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香火旺盛的12座寺院,图文介绍,祈福旅游两不误

成都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五大宗教,宗教传播历史悠久,宗教文化源远流长、底蕴厚重。本文整理了四川成都12座著名寺庙,包括文殊院、昭觉寺、宝光寺、观音寺、普照寺、慈云寺、石经寺、大慈寺、铁像寺、龙潭寺等。一起去看下详细内容吧!

1、文殊院

文殊院位于成都市青羊区,文殊院始建于隋大业年间(605年——617年)。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集资重建庙宇,改称文殊院。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佛教重点寺院之一,中国长江上下游四大禅林之首,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集禅林圣迹、园林古建、朝拜观光、宗教修学于一体的佛教圣地。文殊院占地20余万余平方米,现存建筑乃典型川西平原古建风格,全木质建筑,六重正殿依次正对山门的中轴线上,气势恢宏、巍峨壮观。

文殊院是四川省著名的佛教胜地,该院共有出家众八十人左右,其中包括小沙弥五、六十人,是西南地区出家僧众较多的大寺庙。据文殊院规定,年满十八岁以上青年才能入庙,经试用两年合格后得授予沙弥戒,正式出家。文殊院有悠久的历史。相传隋朝时,隋文帝之子蜀王杨秀的宠妃,为当时的「圣尼」信相所建,故称「信相寺」。五代时一度改名「妙圆塔院」。宋代仍称信相寺。据《成都县志》记载,明朝末年,信相寺毁于兵火。建筑俱焚,唯有十尊铁铸护戒神像和两株千年古杉,历劫尚存。

2、昭觉寺

昭觉寺位于成都市北郊5公里,素有川西“第一丛林”之称,在唐贞观年间改为佛刹,名建元寺,宣宗时赐名“昭觉”。宋崇宁年间佛果克勤说法于寺,复名昭觉。南宋绍兴初年,敕改昭觉为禅林。明崇祯十七年毁于兵火。清康熙二年(1663年)重修。殿宇规模宏大,林木葱茏,为成都著名古刹之一。1983年,昭觉寺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是四川重点佛教寺院,也是我国重点的佛教活动场所,不仅有川西“第一丛林”之称,更有川西“第一禅林”之誉。

昭觉寺整体布局非常完善。中轴线由大山门、八角亭、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组成,两侧是观音阁、御书楼、石佛殿(涅槃堂)、大师殿(御书楼)、先觉堂、钟楼、鼓楼、普同塔院、圆悟禅师塔、禅堂、客堂、僧房、斋堂、放生池等等。

3、宝光寺

宝光寺位于成都市北郊十八公里处的新都区,是我国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结构完整、环境清幽的佛教寺院之一。从成都出发,沿川陕路前行十六公里,约半小时的路程,便可见一座红墙环绕,佛塔凌空,竹树掩映的高大古庙,这就是远近闻名的新都宝光寺。宝光寺占地面积120多亩,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殿宇深幽,古木葱茏,五殿十六院层层递进。它规模宏大,藏经丰富,僧徒众多,是清朝以来中国南方“四大佛教丛林”之一,四川著名禅寺。国务院公布的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宝光寺的建筑为木石结构,施用石柱400多根其主要由一塔、五殿、十六院组成,四面经墙环护,绿树萦绕。中轴线上,福字照壁、山门殿、天王殿、舍利塔、七佛殿、藏经楼、紫霞山依次而立;两旁有钟楼、鼓楼,客堂、云水堂、斋堂、戒堂、罗汉堂、禅堂,东方丈、西方丈相对称,展现了中国佛教禅院的整体风貌宝光寺是中国唯一保存了早期佛寺“寺塔一体、塔踞中心”的典型布局的寺庙。寺中舍利塔建于唐代,迭经培修,是一座高30米的13级密檐式方形砖塔。

