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瘟神”是三个,后来演变成五个你知道都是谁吗?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上古黄帝的孙子颛顼氏有三个儿子,死后变成了三个疫鬼,有记载:“一居江水,是为疟鬼;一居若水,为魍魉;一居人宫室区隅,善惊人小儿为小鬼。”就是说一个住在长江里,传播疟疾;还有一个住在若水,名叫魍魉,还有一个住在百姓的家中,专门惊吓小孩。

道教在我国盛行之后,瘟神也有了演绎,到了隋朝瘟神完全就变了,这与隋文帝的一个梦有关。

据记载,隋文帝开皇十一年,也就是五九六年的六月,隋文帝做了一个梦,他梦见空中有五个人,身披五色五瘟使袍,就见他们一人手执构子和罐子,一人手执皮袋和剑,一人手执扇子,一人执锤子,一人手执火壶。隋文帝惊醒之后,叫来太史张居仁问道:“此为何神,主何灾福?”

太史答曰:此为五方力士,在天为五鬼,在地为五瘟。春瘟张元伯,夏瘟刘元达,秋瘟赵公明,冬瘟钟仁贵,总管中瘟史文业。现天降灾疾,无法逃避。是岁果有瘟疫,国人病死者甚众。

隋文帝听罢有些惊恐,忙遂立祠祀之,与六月二十七日下诏,封五方力士为将军。黄袍力士总管中瘟史文业封为感威将军,青袍力士春瘟张元伯封为显圣将军,红袍力土夏瘟刘元达封为显应将军,白袍力士秋瘟赵公明封为感应将军,黑袍力士冬瘟钟仁贵封为感成将军,并规定五月五日为祭祀之日。

从此,民间便有了五方瘟神,每逢五月初五,民间的百姓便开展祭祀活动。瘟疫是古代烈性、急性传染病的通称,其传染迅速,死亡率高,对此古人对它极其恐惧,但又无法抗拒,遂认为是恶鬼作祟。

据汉蔡邕《独断》、晋干宝《搜神记》(卷一六)记载,是颛顼帝的三个儿子。《素问·刺法论》说:“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所以又有称瘟神为五瘟鬼的,民间瘟神塑像也多设五座。

到了唐宋时期,五位瘟神便分别为:春瘟张元伯,夏瘟,秋瘟赵公明,冬瘟钟仕贵,总管中瘟史文业。世人传说赵公明等五位人鬼,奉天帝之命,至人间传播瘟疫,于是民间又有以赵公明等为五瘟神者。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