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英镑》:钱是个好东西,但诚信才是世上永远的的立身之本

金子,黄黄的,发光的,宝贵的,只要一点点,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的变成尊贵的,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

———莎士比亚

(一)马克.吐温与《百万英镑》

威廉.福克纳说:马克.吐温是第一位真正的美国作家,我们都是继承他而来。

马克.吐温被誉为美国文学之父。他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19世纪后期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他的语言风趣丶幽默丶生动,善于用嘲讽丶漫画笔调勾勒社会小人物的各种生活形态。既富有独特的个人机智又有深刻的社会洞察力。

2006年马克.吐温被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第16名。一生创作大量优秀作品,《百万英镑》为他的代表作品。

《百万英镑》主要讲述一个来自美国旧金山叫亨利的小伙子流落伦敦街头的传奇故事。

亨利是一个聪明丶自信丶诚实的年轻人。因为驾船航行遭遇意外被一艘来自伦敦的帆船救了,靠在船上打工换取船票钱。好不容易到达伦敦后口袋里只有一块钱了,他衣裳褴褛,食不果腹。

一次偶然,亨利卷入了一场赌注中:两个伦敦当地的富豪用两万英镑打赌,准备选一个聪明又诚实的外乡人如何靠一张百万英镑的钞票活过三十天。在筛选过无数人之后,他们选定了亨利,把百万巨钞交给了他。

当初一无所有的亨利流浪在伦敦街头时受尽了白眼和羞辱。而今手持百万英镑的他马上由麻雀变凤凰,在饭馆,在成衣店,他从不受待见的穷小子成为服务生心中的ViP贵宾,而且一跃进入上流社会,与公爵丶伯爵等王公贵族共进晚宴,住进了汉诺威广场专供富人住的豪华旅馆,并成为伦敦城最著名人士。

在参加美国公使举办的宴席中他认识了富家小姐波霞,双双坠入爱河。并与曾经的同事丶好友劳埃德相逢,亨利利用手中的一百万英镑为劳埃德的矿山做了担保,在卖掉矿山后两人各自挣了一百万。一夜暴富,亨利戏剧性地进入富人之列。

赌注期满后亨利去见打赌的两富豪,才知波霞是其中一位富豪的养女,百万英镑完壁归赵,而亨利也成为富豪家的乘龙快婿。


(二)《百万英镑》的写作历史背景

马克.吐温虽然身为文人,但他做过记者,做过投资人,对民生和财富等大众关注的问题有相当敏感度。

19世纪50年代,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发现大量黄金储量,美国民众一片欢腾,认为发财的时机到了。于是工厂停止生产,农民不耕田,公务员离开办公台,成千上万的人涌向金矿发源地,甚至墨西哥丶法国丶英国丶中国等其他世界各国人,怀着共同的发财梦,万里迢迢到加州来淘金,这就是历史上最著名的“淘金”热事件。


马克.吐温也未能免俗。

1961年他随着淘金热来到与加利福尼亚接壤的内华达州,此地以盛产黄金丶白银岀名,这也是当时淘金热的几个重要地区之一。

马克.吐温孤注一掷,将所有积蓄投入购买白银矿山的股票中。初时他投资的股票赚了不少钱,他便辞去了记者工作,来到旧金山,过起了纸醉金迷的理想生活。

但好景不长,有一天突然股价飞跌,马克.吐温由富人变回穷人,身无分文。发财梦破灭后,为了生活,他去了报馆工作,拿起笔写作。特殊的投资理财经历,让他对金钱的感受更加敏锐而深刻。

巜百万英镑》中的“我"亨利因为一场赌局而深陷一场诙谐丶荒诞丶滑稽丶有趣的戏剧生活,用一张不能用的百万钞票作道具,牵引出各色各样的人在面对金钱的试金石时表现岀的淋漓尽致的丑恶人性,把金钱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影响和污染及人性的被歪曲刻画得入木三分,在风趣丶幽默丶调侃的口吻中鞭挞了伦敦社会金钱至上的世风。有了金钱,你就可以呼风唤雨,如雨得水;沒了金钱,你只能流落街头,生死由天。

