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的德國,為何還能如此“堅挺”?

如今的歐洲諸國早已經是“疫”火連天,意大利西班牙醫療體系早已經崩潰多日,現在每天需要抉擇的是救命的呼吸機該給哪些人用,而歐洲大陸的法國也已經自顧不暇,甚至派出了直升機航母和大型醫療運輸機參與抗疫,遠在大西洋的英國更是祭出了“全民免疫大法”來對抗疫情,上至查爾斯王儲,下至普通老百姓,也結結實實感受到了“全民免疫大法”的威力,至於瑞士等小國,連物資都被友邦半路劫了,何談全力阻止疫情?在苦不堪言的歐洲諸國,只有德國這個歐洲最強國家,依然能夠對內控制疫情增長人數,將死亡率控制在0.55%左右,還能抽出足夠的醫療能力支援四處認“爹”的意大利(畢竟是一起扛過槍,一起捱過槍的過命兄弟),可見其醫療體系的強大。今天,我們用數據告訴大家,為何德國的醫療能力如此“豪橫”!

德國的優勢1:德國作為現代西方醫學的主要發源地,有著悠久的歷史,近現代西方醫學的大部分成就,如現代公共衛生學奠基人弗蘭克,合成阿斯匹林費利克斯·霍夫曼(猶太化學家阿圖爾·艾興格林也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等等都來自於德國(我們就不過多闡述)。悠久的德國醫學歷史自然而然的誕生了許許多多的出色的醫科大學。

如最著名的海德堡大學,不說這所大學拿諾獎的人數,單看它的這一系列的名號就知道它有多牛逼。

德國最古老的大學

中歐歷史上第三所大學

歐洲頂尖之研究型大學

歐洲科學文化中心

德國精英大學之一

歐洲研究型大學聯盟成員

德國頂尖大學U15大學聯盟成員

歐洲大學協會創始會員

如柏林自由大學,諾貝爾醫學和生理獎獲得者包含:

征服黑喉的先驅者埃米爾·馮·貝林(Emil von Behring)

世界病原細菌學的奠定人,羅伯特·科赫(Robert Koch)等等。

其它大學我們就不一一贅述了,悠久的大學加上完善的醫療教育體系培養,使得這些大學培養出來的醫生水平高超,醫術精湛,而且最重要的是德國醫生的博士學歷比例高達90%,單憑這一點連一直自詡醫療水平發達的美國也望其項背。

德國的優勢2:說完德國悠久的醫學歷史,下面我們說說德國強大的醫療能力。參考世界衛生組織2019年公佈的數據:

1. 每一萬人中的醫生密度:美國:29.0 中國:17.9 德國:42.1 意大利:40.9 日本:24.1

法國:32.3

2. 每一萬人中的護士和助產人員密度:美國:56.1 中國:23.1 德國:132.0 意大利:58.7

日本:115.2 法國:96.9

3. 國內的健康支出佔政府總支出的百分比:美國:6.1% 中國:9.1% 德國:21.4%

意大利:13.5% 日本:23.4% 法國:17.0%

4. 各國醫院每千人床位數:德國:8.0 法國:6.0 中國:4.3 意大利:3.2 美國:2.8

無論從醫生,護士還是病床數量,德國都是遠遠的超出其它大國,相比於同屬於歐洲且已經醫療資源崩潰的意大利和自顧不暇的法國,德國還是有足夠的能力應付目前的疫情狀況。

德國的優勢3:對於新冠肺炎的患者來說,特別是危重症患者,強大的呼吸機是維持生命必須重要的醫療設備。作為世界上醫療體系最強大的國家,德國在這一點當然不必承讓。以最要命的ECMO人工心肺,全球範圍內,能生產ECMO的品牌僅有三家,分別是美國美敦力、德國索林和德國邁維柯(始於德國,現被瑞典收購)。另外,常用的醫用呼吸機品牌如德爾格(佔中國呼吸機市場30%的份額)、Weinmann萬曼均是“德國製造”。除此之外,德國還有默克集團和拜耳公司兩大醫藥巨頭,有如此大公司為德國坐鎮,確實也是德國強大醫療能力的體現。

德國的優勢4:相比於歐洲其他民族的浪漫灑脫,一向嚴謹的德國人早在3月初、也就是全國只有兩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時就已經啟動了平均每週4萬例的篩查,這使得許多無症狀病例得以被發現和隔離。而這種診斷通常不是由公共衛生部門做出的,而是由全國一千多個實驗室做出的。

當然,截胡瑞士口罩等醫療物資也確實幫了德國一把,不過相對於歐洲其它各國醫療體系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德國目前的情況還處於可控之中。但是,在強大的醫療系統也架不住持續猛增的感染人數(據說也已經向中國申請援助)。畢竟,作為歐洲最強的國家,德國在疫情當中應該還能發揮更大的作用。(作為歐洲的盟友美國是最能發揮作用的,可惜在特朗普“英明神武”帶領下,已經在自己國家開闢了抗擊疫情的“第二戰場”)

寫這篇文章並不是想多吹噓德國,而是希望我們能認識到自己國家的不足,在醫療水平還有醫療器械、設備方面我們跟世界上最先進的國家還有很大的差距。我們有世界上最美的逆行者,最可愛的醫生和護士。我們也希望吾輩當自強,國貨當自強,有一天,中國智造,跟這些最美的逆行者一樣讓世界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