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早不买猪肉,晚不买豆腐”,老辈人的买菜经验,啥意思?

生活中,有很多旧时的老一辈人流传下来的老话与俗语,都是以前人们流传至今很有实用性的经验之谈,比如本期讨论的俗话“早不买猪肉,晚不买豆腐”,老辈人的买菜经验,啥意思?为何会有这句话流传?

这句话的明面意思很简单,大致意思是,想买新鲜猪肉尽量不要早上买,而想买新鲜的豆腐,不能到了晚上才去买。

这句话语的意思,在生活质量提高明显的现今而言,有人认为格格不入,其实这句俗语还得从旧时农村当时的生活环境说起。

旧时的农村很少见到年轻人买菜,采购家庭食物的基本是老年人、家庭妇女,这类人群对买菜的各方面都有讲究,非常重视,力求新鲜。

而这类人群也会时常抱怨年轻人不懂买菜,要么买了昂贵的食材,要么买来的食物是在错误时间下买的,不合时宜的不新鲜食物。

因此在农村里,很多老一辈流传下来的买菜俗语,就有了这句“早不买猪肉,晚不买豆腐”的俗话,也是警醒年轻人,在买这两种食材时,要注意采购时间段。

早不买猪肉,晚不买豆腐,不仅在旧时适用,在生活条件和物质丰富的现今同样适合。

“早不买猪肉”是说不应该大早就在菜市场上买猪肉,无论旧时还是现今,尤其是现在猪肉价贵,我们对买猪肉的欲望并不积极,会时常出现今天新鲜猪肉卖不完,拿回仓库冰鲜起来,明天大早继续卖,或低价供应给饭堂工厂,减少浪费和亏损。

而我们就容易一不留意买到了隔夜猪肉,再说了,旧时候的家庭,冰箱还是奢侈家电,并不是各家各户都有,猪肉隔一夜再卖,可想而知有多不新鲜呀!

“晚不买豆腐”就更容易理解了,为何豆腐不能到晚上买?

众所周知,豆腐因为结构特殊保质期短,隔天就容易酸败变质,如果在高温的夏季,常温放置几小时就已经发酸变质了,豆腐力求新鲜都是提前一晚制作,一大早开始售卖,如果到了傍晚或晚上去买豆腐,很少机会能买到新鲜豆腐了,因此才说“晚不买豆腐”,因为新鲜豆腐很少了。

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农村杀猪的人越来越少,大部分猪肉都是屠宰公司凌晨4~5点屠宰的新鲜猪肉,虽然不可避免混杂有隔夜猪肉,可现在的冷藏保鲜技术发达,冰鲜冻品更是推广广泛,冷藏过的猪肉,解冻后也和新鲜猪肉区别不大,因此“早不买猪肉”这句俗话在现今已没多大意义。

可豆腐保质期相对较短,而且不能长时间冷藏,容易引起结块成渣质,“”晚不买豆腐”依然还有道理,因此,虽然部分老话在现今物质丰富的社会而言已经落伍,但我们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灵活运用。

大家对“早不买猪肉,晚不买豆腐”这类买菜俗话还有哪些?不妨分享与留言几句,以及对这句俗话的不同见解,一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