咕嚕咕嚕,這鍋不一樣的醃篤鮮,鮮的眉毛掉下來!

我出生在江南,所以家裡春天的飯桌總是無比豐盛,各種春菜會變著花樣的出現。奶奶是從上海嫁到南京的,所以每當春筍得令出現在菜場攤頭時,家裡總要篤上幾鍋醃篤鮮。



鹹肉與春筍確實是一對黃金搭檔——肉借筍之鮮,筍則以肉而肥。買上幾隻春筍、再買一斤五花肉、半斤鮮肉、春筍搭著肉切成小塊,擺在砂鍋裡小火慢篤。上海人燒醃篤鮮,講究的就是這個篤字,要燒出好味道,時間和耐心都是最重要的佐料。



三個鐘頭後,湯白汁濃、肉質酥肥,春筍清香脆嫩、鮮味醇厚。那味道鮮的眉毛都要掉下來了。



《紅樓夢》第58回說:賈寶玉大病初癒,吃晚飯時“看那食盒中,有一碗火腿鮮筍湯”,晴雯知其想吃,“忙端了放在寶玉跟前。寶玉便在桌上喝了一口,說‘好湯’!眾人都笑道:‘菩薩!能幾日沒見葷腥?就饞得這樣兒!’”



醃篤鮮就是用市井最普通的食材,飛入尋常百姓家,一代代流傳下來的家常名菜。一場春雨下來,春筍破土而出,肉與筍的搭配是最完美的組合了,鮮、香、鹹三種味道互相浸潤,融為一體,醃篤鮮也就實至名歸了。



蘇東坡信手寫過首打油詩:“無竹令人俗,無肉使人瘦,勿俗又勿瘦,竹筍悶豬肉。”原來他不止喜歡吃紅燒肉,也鍾愛這竹筍燉肉的好味道。



醃篤鮮是江淮名菜,但在江南各地的叫法其實不同。上海人稱它為醃篤鮮,杭州人叫鹹篤鮮,金華人叫鹹肉滾筍。流傳的最廣的當然還是醃篤鮮的稱呼,確實這三個字更好的包裹了這道菜的韻味和意趣。



我這道春筍千張包,我也願意稱它為另一個有趣版本的醃篤鮮。千張是一種豆製品,它是一種包容性特別強的食物,甘當綠葉,隱藏自己,卻將其他食物的味道融合映襯的格外鮮美。


千張包著滿滿的餡兒,一口下去,餡兒吸飽了湯汁,又融入了春筍的鮮香,怎一個鮮字了得!



[ 食材 ]



春筍2根 肉餡3兩 鹹肉1塊

千張3張 雞蛋1個 蔥3根

姜1塊 海米1把 香油1大勺

料酒1大勺 生抽1大勺 芡粉1大勺

胡椒粉1小勺 糖2小勺 鹽2小勺

1大勺=1 table spoon=15ml

1小勺=1 tea spoon=5ml


[ Tips ]


1. 春筍很嫩很容易熟,所以不用燉很久。

2. 肉餡順時針方向拌勻,攪拌越到位,千張包越嫩越有咬勁。


[ 做法 ]


1. 鹹肉切片

2. 海米熱水浸泡20分鐘後切碎

3. 春筍去皮切滾刀塊

4. 蔥切段切末、薑切片切末

5. 肉末、料酒、生抽、胡椒粉、雞蛋、香油、蔥薑末、海米、糖、鹽、芡粉拌勻調肉餡


6. 千張切四等分

7. 取兩勺肉餡放在千張中間,捲到一半的位置

8. 再將兩邊折起來

9. 用焯過水的香菜打個結

10. 湯煲里加熱水,倒入蔥段薑片和鹹肉片

11. 煮沸後調小火,放入千張包燉15分鐘

12. 倒入切好的春筍,繼續燉10分鐘

13. 出鍋前撒入蔥花,鮮嫩清香的春筍千張包,滿滿都是春天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