4、观音寺

观音寺坐落在县城南约7.5公里的永商镇宝桥村境内,面临邛水,背负群山,苍松翠柏,清水环绕,山如九峰拱卫,状如莲花,故有“莲华接翠”之称。1956年8月16日,公布为四川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寺以惊世绝伦的明代壁画著称。观音寺,坐落在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县城南约7.5公里的永商镇宝桥村境内,面临邛水,背负群山,苍松翠柏,清水环绕,山如九峰拱卫,状如莲花,故有“莲华接翠”之称。观音寺现存仿明牌坊、山门、弥勒殿、张商英故里纪念碑以及接引、毗卢、观音诸殿。

观音寺现存仿明牌坊、山门、弥勒殿、张商英故里纪念碑以及接引、毗卢、观音诸殿。寺内保存完好的明代绘制的佛教十二圆觉壁画,人物造型线条流畅,比例匀称,丰满细腻,神态端庄,堪与北京法海寺和山西永乐宫壁画媲美。其中的清静慧菩萨最为精致,菩萨身披薄如蝉翼的轻纱,透过轻纱可见肌肤的丰润和衣饰的优美,专家称她是比达·芬奇的杰作早36年的“东方蒙娜丽莎”。1988年版的《中国美术全集》入选观音寺壁画4幅。观音殿内明代塑像完成于明成化十八年,造型生动准确,呼之欲出。其中尤以大型壁塑“飘海观音”最为精美,被著名美学家王朝闻誉为“东方维纳斯”。

5、普照寺

普照寺是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的一座寺庙,供奉的是心莲和尚蓥华祖师,最早建寺的年代已无从考察,只知原寺明末被焚毁。单县普照寺,又名大佛寺、大寺,位于县城西北城角内,牌坊西街路北,为单县八大寺庙之首。因其庙大、佛高,历史久远而名传遐迩。特别“大佛寺"一名,全县妇孺尽知。

成都民间曾经流传过一首民谣:“石牛对石鼓,银子万万五。”这首民谣隐藏着一个巨大的历史之谜。传说明末张献忠起义,推翻了明朝在四川的统治,建立了自己的农民政权“大西国”。后来清兵入关,四川境内发生连年混战,张献忠不得不退出成都,“大西国”被吴三桂灭亡。民谣就是说的张献忠兵败退出成都时,把“大西国”的金银财宝秘藏起来,为了将来能找到所藏之宝,不至于因年代久远而迷失,便设计了石牛和石鼓作藏宝记号,谁发现了石牛石鼓,就有可能找到“大西国”的神秘宝藏。

自从张献忠的宝藏随着大西国的灭亡消失以后,宝藏之谜就困扰着一代又一代关注这件事的每一个人。特别是成都和新津都先后发现数量不小的大西国“大顺通宝”钱币和银锭,更使寻宝人相信张献忠那24间大屋展示过的财宝就藏在成都或成都周边,其中关于青城山藏宝之事,更有许多奇闻和谜案。

6、慈云寺

慈云寺位于成都平原东北部云顶山,是中国唐代十大名寺,距今1800多年历史,原名天宫寺,天宝年间,由唐玄宗改名为慈云寺。慈云寺一共有十殿、四楼、三堂、二园一坊及四房。中轴线上依次有天宫殿(即山门)、哼哈殿、七佛坊、天王殿、观音殿、大雄宝殿、圣宫殿、藏经楼、祖师殿;左轴线上依次有并列的送子殿和关圣殿以及鼓楼、罗汉堂、西花园、祖堂;右轴线上依次有文殊楼、钟楼、五观堂、东花园。另外还有后房、马房、书房、涅槃房,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僧众最多时三千余人,香火鼎盛,是川西驰名的古刹丛林之一。民间即有“上朝云顶,下朝宝顶”之说。

