脍炙人口的白娘子,雷峰塔地宫的白蛇,曲折离奇的爱情传说白蛇传

《白蛇传》的传说源远流长,是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其余三个传说分别为《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传说》《牛郎织女》)。

白蛇传的由来和白蛇传主要人物的故事大家熟悉的《新白娘子传奇》,是白蛇传这个古老故事的一个版本,电视剧表现更加曲折离奇、戏剧化,然而这个和白蛇有关的故事却流传了很久,而且是从民间盛行,以曲艺、说唱等形式流传的。

赵雅芝版新白娘子传奇剧照

现在发现最早文字记载是明朝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二十八卷《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但故事和现今版本不同。

明朝冯梦龙《警世通言》

南宋绍兴年间,一个千年蛇妖修炼成美女名叫白素贞,和一个青鱼精侍女青青在杭州药铺避雨,看到药铺主管许宣(许仙)便生了欲念,缠绵纠缠,非要嫁给他。婚后,生活经常怪异,直到镇江金山寺主持法海给了许仙一个金箔,让他将妻子和侍女罩住。

两个妖精被罩住后显出原形,法海将她们镇压在雷峰塔下。

许宣(许仙)也师从法海入了空门,就雷峰塔披剃为僧。修行数年,一夕坐化去了。众僧买龛烧化,造一座骨塔,千年不朽,临去世时,亦有诗八句,留以警世,诗曰:

祖师度我出红尘,铁树开花始见春。

化化轮回重化化,生生转变再生生。

欲知有色还无色,须识无形却有形。

色即是空空即色,空空色色要分明。

白素贞是不是有点像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可怕的美女蛇?

白蛇的由来和故事

传说中的"白蛇",事实上也有历史原型,其中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根据《金山志》记载:"蟒洞,右锋之侧,幽峻奇险,入深四五丈许。昔出白蟒噬人,适裴头陀驱伏。"即裴头陀(法海禅师)初来金山时,寺庙倾毁,杂草丛生,半山崖有一条白蟒蛇经常出来伤人,百姓不敢上山烧香。法海禅师驱伏白蟒,将白蟒赶入江中而不再害人。

另一种关于"白蛇"的说法,与金山寺有关,但却非法海禅师。据《高僧传》记载,在法海禅师来到镇江的八十多年前,有一位名叫灵坦的高僧,是武则天的侄孙,他曾做过太子通事舍人,后出家为僧。灵坦曾在金山的蟒洞中驱走一条白色巨蟒。后来,人们将这些与金山寺和法海禅师有关的人和事进行艺术的整合,加以虚构,逐渐形成了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

明末冯梦龙编撰的《白娘子永镇雷锋塔》,是现在能够看到的最早的《白蛇传》。

白蛇传封面

关于法海

法海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而非虚构。法海禅师是唐代名相裴休之子,俗名裴文德。出家后被称为法海禅师,法海,裴头陀,宁乡沩山寺记载:唐宣宗大中三年(849),时任宰相的裴休捐建密印寺(位于湖南省宁乡县境内)。时皇子得恶疾,看尽名医均不奏效,裴休送自己的儿子代皇子出家,密印寺主持灵佑禅师为他的儿子赐号"法海"。拜在当时禅门沩仰宗创始人'灵佑禅师'足下为弟子。曾到江苏镇江氏俘山的一片荒林中驻锡禅修。时隔不久,由当地信众说明,乃知氏俘山中自己的驻地于东晋时曾建过名为泽心寺的道场。在密林的荒烟蔓草间,禅师居然寻获到已被毁坏的残佛,于是,法海禅师燃烧一节指,誓愿重修道场,为众生树立伽蓝。于是开山挖田,刻苦劳作,渐渐赢得当地民众支持,开始建设寺院。

在一次挖地基时,意外掘出一批黄金镒,法海禅师决定将其上交镇江太守。太守李琦将此事奉奏皇上,唐宣宗深为感动,敕令将黄金直接拨发给寺院常住,作为朝廷供养,修建寺院,并敕寺院名金山禅寺。法海禅师成为金山禅寺开山初祖。后世禅和,都深深敬仰!

法海画像

在历史上,法海禅师是苦行得道、受到整个江苏地方民众敬仰的开山祖师,从来没有拆散别人家庭的历史说法。驱赶咬伤人兽的白色蟒蛇进入长江的事倒是载入了史册。

此时的法海禅师是有道高僧,并非后人理解的"恶僧"形象。在后人演绎的地方戏剧《白蛇传》版本,鲁迅先生在《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对法海禅师进行猛烈抨击,嘲笑他是蜷缩在蟹壳内的小虫,实际正是为了揭露"封建伪善"。

蟹和尚

冯梦龙的版本太官方,太刻板和正统,老百姓不太喜欢。清朝时,故事加长,变化,和定型,成了白素贞成了为报答救命之恩找到许仙的好妖精,而法海成了破坏人家夫妻感情的“第三者”,而且许仙儿子考中状元,法海则逃到蟹壳里,被人吃。“白蛇传”是一个具有浓厚神话色彩的反封建的爱情悲剧。人们对悲剧女主人公的爱称就是白娘子。