有研究马克.吐温的人说《百万英镑》中的男主人公亨利的身上有许多他本人现实生活的影子。

被美国淘金发财梦裹挟其中的马克.吐温在尝试多种投资失败后,最后他开了家出版公司且运行了十年,然而却在1894年的经济危机中破产,为此他背上9.4万元美金的债务,有101个债权人找他要钱。为了还债他必须通过环游全球,靠演讲丶写作挣钱来还清债务,漂泊9年才回到家乡。

金钱给予马克.吐温的感受是相当复杂的,有最初投资股票带来收益让他在旧金山过挥霍无度的奢侈生活,然后是过山车似的连串投资失败带给他的狼狈和负债累累的难过。

这些因为金钱而导致各种真实生活的体验最终升华为领悟,变成文字直抵人心,它深刻影响到作家的写作立场。而1893岀版的《百万英镑》就是马克.吐温在这种复杂丶一片狼藉的生活氛围中创作出来的。


(三)《百万英镑》中的主人公人物刻画

作为职业记者马克.吐温见识了形形色色的社会底层小人物,熟悉他们的哀乐和形态。他用辛辣丶嘲讽丶幽默的笔调,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诙谐丶有趣的对话写下不少广受大众欢迎的著名小说,如《百万英镑》丶《竟选州长》等文,很多小说都以第一人称来写,非常吸引和打动读者。

《百万英镑》全篇小说不足二万字,但人物形象却丰满丶有趣,富有立体感,娓娓道来丶循序渐进,象一出夸张丶漫画情景剧,全篇充溢着马克.吐温一贯的幽默丶风趣感。

在围绕亨利拿到百万钞票而引发诸多故事丶变化时,马克.吐温充分利用他的嘲弄丶讽刺丶幽默的写作手法,虽然笔下的矛头直指向伦敦城里那些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和社会上所谓的“领袖人物”,但对小人物亨利还是充满了善意丶同情和怜爱。


除了刻画人物的特点丶特征外,在小说中人物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也非常突出。

如亨利虽然对金钱充满了狂热的追求,但同时他身上还保留了一些非常美好的品德。比如对爱情的忠诚,对突然而至的不义之财保持了极高的警惕,他严格遵守游戏规则,且天性纯良而恪守诚信。

当他发现信封里的钞票是一百万时,亨利第一时间去找富豪,担心富豪把一英镑错当成百万英镑给了自己。后来得知事情的真相后他理智地梳理了思路,在经过困惑丶复杂的心理斗争后决定顺从游戏规则。

亨利开始享受因为百万英镑而带来的尊贵和荣华,同时又不断警告自己不能把这场赌局演变成滑稽的悲剧。

他时时提醒自己不能忘记富豪在信中的提议:如果自己赢了,日后富豪会安排一份恰当的工作给自己。亨利希望用工作后的钱来还掉目前因为无法兑付的赊账。

而遇到自己心爱的女孩波霞后,亨利也没有在女孩面前大摆排场,显示自己的富有。而是选择了坦白,他诚实地同波霞说岀了事实真相。


小说的最后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亨利因为在旧金山给一个经营矿业的经理打工,熟悉证券交易的业务,他充分利用了自己擅长的金钱规则和诚信待人的品质,聪明地打赢了这场赌局。所以他成了幸运者,沒有成为这场赌局的悲剧角色。

马克.吐温在《百万英镑》文中从不掩饰金钱的重要性和钱带来的系列存在感。一一在他细致丶对比丶夸张的描述中,把老板趋炎附势的丑陋嘴脸暴露无遗。

如饭馆里的老板哈里士见到亨利的百万钞票后先是愣在那儿,定定地瞅着。当“我"把钞票递过去,他却躲老远,只是盯着看,也不敢碰它一下,似乎那张钞票是那样的神圣,有着凛然不可侵犯的神圣。乃至后来老板总是热情地要主动借钱给亨利,推也推不掉。