慈云寺,中国唐代十大名寺,距今1800多年历史,原名天宫寺。汉恒帝年间安息国(如今伊朗)太子经过三世轮回为安世高法师在此闭关修行,安世高法师与达摩祖师并列是中国佛教史上最著名的海外高僧。章武元年,刘禅敕命再次修建,并取名天宫寺。天宝年间,由唐玄宗改名为慈云寺。国民革命时期,慈云寺曾经是全国最著名的佛学院,寺中曾藏有乾隆皇帝、南宋诗人陆游、苏东坡、黄庭坚、画圣吴道子、张大千、赵朴初、启功、流沙河等名家亲笔题字与画作。

7、石经寺

成都石经寺系川西五大佛教林之一,藏黄教法王宗喀巴大是由嫡传汉区第一个密宗道场即设于此。石经寺地处龙泉山泉中段东麓之天成山,在成都市龙泉驿区茶店乡石经村境内。石经寺经历代变迁,现占地200余亩。朝宇建筑坐西向东,顺应山势由东向西逐层上升。主要建筑有照壁山门、天王殿、驮殿、塔林、大雄宝殿、三圣殿、昆灵殿、祖师殿、方丈院、大师殿藏经楼及五观堂等建筑。1983、1984年,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政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赵朴初,两次亲临石经寺,并按班禅额雨德尼。

石经寺依山立,院落林荫掩映,素有“万木蔽天”、“遥望石经半天紫”的神奇景观。向西翻越龙泉山脊,至龙泉镇十八公里,至成都市区三十七公里;东距旅游胜地龙泉湖四公里,南至三贫湖二十一公 里,紧临成渝高速公路,老成渝公路横贯本寺山门前。东西南北与龙泉驿区境内的长松避暑山壮、万亩花果山、百工堰、宝狮湖、龙泉湖及简阳县的张家崖湖、三岔湖构成著名的风景旅游区。

每逢来此朝山拜庙,看着那缭绕的香烛青烟、听着禅院悠远的钟声、望着虔诚祈愿的人们,心中也觉得平静了许多,不知不觉地生出一种远离尘世、超凡脱俗的心境。每个来此的人,都是各有心结,或许是希望在这里得到点化,化解心中的结;或许是希望在这里能参悟其中,自行化解。其实,得到与失去,好与坏、是与非,所有的都是相对而言,并没有定数。

8、大慈寺

大慈寺也叫古大圣慈寺,是成都著名的古寺,位于成都市中心地区,坐北向南,前为糠市街北口,后为蜀都大道大慈寺路,是一座历史悠久、规模宏大、文化积淀丰厚的中国名刹,世传为“震旦第一丛林”。相传始建于隋唐时玄宗赐名 “敕建大圣慈寺”,寺内的楼、阁、殿、塔及各种神像、佛像、画像构成了一座 “精妙冠世”的艺术宝库。大慈寺的始建年代,据宋代普济《五灯会元》所载印度僧人宝掌“魏、晋间东游此土,入蜀礼普贤,留大慈”推算,当为公元3世纪至4世纪之间,据今己有1600多年。

大慈寺历经兴废,多次毁于兵火。现存诸殿系清代顺治后陆续重建。“大慈寺”有特色和影响的文物是名画和铜佛。殿宇有天王、观音、大雄诸殿及说法堂、藏经楼等。大雄殿、藏经楼以峡石为柱,雄伟壮观。寺内殿宇宏丽,院庭幽深,古木参天。唐宋时期的大慈寺,是中、韩、日三国佛教学术交流的中心。现内设茶园、棋苑、名小吃店。

9、铁像寺

铁像寺位于成都市高新区南郊,据《华阳县志》记载:明代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掘地得铁铸释迦牟尼佛像,因建寺供奉,即以铁像名寺。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及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屡次重修。四十年代,由爱国高僧能海上师进藏学法后开创为汉族地区(简称汉地)七个金刚道场之中唯一的尼众道场。开放至今,来寺闻法修慧朝拜的信众盛多。信众们深感每来一次,受益匪浅,能听闻正法,净化心灵。

