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中流砥柱"中的"砥柱"在哪吗?砥柱、漕运与大唐长安的衰落

每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段有趣的故事,也许还有它的地理出处,就像”天涯海角“一样。今天我们就围绕着“中流砥柱”这个成语聊一聊。

01.关于中流砥柱的故事

据百度百科解释:“中流砥柱”,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就像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

那么黄河中的砥柱山在哪里呢?

中流砥柱位于距市区约30公里的三门峡大坝下方的激流之中。冬天水浅的时候,它露出水面两丈多;洪水季节,它只露出一个尖顶,看上去好像马上就被洪水吞没,惊险万分。


三门峡大坝下方的砥柱山

相传砥柱是大禹治水时留下的镇河石柱,大禹治水时将阻挡河水的砥柱山劈出人、神、鬼三门,对水路进行疏通,解决了水患。北边是人门,中间是神门,南边是鬼门。因此,那里的峡谷就有了非常形象的名称叫三门峡,这也是后来三门峡市名的由来。


大禹治水

又说是一位黄河老艄公的化身。很久以前,一位老艄公率领几条货船驶往下游,船行到神门河口,突然天气骤变,狂风不止,大雨倾盆。刹那间,峡谷里白浪滔天,雾气腾腾,看不清水势,辨不明方向。老艄公驾船穿越神门,眼看小船就要被风浪推向岩石。老艄公大喝一声:"掌好舵,朝我来"。他纵身跳进了波涛之中。船工们还弄不清是怎么回事,就听到前面有人高呼"朝我来,朝我来",原来是老艄公站在激流当中为船导航。船工们驶到跟前正要拉他上船,一个浪头将船推向下游,离开险地。船工们在下游将船拴好,返回去找老艄公,见他已经变成了一座石岛,昂头挺立在激流中,为过往船只指引航向。因此,人们把这座石岛--“中流砥柱”也叫“朝我来”。


黄河老艄公

02.三门峡中流砥柱成为古代漕运的障碍

三门峡是黄河沿线的最后一道峡谷,河道狭窄,水流湍急,加上乱石暗礁密布,这里行舟非常困难。

比如《新唐书》中就曾记载了一个与此有关的故事:王世充平,得隋旧书八千余卷,太府卿黄遵贵监运东都,浮舟溯河,西致京师经砥柱舟覆,尺亡其书。

要知道这可是隋朝皇家的藏书啊,其价值不言而喻,只因过三门峡砥柱而尽亡,说起来这也是对中华文化的一个损失。

《新唐书》

而且此处也是经水路去长安的必要之地。而长安是西汉、北齐、北周、隋唐的都城,统治者为了保障长安的粮食及经济供应畅通不得不想办法绕开此处。比如到此处前先上岸把货物粮草经陆路绕过此处,在下一个地点再重新装上舟船。

可以想象这样中途转运,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效率很低。隋文帝时由于长安发生灾荒,粮食一时又运不来,他不得不带领百官及后宫佳丽浩浩浩荡荡集体前往东都洛阳,号称天子就食,说白了就是皇上带头讨饭、逃荒。

03.中流砥柱对唐朝政治的影响

到了唐代,尤其是贞观之治之后,人口开始复苏,长安城常住人口达上百万,如此庞大的消费性群体,单纯靠本地农业是无法供经的,但是从外地供应长安谷物既困难,费用又极大。但是供应洛阳却方便的多,因为洛阳是隋朝修建的大运河的中枢,更加便利江南的粮食供应。所以皇帝们时不时的便去洛阳常驻,渐渐长安成了事实上的陪都。

比如唐太宗时,曾三次搬迁到洛阳办公,历时两年有余。

657年唐高宗把洛阳定为永久性的东都。每个部和每个衙门都在洛阳设分支机构,662 年甚至还在那里办起东都国子监。从此,整个朝廷经常迁往新都去处理公务,长期成为定制。高宗时期,朝廷迁往洛阳不少于七次;高宗统治在建立新都后的26 年中,尽管几次来往于两京之间,但他主要在洛阳居住。

683 年后期高宗死在洛阳后,武后永久性地把首都定在洛阳,一直到701 年。691年,武则天迁雍州、并州等地十万户充实洛阳后,洛阳成为成为人口第一大城市,经济繁荣程度非长安所及。

皇帝们之所以常驻洛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因为漕运困难,而漕运困难的关键又在中流砥柱。

04.天险变

1957年,随着三门峡大坝工程的建设,人的力量终于战胜自然的险阻,天险变坦途,自此经常泛滥的母亲河变得更加温顺,黄河的“肠梗阻”三峡也变得通畅了,抛开它的争议不谈,那个象征中华民族坚强精神的中流砥柱保留了下来,成为三门峡的一道风景。


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