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一种高级的孤独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我最近很喜欢背苏轼的这首《卜算子》,没事练字写他,无聊品它,还教小孩子读它,当然我没告诉小孩子怎么懂它。何必呢,以后漫漫人生路,你自有机会体会它,我何必揠苗助长呢?

先说我为什么爱它,嗯......孤独,高级的孤独!黄州对于苏轼而言是他人生中的转折点,那些纠结的,那些放不下的,那些蝇营狗苟的朝堂琐碎,人事纷杂,那些百转柔肠,牵愁照恨的理想牵挂、家国天下,都将留在这个地方。外人看见的是“小舟从此逝”的结果,而这调试的过程,苏轼得自己经历。我揣度不出他内心究竟有怎样的历程,但我佩服他最后的选择。既然我做不到迎合苟同,那就放任我“江海寄余生”吧!阳关道、独木桥,还不都是一条人生路嘛!一群人的狂欢可能是每个人都孤单,一个人的孤单,可能是最优雅的狂欢。我喜欢后者,那是一种高级的孤独。

这种孤独高级在哪呢?我觉得应该是“不愿”——我不愿意。人事红尘里 我们很少说“不愿意”,即便是内心一万个抗拒,嘴上、脸上也要装得融洽。因为不融洽就是太有个性,太有个性就是不合群,不合群就会难相处,难相处就会没朋友,没朋友就会很孤独......得,又回到孤独了。多数人都怕孤独,所以也就怕自己太有个性,尤其成年人。年少时追求与众不同,成熟点之后巴不得自己和大家一样,别太突出,枪打出头鸟嘛!可苏轼不同,他很好的诠释了“男人至死仍少年”这句话。率真得可爱,说想说的话,做该做的事,经历生死困局后,依旧本性不改,多难得啊!孤独怎么了,别人惧怕孤独,苏轼享受孤独,格调何其高雅!所以我说,他孤独得高级,高级得可怜,因为“有恨无人省”啊!那又能怎样,他自己的人生,自己的选择,酸的、甜的、苦的、辣的,都是他自己的,别人管不着,也享受不了,这不就是一个人的狂欢吗?偶有知己当然好,没有也没什么大不了,总归一句"我愿意",你懂也好,骂也好,于我而言,没多没少。为啥“拣尽寒枝不肯栖”啊?答案简单啊,不愿意!不卑不亢,高级得很,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