的。

接下来,

第三步,我们要通过隐形的意识形态动作来捕捉诗人想表达的情感和意境。比如说“深坐蹙蛾眉”,这里面有一个隐形的字——“蹙”,他就是表达忧伤的字眼,为什么呢?

蹙峨眉,就是皱眉呀。皱眉,可能是生气,可能是忧伤;再加上诗题《闺怨》,我们就可以知道,这个蹙,就是表达忧伤的词语。

第四步,意象。所谓意象就是虚拟思想的实体表达。什么概念呢?比如:我们众所周知的,月亮就是表达思念;比如巫山云雨就是表达男女情爱。

这些意象因为他有固定的情感表达公式,所以,我们需要去寻找和发现。

总之,以上四步的开展,是我们把握一首诗的情感的常规操作。

在此基础上,我们就可以再去评判作者在表达这种情感的时候,表达的是否恰如其分,惊为天人。

当然,诗词鉴赏,还有遣词造句,对仗排比等多种手法,这个过于专业,在此我们不详细展开。

OK.明白了简单的诗歌鉴赏之后,我们分情况给出题主的答案。

一、爱情: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源出:《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宋代: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全宋词》

上榜理由:世界上最忧伤的爱情,不是生离死别。而是,你已经去世十几年,而我还深深爱着你,没日没夜地思念着你。

写作背景:苏东坡十九岁时,与年方十六的王弗结婚。二人一直相敬如宾,恩爱情深。可惜天命无常,王弗二十七岁就离开了人世。这对苏东坡是绝大的打击。公元1075年(熙宁八年),东坡来到密州,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悼亡词。



二、亲情: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源出:《回乡偶书》二首唐代: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无改 一作:未改/难改)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全唐诗》

上榜理由:我们总以为衣锦还乡是无比的荣耀,怎想到“物是人非事事休”。原来,衣锦还乡可能就是世界上最大的骗局。

写作背景:天宝三载(公元744年),贺知章辞官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此时他已有八十六岁,距他中年离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人生易老,世事沧桑,心头有无限感慨。这首组诗就是他回到故乡后所写。

三、友情: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源出:《送元二使安西 / 渭城曲》唐代: 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全唐诗》

上榜理由:此时此刻,我只能把你灌醉,让你忘掉前路的荆棘和孤独,试问:还有什么比这样的未知更恐怖?还有什么比这样的情景更无奈?

写作背景:此诗是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后有乐人谱曲,名为“阳关三叠”。元二奉命出使安西都护府,王维到渭城为之饯行,写下这首诗。

四、壮志未酬: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源出:《临路歌》唐代:李白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左袂。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李太白全集》

上榜理由:当我还是少年,我对最心爱的女人说,等我,终有一天我会脚踩五彩祥云回来娶你;四十年后,我还是四十年前那个熊色(sai)……

写作背景:当李白二十四岁的时候,他在重庆市长面前夸下海口——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当李白六十二岁的时候,他不但没能振翅高飞“上九天揽月”,反而因为安史之乱差点丢了性命,自己的爱人宗氏和至交杜甫四处奔波才救下了他的性命。

写下这首诗的时候,曾经意气风发,“天子呼来不上船”的李白,那个“力士脱靴”“贵妃研磨”的李白,早已穷困潦倒,寄人篱下。在这样的境遇下,发出“中天摧兮力不济”,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忧伤的?

以上,希望对您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