铁像寺现有土地三十余亩,尼众有数十单人,早晚上殿都按照宗喀巴大师格鲁巴派能海上师的法本修持,全寺僧尼继承道场家风,严谨丛林生活,发扬佛教的优良传统,爱国爱教,勤修三学,严净毗尼,六和共修的精神,每天著衣持钵,上殿过堂,半月诵戒布萨,每年结夏安居。

10、龙潭寺

龙潭寺,历史悠久。相传,三国时期某年六月,蜀汉皇帝刘备之子刘禅路过此地,因天气 炎热,便到一水池里沐浴,后刘禅称帝,人们便把此池故名“龙潭”。因龙潭右侧有一寺庙而得名“龙潭寺”。龙潭寺是“东山五场”之首,也是东山客家人的传统聚居区。这里90%以上的人都是“湖广填四川”时迁移至此的客家人后代,他们讲着有别于四川方言的客家话。

龙潭寺是历史悠久的皇家寺院,距今有1800年历史。龙潭寺建寺初期,称之为“大庙”,仅供皇亲国戚祭拜,寺院现存蜀国时期“拴马桩”文物印证了龙潭寺曾经的“皇家印记”。有四大千年奇观和四大千年奇景,四大千年奇观:千年龙潭、千年古井、千年古树、千年灵龟;四大千年奇景:“千年古刹不惧水”、“千年龙潭水不变”、“千年龙井水自出”、“千年古树龙化身”。

千年古刹不惧水:龙潭寺虽处于成都东山,但仍属于都江堰灌溉的灌区。因此,此地是水网密布,且龙潭寺地势低洼,寺外有一“U”字型河道环抱,无论河道如何涨水,龙潭寺内大雄宝殿从未被水淹过。成都1981年的那场洪水,洪水淹没了龙潭乡下场口的米市坝,地势低洼的龙潭寺也未幸免,可是,唯有大雄宝殿将洪水挡在了门槛之外。当地百姓认为此地是龙脉所在,百大雄宝殿是佛法根基所在,所以洪水不敢靠近,因此有“千年古寺不惧水”奇观。

千年龙潭水不变:龙潭寺内的“龙潭”,这潭由两泓潭水构成,东西排列,龙形分布,一头一尾,中间有一石桥连接。让人惊奇的是,大雨不涝、大旱不涸。更为奇特的是,无论暴雨倾盆,水流湍急,此潭水一直保持清澈。市井坊间的百姓说法是:龙潭潭水内藏有龙珠,因而有此奇景。

千年古井水自出:

据传,龙潭寺内的古井,直径两米左右,颇有神奇之处。人们都说此井与皇城的护城河相通,每逢锦江涨水,此井必有泉水冒出。此井在康熙《成都府志》有记载:“龙潭寺华阳治东,寺内有古八角井”。

千年古树龙化身:“龙潭”中有一半岛型自然土壤,上有一颗千年以上的重阳木树,据说它是龙神的化身,只为守护龙潭内的龙珠。相传寺院两次被毁,古树死去。在三十多年后,如今枯木逢春,枝繁叶茂,被人们称为神树。

另外,寺院中现有一只存活了1800多年的灵异巨龟,很多人前来朝拜,祈求“人寿祥瑞”。据传,此龟是一居士带来,居士说:“这只巨龟多次多次托梦给他”,说“自己在一山洞中,诚修一千八百多年,欲移蜀龙池,至有龙字一目了然处安家”,就送到龙潭寺来。当晚灵龟又托梦给他说:“你已悟到,我甚欢喜”。

11、白岩寺

白岩寺位于成都市大邑县金星乡,位于一块巨大的白色沉积岩下,故名白岩寺。据说在东汉永平16年,由印度高僧迦叶摩腾、竺法兰二尊者创建。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寺庙看点:独特的藏地风格,有常见的转经筒;还有极为精致的印度佛塔,那可算得上建筑美学上的宝贵财富。参天古银杏,多由明朝僧人所种,据说还有一株的历史季金色的树叶飞舞,煞是好看。