青蛇剧照

《白蛇传》在中国广为流传,最初是以大家口头传播,后来民间以评话、说书、弹词等多种形式出现,又逐渐演变成戏剧表演,这是在民间广泛流传的故事,在传统的地方戏曲中均有这出戏。。最后来又有了小说,民国之后,还有歌剧、歌仔戏、漫画等方式演绎。到了现代也有根据《白蛇传》拍成的电影,编排成的现代舞,新编的小说等。这个故事以《白蛇传》的名字出现大抵出现在清朝后期,之前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名字。

戏曲白蛇传

清朝嘉庆十四年,有弹词《义妖传》。

义妖传

白蛇传的现实意义

白蛇传的故事在清代成熟盛行,是中国民间集体创作的典范。描述的是一个修炼成人形的蛇精与人的曲折爱情故事。故事包括篷船借伞,白娘子盗灵芝仙草,水漫金山,断桥,雷峰塔,许仙之子仕林祭塔,法海遂遁身蟹腹以逃死等经典情节。表达了人民对男女自由恋爱的赞美向往和对封建势力无理束缚的憎恨。

赵雅芝版新白娘子传奇

白蛇传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列。并以此故事为原型拍摄了多部影视剧作和动画片。

白蛇缘起动画

白蛇故事衍自志怪传奇小说,虽是以神话性的人物为核心,却写出市井小民平凡而真实的感情内涵。《白蛇传》的高明之处,正是通过白娘子和许仙的爱情纠葛准确的再现了我们这种日常生活的感受。我们从白娘子身上看到的不是一个完美无缺、不可企及的像七仙女一样的神仙,也不是看到一个没有优点只有罪恶的像白骨精一样的魔鬼,而是一个既非仙又非魔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一句话,我们从白娘子和许仙身上看到了我们自己的形象。他们对爱情的感受和我们日常生活的感受完全合拍了。

所以我们今人对《白蛇传》多有礼赞, 对于《白蛇传》礼赞的并不是自由结合的浪漫爱情,相反是它的对立面——封建礼教。法海向来被人们视为“多管闲事”的典范,虽然现在一些想像力超级丰富的编剧们那样把法海的这种“多管闲事”的动机视为对白素贞的爱恋,以及对许仙的嫉妒,但事实,法海是一个顽固的封建礼教的卫道士,因为在他看来,白素贞与许仙的结合无疑触犯了“人妖殊途”的天地道条——也就是在这个人妖相恋的故事世界里的封建礼教。

白蛇缘起动画

真实存在的雷峰塔

《白蛇传》中的雷峰塔是在现实中真实存在的。雷峰塔(Leifeng Pagoda)又名皇妃塔、西关砖塔,位于浙江省会杭州市西湖风景区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上。雷峰塔为吴越忠懿王钱弘俶因黄妃得子建,初名"皇妃塔"因地建于雷峰,后人改称"雷峰塔"。

雷峰塔

中国民间故事《白蛇传》中,水漫金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法海和尚骗许仙至金山,白娘子水漫金山救许仙,被法海镇在雷峰塔下。后小青苦练法力,终于打败了法海,雷峰塔倒塌,白素贞获救。

旧雷峰塔已于1924年倒塌,后重建,新建的雷峰塔为中国首座彩色铜雕宝塔。雷峰夕照为西湖十景之一。是西湖重要景区之一。

雷峰塔

雷锋塔遗址发现数十条僵卧的长蛇

2001年3月11日上午9点,杭州雷锋塔遗址,10名地宫考古发掘队员在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正副所长的指挥下,开始紧张地忙碌着。雷峰塔地宫的千年之谜如愿揭开。

据专家介绍,佛塔地宫是佛塔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用于埋藏佛祖舍利及安放善男信女的施舍。

雷峰塔地宫

据考证,雷锋塔在971年筹建,977年建成,1924年9月25日下午倒塌。现在在雷峰塔遗址考古发掘所揭露的塔基部分,为初建时的原物,说明雷峰塔地宫在1000多年中特别是在倒塌后的77年间,尚没有被盗掘。在雷峰塔遗址现场,工作人员还发现数十条僵卧的蛇。让人不由得联想起被压在雷峰塔下的白蛇娘娘。

地宫白蛇

地宫石盖板上有很多堆土,堆土里发现了有斑斑铜绿的唐代、五代十国时期的“开元通宝”钱币。在国内发掘陕西扶风法门寺和宁波天封塔地宫时,地宫外边堆土里均没有发现过这类钱币。

地宫内内藏有一个大的铁函,铁函边有个铜佛像,四周有4面铜镜,地下散有大量铜钱。铁函长35厘米,高50厘米,里面装有舍利是无疑的。

佛像

雷峰塔地宫供养的为“佛螺髻发”,属于发舍利,即释迦牟尼佛祖的头发遗物,与雷峰塔遗址出土的钱撰《华严经》跋文残碑拓片中所记雷峰塔是为了安放“佛螺髻发”相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