再有成衣店的势力伙计和老板见到穿着褴褛衣服的亨利来买衣服非常冷淡,对他不理不睬,最后拿出一堆无人要,最难看又不合身的衣服给他,还话里有话讽刺亨利。可是当亨利把百万钞票拿给他,

他微笑着接过钱,我看到一张脸的变化,先是像在池塘里投了一块烂砖头,各种各样的波纹布满了他的脸;但马上那些皮纹都凝固了,象火山喷发后凝固的岩浆,那些波纹变成了恶心的蛆虫。

尔后老板和伙计拿岀一件亲王殿下定做而暂时未能来取的衬衫给亨利,满嘴的奉承和热情,并忙着再给他量尺寸,订做晚礼服丶便装等一切可以想到的衣服,并提议所有的衣物往后排,先做亨利的,老板会亲自送衣服送上门等等。

用“波纹”比喻“微笑的面容”,比喻新奇;把“定格在脸上的笑容”比做“凝固的波纹",再用“凝固的岩浆”作比,让读者清楚地看到“他”面部表情的变化,表现了“他”尴尬的处境,增强了幽默效果。

马克.吐温在较大篇幅里用夸张的笔调写明了钱带给亨利的各种改变,衣丶食丶住丶行等,他肯定了有钱后亨利获得的种种便利和好处。钱确实是个好东西,它让亨利改头换面,让他赢得世人的尊重和艳羡,且一下子提升他的档次。

但马克.吐温沒有让亨利仅仅只陷在金钱的享受中,做金钱的奴隶,因为那样亨利可能会陷入富豪打赌中设想的两种不幸的结果:饿死或进监狱。

所以亨利最初拿到钱时的心情是迟疑丶彷徨和恐慌的,他设想过把这张巨额钞票存入英格兰银行它主人的名下,又或者抵押贷款其结果都是危险又糟糕的。因为这是一个烫手山芋,即便白白送人,无论是诚实的公民或是目无法纪的强盗都不会接受。

怎么办?亨利最后反复思考后决定遵守游戏规矩,等三十天期满后再把钞票还给两位富豪,还能因此得到一份好的工作,有了工作自己就能丰衣足食,就能把帐还掉,就能过上轻松的好日子。

本着这样的想法,亨利一边享受金钱带来的满足感和存在感,一边告诫自己要保持冷静的思考,不能头脑发热乃至疯狂。

他既开心看到一帮势利小人在面对“我”有钱后的羡慕和膜拜,小小地玩弄这帮小人的逗逼和有趣,又认真地在心里记下每笔因生活开支而赎下的帐,准备靠打工挣钱来还清。

在情节曲折推进时,除了旁白,个性化的对话,还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以此来推动故事的发展,表现人物的性格变化。

如亨利拿到百万英镑巨钞后的胆怯心惊;得知自己出名后的洋洋得意;见到心爱女孩的失魂落魄等等,把一个小人物立体丶丰满丶真实又形象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四)亨利的幸运人生及他身上重要的人格特质

亨利的经历风趣丶滑稽又充满了戏剧性,他由一个最初让人同情丶怜悯的穷小子到成为手握巨钞,左右逢源,大家羡慕的名人;再经过他利用手中百万钞票和自己的名人效应为朋友担保,买掉矿山而跻身真正的富豪行列并最终抱得美人归。

看似幸运至极。但透过事件看本质,亨利只所以有幸成为众人眼中的幸运儿,追根溯源有不能忽略的人格特质:

①理性丶节制与实诚

在亨利之前,两个打赌的富豪先后预选了多人,岀现了这样那样情况:

要么是诚实但不够聪明,要么是聪明但不够诚实,要么是两样都好就是不够穷,再要么就是虽然够穷,却不是外地人。

直至亨利出现,才完全符合富豪心中所有的要求,如聪明丶实诚丶节制丶贫穷丶外乡人等等,似乎看上去是为亨利量身定做般不可思议,实则是亨利的形象丶言行及表露在外的人格素质吸引了两个富豪。