白岩山位于崇山峻岭之中。一条三米宽的水泥路弯来弯去的,在山水间艰难的伸向大山深处。到达水泥路的尽头,白岩险峰高耸云端。那壁陡的险峰真是白色,象座椅的靠背。两边的山梁披着绿荫,缓缓而围,象座椅的扶手。金碧辉煌的神庙,就稳稳地坐落于这神奇的座椅之中。正如佛所授记,白岩寺地灵人杰,高僧辈出。早于东汉永平16年, 印度高僧迦叶摩腾、 竺法兰二尊者驾临雾中山创建白岩寺;清朝有雍正皇帝之师海量禅师,于嵯峨二峰下龙洞用大乘贝叶经板调伏度化神龙。在 印度发掘的《伏藏经》记载:“峨嵯二峰居七十二峰之尾,宛如惊龙,首尾相顾,峨嵯峰峦浑厚,气势祥和圆满,为佛陀修行示迹所到之处”。经藏传佛教各派诸多大德反复印证,地处雾中山峨嵯二峰下的白岩寺便是佛陀修行示迹所到之处。

12、应天寺

应天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东升镇南边胜利镇境内的牧马山麓。距成都市市区约14公里。沿成都至新津之大件路行至双流界牧马山麓,千年古刹应天寺就坐落在这里。现在的应天寺,寺庙殿堂虽不似文殊院、昭觉寺等庙宇那样终日香火缭绕、信众如织、钟磬齐鸣、法事不断,却也有不少人专程到此,烧香拜佛。一九九零年佛智法师住持以来,新建殿堂四座、荼毗塔院和普同塔,以及生活用房等。大悲殿傍的诗屏上,前镌刻欧阳炯长诗,后镌刻佛智法师玉佛殿开光五言古风,颇有“异代诗人音韵通”之感。

寺院依山巍立,整体建筑风格仿于唐代。大门面朝成都直达牧马山的通衢大道,有三十余级台阶下至大道旁。大门沿中轴线向上是三重宝殿,殿宇朱壁黛瓦,翘角飞檐,雕梁画栋,气势恢弘。殿内菩萨全为新塑,金身伟岸,逼真传神,颇具艺术水平,各殿楹联或翻刻佛智法师等先贤旧作,或由当今名家新撰。大雄宝殿前宽阔的石坝两边各立一通石碑,右边碑刻佛智法师所写的《佛教史序诗》,300字的五言古风体序诗,概述了成都佛教派系的渊源及法脉传承。左边碑刻《牧马山应天寺重纪实》,碑文真实生动地记述了重修应天寺的缘由及经过,特别铭记了旭日集团杨氏兄弟亲访佛智法师,感沐佛慧,虔报四恩,发宏愿,捐巨资,全力相助重建应天寺的善行义举。游人香客读之莫不感慨万端,油然而生敬意。

在新建寺院的左边,依然挺立着几重地震后幸存下来的殿宇香舍,其建筑均为清代或民国风格,两座普同塔立在深锁的塔院内。正殿中供着如来、观音等菩萨,香火亦旺。新旧寺院有道路相通,虽在格局外观上各有区别,在整体上则紧密相连。远观绿荫掩映的整个禅院,更是朱阁重叠,错落有致,蔚为大观。

近年成都城内来此览胜的游人和烧香拜佛者逐年增多,无论香客游人至此,总会流连于两边寺院而不舍,既为右边新寺院建筑的恢弘大气、精湛技艺所倾倒,又为左边老寺院的古雅幽静所叹服。时到中午,不少人还乐于在此买份清淡的斋饭进食,以体验热爱自然生命、清心寡欲的别样生活。这就是千年古寺新貌的魅力所在吧。

四川成都是非常美丽的城市。关于这里的香火旺盛的寺院,今天就介绍这12座啦,希望对您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