当时已饿得饥肠辘辘的亨利被逼要去捡孩子嫌弃吐在地上的梨子来充饥,但念及人的面子和自尊,亨利沒有马上付诸行动,而是在人流中依然挺直身子,等待合适的时机。

而当亨利坐到富豪面前,看着桌前摆着的残羹剩饭,饥饿至极的他宁愿吞咽口水也没有不顾脸面冲上去放任自己,他保持着理智和实诚,想着人家沒有主动请我吃,我务必要忍住馋劲,不能失态。正是这份关键时候的节制和理智,让阅人无数的两个富豪看到亨利与之前考量的那些人的不同,再经过交谈和了解后才决定把机会给了他。

②工作的认真丶负责,行事稳重

在旧金山,为了多增加收入,亨利宁愿半夜去帮同事劳埃德核对矿山的说明书和统计表来赚取微薄的薪资。而在劳埃德提议让他请假来伦敦做买卖时,亨利断而拒绝,认为不适当,会影响手下的工作。即便劳埃德主动提出优惠条件和好处给他,亨利也不为所动。

可见亨利爱钱,渴望发财但他沒有劳埃德的不切实际,他只愿意脚踏实地去挣钱,去工作,去改变现状而不是异想天开去冒险。他与劳埃德在金钱价值观上的不同导致后来两人来到伦敦后的生活差异,也才有了后续亨利帮助劳埃德改变困境的故事。

有原则,有主见,行事稳重是亨利身上具备的第二点可贵特质。

③很好的工作专业能力

拿到百万英镑的亨利如果把钞票当宝贝一样供奉起来,小心翼翼,象个守财奴把它看起来,还要时时担心它是否会丢失,是否会让人偷盗,那么这张钞票不但发挥不了它的作用,且只能成为他的精神负担。

但熟悉证券交易业务,天性灵活丶聪明的亨利显然不是这类鼠目寸光之人。当同事劳埃德提出让他帮助周转手中掌握的矿山时,亨利灵光一闪,知道机会来了,他马上想到利用手中掌握一百万英镑的资源,让劳埃德以“我"的名义去兜售,然后赚的钱两人平分。

这时候手中的百万钞票和“名人效益"发生巨大作用,不到二十四小时成功售出,亨利轻而易举挣到人生的第一桶金。

结语

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

一一程颐



亨利的幸运人生再次验证诚信之重要,人可以爱财,可以虚荣,可以俗气,但不能丢弃安身立命之基本,就是诚信。

良好的诚信就是人在世上一张通行的名片,它是一笔珍贵丶无形的资产。守住诚信,你就守住了人们对你的信任和尊重。

如果没有诚信,亨利拿不到百万巨钞;沒有诚信,他无法帮助劳埃德卖掉矿山挣到平生第一笔巨款;没有诚信,他无法赢得富家千金波霞的爱情和未来老丈人的肯定。

至始至终,亨利从赌局的开始到置身其中,前期的他虽然不免有些小人得志的虚荣和膨胀,但他没有任性妄为,去招摇撞骗,而是始终守住为人的原则和底线,且遵守富豪在信中提岀的游戏规则。

他想着三十天到期后,我要按时归还手中的百万巨钞,然后按照约定去换取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

普通小人物的理想生活就是这样接地气,只是亨利万万沒有料到,只想要一个牛肉馅饼的自己却阴差阳错得到了上帝奖赏他的一只巨大的牛,他轻而易举地完成了人生中的三级跳:理想的工作丶理想的爱人及丰厚的钱财。

看似一切不可理喻,但实则是顺理成章丶水到渠成的。

作为一个生活在中下层的普通小市民,亨利热爱金钱,渴望发财和成功。可之前他的运气一直不好,一穷二白,但亨利沒有自暴自弃,一直在等机会,他坚信凭借自己的能力可以走上致富的路,可以有一个美好前程。

他努力丶认真地工作,为人处事秉持一贯的实诚丶守信丶负责,又有一定的工作专业能力。当机会降临,即便只是一个看似荒诞的赌局,亨利也顺势而为,以诚信为本,智慧为辅,成就伦敦城里的一大奇迹。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亨利准备好了,他接住了上帝给予实诚人的一个巨大,让人惊喜的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